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股市作为反应国家经济的晴雨表,维持股市的稳定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股市自1990年12月诞生以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18年。股市18年的成长,也是中国股市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国股市经过了两年的股改,终于解决了积压已久非流通股问题。本文就中国股市最近出现的一轮暴涨暴跌的行情,分析了中国股市制度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13,(4):22-23
2013年6月13日股市开盘即没来由的暴跌达3%.到收盘时上指跌去62点,跌幅达2.83%,端午小长假后第一个工作同的下跌让人瞠目结舌,而媒体和专家给出的答案也是云里雾里的,又是IPO的开闸在即.又是周边股市的影响,奇怪的是日美股市人涨的时候足没有中国股市的事情的,到了日美股市调整的时候怎么就和中国股市相关了的呢?中国股市的下跌哪有国际股市的什么事情,那么黑色的周四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终于走出了漫漫熊市,进入了快牛时期。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股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另一方面,由于热钱的涌人,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推动股市快速上涨。但是大多数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股市在这轮牛市中,资产的价格远远超过其合理的价值,出现了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4.
股市投资与“投镖板理论”魏成元股市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在巨大投资收益的诱导下,人们绞尽脑汁去寻找理想的股票,欲避风险而又获益。在西方,股市投资经过数百年的经验积累,建立了许许多多指导股市投资的理论,相关的技术分析图表也相当精巧。但是,股市象一面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黑色星期五”以来,美国股市一路飙升,于是很多人认为美国股市充满泡沫。为此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从股市发展的创新性思维、股市繁荣的潜力所在、股市繁荣的引擎、股市繁荣的坚实基础以及股市繁荣的重要保证五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6.
按理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升,股市兴。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十年,股市却低迷徘徊了十年,始终没有兴奋起来。此间牛哥虽有所作为,无奈熊叔当道,牛哥哪里来的还回哪儿去。个中原委,见仁见智。股市已经成为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工具,千千万万的股民已经身陷其中。股民思涨,股市思涨。沪港通来了,沪港通,要通向哪里?是通向牛市的大门,还是昙花一现?本期《财经界》走访专家学者去探究……  相似文献   

7.
齐明亮 《商业研究》2004,2(16):23-25
十年股市的发展不仅暴露出我国股市许多弊端,同时股市也集中了大量的金融风险。股票是一种典型的虚拟资本形式,股票市场的运作必然应该符合虚拟资本的运行规律。从虚拟资本的角度探讨我国股市的发展问题有利于解决我国股市中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潮生 《新财富》2004,(3):68-72
随着利率一降再降,股市与债市在过去3年间出现了两极分化,大量资本从股市源源不断涌向债市,债市收益罕见地超过了股市。但随着利率下降空间的减小、国际升息趋势的出现、美国经济的高涨、债市价位超越股市、美元的贬值、债券增发供给增加,债市将很难续写往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赵晓 《商界》2007,(7):42-44
从5月30日到6月5日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大幅震荡,众多的中国股市投资者们经历了一次小型的股市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私募基金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私募基金的概念引题,从中国股市资金构成开始讨论私募基金在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由它的特点及中国股市最近几年的实际表现得出,在中国股市,私募基金是真正的主力,同时也是中国股市动荡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在股市的滚滚牛市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许多理财产品被“冷落”了,其中尤以投资渠道还比较狭窄又遭遇人民币升值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最“冷”。但是,银行等机构并没有干坐“冷板凳”。许多银行设计挂钩股市的产品,并有不错的收益,而且银行理财产品走向股市的趋势越来越强。而近期股市高位大震荡,绝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单边牛市的风光不再,个人投资者在股市赚钱再也没有那么容易了。此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特别是挂钩股市的理财产品开始受到关注,投资者再次面临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今天的低迷绝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从股市运作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和错误的思路,而这些错误思路正是中国股市的问题源头,它使中国股市一步步陷入今天的困境而难以自拔。因此,要彻底解放中国股市就必须下决心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源头及错误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球基金经理们的共识是:亚洲股市在全球是最具吸引力。具体而言,在亚洲,他们最看好的是中国A股股市和中国台湾地区股市,此外,还有泰国、韩国股市等。  相似文献   

14.
精彩纷呈不尽题材滚滚来──1995年上海股市述评之五薛德兴股市上如果题材层出不穷,热点接二连三,使投资者心驰神往,股市就会活跃。反之,股市就是一片沉寂.在上海股市的“大盘股行情”兴起前后,各种令股民感兴趣的题材也你来我往,购并题材,业绩题材,以及金融...  相似文献   

15.
马健 《商业文化》2007,(10):61-61
不管是形势一片大好还是暗存泡沫.股市毕竟直到现在还没有退热,而且一路高飞猛进.据说连学生都开始炒股了,这种“热度”可见一斑。 一个新事物的崛起,必定有一批相关事物随之出现.成为拥趸者。就拿股市来说.股市一热,书店就出现了众多关于股市、炒股方面的书籍.并占据了各大书店的销量排行榜前十。  相似文献   

16.
风云又起涨跌几多变幻──1995年上海股市评述之二薛德兴二月中旬里一周的上海股市成交量才七个亿,创下了两年来周成交量的最低纪录.连续几个月的无休止盘跌,使一些股民对股市失望乃到彻底绝望了,他们认为在"T+1"交易制度下股市难现昔日的辉煌。于是,部分股...  相似文献   

17.
沉重的泡沫     
谈起股市,现在人们不兴说牛市下半场,而是股改下半场,往往下半场挺进的是深水区,攻坚阶段,李稻葵教授称之为股改阵痛。 股改作为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变革,客观激活了全社会的财富再分配。上半场股市狂欢,带来了快速的财富增值、转移,到下半场,随着股市的震荡,财富洗牌的速度和力度加大。  相似文献   

18.
李文龙  俞自由 《商业研究》2004,(21):142-145
根据对养老基金与股市若干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整体性措施及统一的养老保险基金——股市互动发展系统,并从养老保险基金与股市两方面分析了互动系统的合理性,同时说明了互动发展的原则及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丁越 《商界名家》2003,(4):8-11
2002年岁末,中国股市最大的新闻不是股指的连绵跌势,而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退市入行”,而一个叫尚福林的人“离行入市”。对周小川来讲,他个人退出股市当然不像一只股票退市那样令人沮丧和无可救药,因为他又入行了,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去做行长;而对尚福林而言,离开农业银行行长的位置,来证监会就职主席,倒没什么值得庆幸的。因为谁都知道,证监会主席的位子像个火山口.不小心或不走运的话,是要被烧了屁股的。当然,不管尚,周二位的个人感受如何.对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来说,这个年末的人事变迁当然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2003年1月14目的股市大涨就更使人感到“玩味”的重要性。难道股指也会看人的脸色?周小川真的打压了股市?而尚福林就真的能让中国股市牛起来?  相似文献   

20.
揭开中国股市政策迷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兴前 《新财富》2005,(2):64-69
过去14年,政府对股市的基本政策取向表现为四大不同的主题,股市走努也呈现了与之吻合的四个阶段。如今,尽管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中国股市“政策市”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多年来股市的生态环境一直没有根本改善。由此引起的投资者强烈不满,是当前政策做多、市场做空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稳定、发展、监管已是股市政策五大主题的今天,围绕这些主题,2005年将有一系列新举措出台。由于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底线,当市场跌破政策底线时,管理层将发挥“有形之手”的巨大威力,确保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