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浅析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哈代的小说人物画廊中,苔丝是一个极富光彩的女性形象,她的美在她的悲剧中熠熠生辉。本文试将苔丝的悲剧放入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苔丝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女主角。她的悲剧源于其出众的容貌和高尚的品格。从苔丝之美的角度来解读苔丝的悲剧,更能深刻体会在男权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的抗争。  相似文献   

3.
刘兰芝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特的、颇为杰出的、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优良品质。她聪颖贤惠,勤劳善良;恪守礼教,忠于爱情;人格独立,追求幸福。她身上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旧时代要求相悖的不可替代的光辉的女性形象,对于新时代的女性而言,仍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哈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创作了以苔丝为代表的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出这位男性作家的女性观。哈代热情地赞颂他笔下具有独立精神和真性情的新女性,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位作家女性观中所流露出的男权主义和宿命的悲哀,同时还有寄托在这些女性身上的叛逆和悲剧交织的迷惘。  相似文献   

5.
苔丝是一个资本主义逼迫下的"杀人犯",而在作者哈代眼中,却把她塑造成了"一个纯洁的女人"的完美形象。在《苔丝》中,我们至始至终看到的是哈代对淳朴、平凡、默默无闻的劳苦大众的热爱和对他们的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和谐社会的期望和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惨人生故事。纯真善良的苔丝被恶少阿历克诱奸,又被心爱的丈夫安琪儿抛弃,遭受身体和精神双重压迫的苔丝最终举起屠刀将阿历克杀死,也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父权制社会下的男性中心主义及虚伪的道德习俗等给苔丝带来的灾难,并进一步探讨苔丝在重压下成长为哈代笔下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历程,以揭露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及由此导致的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7.
哈代笔下苔丝的悲剧性结局有着多重的成因。在性格上,苔丝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牺牲,坚持自己纯洁善良的本性,即使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也不与之妥协;在性别上,苔丝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为男权思想服务,否则,即被人们所嘲笑。另外,苔丝家庭的不幸、亚历克的罪恶及克莱尔的错误均是导致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作家铁凝,塑造了许多个性特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她笔下女性形象随之发生嬗变。铁凝由对女性生命意义的诗意书写,到对现代女性生存困境的揭示,打开了女性自审的新领域,继而对人类自身的困境进行更深广的思考和关怀。她的文风也从审美到审丑,后逐渐趋于温婉平和。铁凝小说为我们解读女性丰富的人生,品味女性生命的厚度拓展了广阔的时空。  相似文献   

9.
苔丝——男权社会中的牺牲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民阶级代表的苔丝,她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0.
探春在<红楼梦>中并不是主要人物,她为贾政庶出.但她的精明和才智却使她在管理方面显示了睿智的光辉.特别是她提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承包制,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生于末世,无可奈何,探春无法在那个时代展示自己的才华,正是这个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女主人公苔丝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是作为被害者的她最终却被送上了绞架。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介绍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笔下几篇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女性主义研究,笔者尝试证实波特作为一位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的身份,同时确定她在女性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她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技巧,本文将重点对波特的女性题材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加以阐述。她的女性主题包括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现实世界中的幻想、对于强加于自身的"他者"形象进行反抗,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实现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13.
爱玛形象的女性意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玛是文学作品中一位成功的女性形象.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之下,爱玛形象具有了新的内涵:她所体现的自由意识和当家作主意识公开向父权体制下女性的附属地位进行宣战,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对于一位18世纪的女性来说,这一点无比珍贵.  相似文献   

14.
陈继儒为晚明时期大名士,在其笔下塑造了为数不少的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与女性交往的情况,体现了作者矛盾而又多样化的女性观:对贞节烈妇的赞扬,对贤妇的褒奖,对侠义女子及才情女子的欣赏,其总体女性观传统、保守,对有才情的女子给予了推崇与肯定,体现了晚明主情思潮,折射着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以其自觉的女性姿态为人们所推崇,她作品中独特的女性意识使其在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论文首先阐述了张爱玲女性意识的表现和特征,然后探究了张爱玲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张爱玲笔下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更加深入地剖析了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的光辉生涯》讲述了女主人公西比拉在逆境中不畏艰难,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女性主义形象。而在《简·爱》这部小说塑造了女主人公简.爱的女性的经济独立意识、追求自由平等的自我意识和完美的爱情婚姻观。本文通过对两部小说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女性主义形象的异同体现出女性主义的重要性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塑造了一个仁义善良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内涵却是这个女孩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她是的不是她想是的。文章通过对小说的解读,探析了铁凝对女性生存困惑的深层关注。  相似文献   

18.
莫瑞森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在《秀拉》这部描绘叛逆者形象的力作中,秀拉是个孤独的“边缘人”形象,她那悲剧性的叛逆之旅令现代人感喟、反思、启悟。本文将分析她独特、极端的叛逆言行及其叛逆背后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16世纪明代戏作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传奇中着力塑造了一个追求个人幸福,婚姻自由和顽强反抗封建札教的叛逆者——杜丽娘的形象,她与书生柳梦梅在爱情上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经历曲折感人,经舍生忘死不懈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形象,是中国古代的扫女反封建礼教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0.
杜丽娘的形象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定的追求、强烈的反叛,使杜丽娘成为中国古代女子与“命定”相抗争的典型。同时,她又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人性的舒展与理学的压抑在她身上交织着。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直指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使杜丽娘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杜丽娘冲破精神枷锁,追求“天然之情”,寻求对人的承认与尊重的行为,具有了个性解放、人性觉醒的光辉,也使这一形象显现出深层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