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及其要素对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民网络参与具有保证政策议程构建的公共性、提升政策方案形成的科学性、避免政策方案评估的形式性、确保政策方案抉择的针对性及夯实政策方案的合法性基础等正向价值,也具有容易导致公共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盲目性、形式性与成本的高昂性等负向价值。研究结论有助于社会理性对待公民网络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民主法制精神逐渐增强,公民希望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说出自己的心声。政策制定部门若掌握了这一公民心理,并能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可行的途径,不仅会增加制定政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还会促使政府加快管理回应速度从而提高公民对公共部门的信任及信心。本文笔者以上海市杨浦区房屋拆迁过程为例来讨论如何为公民提供参与政策制定的途径及公民是如何通过这些途径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对于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及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少、对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突出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健立健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面,也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话题。在我国,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政策制定中。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存在制度、组织缺陷和参与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应大力推进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大力发展公民组织,拓展参与渠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公民参与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郑郁 《北方经贸》2011,(7):21-22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些问题为此,应充分认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作用,了解其现在尚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聪明才智,为加快社会民主化的进程,确保实现公民有效有序参与公其政策的制定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公民涉足公共领域,了解公共事务,影响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网络凭借其开放性、交互性、低门槛等先天性优势,逐渐成为公民参与的新载体。其在改善参与手段的单一性,提高参与主体的主动性,扩大参与的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公民网络参与一旦偏离公共政策的价值规范,就会造成参与的无序性、极群化、非代表性等新问题。从政府和公民两个层次出发,通过法律和道德等路径综合加以规范,实现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张蕊 《商》2013,(18):359-359
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这有助于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合法化和理性化。并且可以更好的体现公民权利。公民参与必须具有自愿性、有效性,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任意性、非透明性。所以,当前我们要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法律法规,建设公共政策的有效机制,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增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五动与合作。本文通过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公民参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菲 《商》2013,(11):166-166
公民参与作为公共政策的基石,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不可获取的重要作用。公民的有序参与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认知度和公信力,但我国公民参与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渠道不广泛、信息不透明性等。如何解决这些困境,给当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罗敏辉 《商》2013,(7Z):138-138
公共政策的制定,首要条件就是公民参与,文章主要以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怎样制定好代表公民意愿的公共政策”,通过深入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一般理论,讨论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现状及障碍分析,提出加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可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0.
范瑞华 《商》2013,(18):320-320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政策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公民参与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目前,中国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识淡薄,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渠道不畅通等。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拓宽公民参与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优化公共政策的过程和效能。  相似文献   

11.
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深度是指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层次(包括参参与议题、参与决策、参与执行、参与监督、参与反馈等环节),以及参与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有效性和持续性。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其参与的途径正在不断扩展,社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该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公民权利的具体体现。该文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以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机制和推动人民民主权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璐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64-65
阐述了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探讨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意义,评析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最后提出加强与改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燕 《商场现代化》2010,(13):179-180
公民参与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是公共政策的基石。本文针对目前公民参与中缺乏规范的程序、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在今后应大力提高公民参与意识、拓宽参与渠道等办法。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有关公民参与的研究既有政治学的视角,也有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公共行政学视野里的公民参与研究涉及到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全过程。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表达利益需求,使政策更具有回应性,更符合民众的需要。公民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却受很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对公民参与的作用需要作辩证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政策过程中融入有效的、积极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5)
近年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和质量逐步提高。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最重要也最关键的职能就是通过公共政策提供公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优质的政策供给和公民的有效参与。本文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这两者的密切关系,以"政策过程理论模型"为视角,论述现阶段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继而提出完善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有很多理论,但社会资本的概念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较少被谈及,着重讨论社会资本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并尝试涉及探讨公民参与等与此相关的现实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18.
胡夕婵 《商》2014,(24):180-180
近年来,微博的兴起成为了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新方式,这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决策和执行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但是同时微博的弊端也会让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让公民利用微博更科学有效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也是提升公共决策合法性基础,防止公共政策偏离、保证公共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5)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了公众与政府间的联系,公民网络问政、网络参与等"线上"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对我国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政治参与方式。本文根据互联网信息广泛性、主体多元性、传播快速性和参与匿名性等特点,分析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公众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方式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同时探讨了消除消极影响的方案措施,为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打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