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实施的五年中,弊端日益显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国家、银行、学校、借款人等方面着手,通过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制度,发行助学贷款彩票或教育彩票为其筹集建立担保基金,同时可通过在借款人的生源地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改变担保方式等方法来降低银行风险,从而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陈颖 《发展研究》2006,(8):14-16
1999年,我国开始由金融部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该政策作为大学贫困生资助项目之一。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远不尽人意。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据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究其原因是银行在经营这一项业务时面临着社会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因此,我们建议政府、银行、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控制和规避这些风险,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成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3.
刘红  陆新文 《时代经贸》2008,6(19):33-34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半公共产品,由于我国国情和助学贷款的本身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在施行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将从银行的角度来分析银行面临的哪几种主要风险,并且对于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自华 《经济师》2005,(6):107-108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造福社会和贫困学子的公益事业,其意义的重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旧的助学贷款政策对贷款供求方激励不对等、缺乏有序运行的相应制度保障,导致经办银行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助学贷款业务一度陷入困境。2 0 0 4年新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从现实矛盾出发,力图通过增加学生的违约成本、降低银行风险、提升学校在助学贷款中的责任等途径,来解决助学贷款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世英 《经济论坛》2009,(16):48-51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一艮行惜贷严重已不容忽视。如何进一步找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风险,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高校这对主体间利益博弈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提出走出困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以来帮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国家助学贷款与“五金”结构失衡;其政策性目标与商业化经营相冲突;财政的有限分担机制使商业银行无法出清风险;贷款制度主要要素的规定不够科学;贷款驱动机制不合理;贷款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在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结构;建立将一般助学贷款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的体系以及建立政策性银行并使其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7.
近 年来 ,由于高校扩招和收费改革使在校贫困生增多且相当一部分无足够经济能力完成学业 ,为了使贫困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学从 2 0 0 0年 9月 1日起 ,中央贴息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面向全国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并由国家财政对贷款 5 0 %的利息进行补贴。中央贴息国家助学贷款确实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机制市场化的进程 ,为贫困大学生求学之路解了燃眉之急 ,但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承办的国家助学贷款虽有明显的政策性 ,但本质上属于商业性贷款 ,是一种以信用方式提供的个人教育消费贷款。由于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 ,使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其中主要是信用风险。为了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 ,政府、银行及学者都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拟从信用违约期权的角度来对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以期对国家助学贷款这一利国利民制度的全面展开有所帮助。一、国内学者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研究信用风险指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存在四种基本的风险管理技术 ,即 :规避风险、防范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8.
潘雅琼 《经济师》2007,(11):119-120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文章对银行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进而将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量化处理,形成风险评估模型,最后根据信用评估等级的划分提出相应的贷款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银行、高校、学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所采取的主要资助政策,但是近年来贷款学生的高违约率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施行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行为的博弈分析,建立了博弈模型.高校必须主动与银行合作才能更好地防范自身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提出了高校在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中的角色定位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邹平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分析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运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数据显示,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投放面广量少,增量逐年缩减,贷款期限较短,以省级财政贴息为主;当前面临需求、供给相对不足,高校参与意愿不高、校际之间受益不均等问题;建议明确政府职责,修订贷款管理办法,鼓励银行参与,完善风险补偿金机制,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