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企业多元化经营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瑞姣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83-186
大多数企业不选择生产单一一种产品,而是选择同时生产几种产品,这一现象被称为企业多元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现象与古典企业理论相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企业多元化的普及,微观经济学、公司金融学和战略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曾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企业多元化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文章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对这部分文献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2.
王龙 《港口经济》2012,(6):23-24
一、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优势与风险及其实施条件 1.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经营不止局限于某一产业,而是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将多个产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依据产业的关联程度,可将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相关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开展与原有业务在价值链上具有战略匹配关系的新业务;  相似文献   

3.
赵辉  李欣 《中国城市经济》2011,(8X):271-271
多元化经营一直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高度关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往往会对企业赢利能力造成影响。盛大网络是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传媒公司,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服务。盛大网络近年来一直在构建以互动娱乐为中心的网络迪士尼帝国,但是在其快速攻城略地之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其赢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和赢利能力指标的相关概念,然后从范围经济、多元化进入时机选择、多元化进入方式选择等方面分析盛大网络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于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并据此对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4.
多角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元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近年来,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多元化经营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失败的案例更多。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可能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王海静 《特区经济》2005,(8):186-187
多元化战略是指在现有业务领域之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的经营领域,是向本行业以外发展、扩大业务范围。多元化战略最初是由安索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此后,特别是70年代,多元化战略风靡一时。据资料表明,1970年美国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有94%的公司在从事多元化;同一时期,日本制造业中有74%的企业、商业服务业中有58%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英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从事单一部门生产的企业仅占1%,在德、法、意3国中,这一比例分别为22%、16%、10%;全世界最大的50家石油公司中,有46家实行多元化经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保持或进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7,(5):88-88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实施多元化?对任何公司的领导者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何时进行多元化,不仅取决于公司现在行业及业务领域的状况,还取决于公司的资源能力。多元化时机的到来是有一些条件和征兆的,判断公司多元化经营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可行性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共同标准: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经营属于新兴的一种先进的发展战略。多元化就是说一个企业不再单一的局限于一个产业之中,而是进行多个产业上的同时发展,甚至会远离原先具有的发展条件所开辟的其他领域的发展模式。多元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避免产业生命周期走到尽头而带来的企业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经营源于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波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迅速在我国形成了多元化经营浪潮。时下,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势头方兴未艾,海尔集团开发数字彩电,春兰集团进军摩托车、冰箱、微电子、汽车等行业,TCL涉足录像机、音响、寻呼机、VCD等领域……多元化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是当今中外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主导战略。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还处于低级阶级,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观点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又称多角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夏啸进 《特区经济》2006,(2):207-208
多元化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典型模式。一个企业是否进行多元化,在多少行业参与多元化经营,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很难简单笼统地评价企业多元化的好坏,也很难一概而论地确定企业多元化应该参与经营的行业数量。本文分析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行业跨度的因素,并综合这些因素,形成分析企业多元化经营行业跨度的定性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方法和总结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随机抽取沪深2002—2004年9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业绩显著负相关;(2)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价值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是Tobin’Q值不适应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经营模式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之一。文章以乳制品行业为例,选择了该行业的16家企业进行简要总结,对其多元化经营模式进行归类,依据分类最终筛选出了皇氏集团和蒙牛乳业,运用一系列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对两大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非相关多元化模式和相关多元化模式经营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利弊,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许多企业在规模扩张时期,跨行业、跨领域经营,结果导致了多元化经营的失败,已成为人们引以为鉴的深刻教训。 一、多元化经济失利的因素 1.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缺乏一个明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可分为:加速企业成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和调整产业结构。战略目标的确定不仅决定了投资行业的选择,而且指导着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经营和投  相似文献   

13.
郭恩才 《中国高新区》2008,(10):100-103
许多人以为,多元化与专业化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其实不然。多元化也称为多样化或多角化,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的业务;专业化指的是企业在某一产品制造或经营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产品质量好、加工技术精湛、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业界具有极佳的口碑。多元化从业务种类的广度出发,专业化则是在业务经营的精度落脚,多元化并不排斥专业化,“两化”不是对立关系,故管理学领域中多元化与专业化孰优孰劣的争论颇有“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方雪芬 《魅力中国》2014,(19):77-77
纵观国际及国内许多大集团,大公司的多元化历程,沉浮不一。所以不免让企业家们凭空生出许多的困惑:多元化战略到底好还是不好。为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在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当中是否有什么规则可循?其实多元化战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企业家们如何运用它,在何时运用它,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企业顺利成长到一定阶段。企业既拥有了相对较充足的资金也拥有了其它必备的资源,这时企业为了达到迅速发展壮大的目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经营单一产业的风险,往往就会选择进入新的产业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这就是方法和时点的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多元化经营成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工商》2001,(11):37-38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备。近年来,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其实,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和方式而言,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两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那么,影响多元化经营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从上市公司业绩看专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于微观经济结构调整,其中专业化经营是这次调整的重要特点之一。专业化经营是企业将各种资源集中在专一的、特定的产业领域,实行规模化经营。与之相反的多样化经营或称为多元化经营,则将企业的资源分散在多个产业领域,它的特征是主营业务不突出或没有主导产品。本文谈论的“专业化经营”是指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产业或行业经营;“多元化或多样化经营”是指与主导产业不相关的产业和行业经营。我们通过随机抽样分析了1999年380家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发现:利润总额大于主营业务利…  相似文献   

17.
王丹 《特区经济》2007,216(1):279-280
关于多元化的是非,已不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如何成功地进行多元化。决定多元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多元化经营的进入时机”问题,时机进入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多元化的成败。所以本文就针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时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为试图或正在进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姜玲  李岱 《辽宁经济》2000,(12):36-37
一、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的提出  在本世纪 50年代,多元化经营的概念被提出, 60年代,各国都曾掀起多元化经营热潮。据统计, 1949年进入美国《财富》杂志的前五百名大企业,到 1970年, 94%成为多元企业。在 70年代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下,这些多元企业表现出相当出色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但进入 80年代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企业开始遇到严重的问题,多元化热潮开始渐渐降温。  90年代初期,在资本经营和低成本扩张的诱惑和推动下,我国的企业也掀起了一股多元化经营的热潮,不少企业纷纷向相关、不相关的领域投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是指企业将资源分散投资在不同的行业或领域里的经营行为。一般来说,实行多元化经营一是能够分散经营风险,二是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但需要说明的是,并非任何形式的多元化都能够实现以上经营目标。我们认为,以下八种形式的多元化就不仅不利于以上经营目标的实现,反而有可能掉进陷阱,因此,企业应竭力避免之。一、盲目多元化  盲目多元化是指企业不顾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多元化。我们认为,盲目多元化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是因为:首先,实行多元化经营,即“把鸡蛋分开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要求企业必须有能力造出若干…  相似文献   

20.
论多元化经营逻辑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半个世纪以来,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遵循着一条由以分散风险为主旨的不相关多元化向以获取协同效应为目标的相关多元化转变、再南似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有限相关多元化演进的脉络.本文对这三种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在分别指出了其内在机理及其不足的基础上得出了"以核心能力为基础是多元化经营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