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深沪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考察了不同股东结构对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的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比例、公司主要股东人数以及银行负债的多少与公司的代理成本呈反比关系,且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理论上明确了小股东、大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三重委托代理关系,将大股东掠夺概念化为小股东为了补偿大股东的代理功能而支付给大股东的代理成本,建立了我国公司治理的外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掠夺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集中、控股股东普遍存在以及国有股比例较大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两类代理问题即"大股东掠夺"和国有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广泛存在。鉴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代理问题的特殊性,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大股东要参与公司治理,应从两方面发挥功能:一是对控股股东进行制衡;二是在国有公司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对国有股东进行"补位",代表股东监督"管理者腐败"。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时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徐婷婷  郭建利 《财会通讯》2010,(10):71-72,94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面临的主要代理问题是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选取2005年至2007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295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属性和持股比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特殊的产权结构而存在比较突出的代理问题。本文实证分析了1999-2003年大股东更迭的并购事件中代理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上升,对第一大股东有制衡能力的其他大股东的出现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当并购的结果导致大股东以增发配股方式掠夺中小股东的可能性上升时,代理冲突加剧,企业价值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总体多元化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民营控制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和地方政府间接控制的公司,多元化都显著增加了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在拓展性检验中没有发现中央政府间接控制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在多元化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关系上存在显著区别,说明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集团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通过多元化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都同样严重。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但上市公司中管理者和大股东的自利行为仍然频频发生。文章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的关系,并考察股权激励对其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具体来说,管理层能力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第一类代理成本会降低2.20%,第二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12%;二是管理层持股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层持股能够加强管理层能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但会削弱管理层能力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建设管理团队、设计激励契约和保护股东利益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晓方 《财会通讯》2014,(1):32-34,44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上市前后代理成本改变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后代理成本显著上升;行业竞争性、上市年份、企业控制权类型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后代理成本的改变影响显著,国有股、法人股、机构持股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后代理成本的变化负相关。说明上市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上升,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所有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上市带来的外部市场约束及信息披露机制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2004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公司内部治理、代理成本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与外部股东的代理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对过度投资存在显著影响,但代理成本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不显著;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和高管激励总体上未能有效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抑制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与西方经济环境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向来存在大股东控制、债务软约束的治理环境。在这样的治理环境中,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集中在公司高管层的激励与约束上。本文在控制了业绩、规模、行业等因素后,研究了大股东控制程度、财务杠杆水平等如何影响"货币薪酬+持股水平"这个薪酬包的结构与水平,且这种影响有些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我国江浙民营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股东之间的制衡、董事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利于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董事会规模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负相关;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文章用工具变量和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考察了盈余质量对股东——经理人代理关系的影响.以应计质量为盈余质量的度量研究发现,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代理成本较低,盈余质量改善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代理成本发生了显著下降.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会计信息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代理理论区分了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却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大股东滥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的剥夺,以获取私人收益,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企业股权都很集中,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防范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许多学者对控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上市公司经营者监督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总体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股东监督、董事会监督、债权监督的各种监督机制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和增加公司绩效的有效性。实证结果发现:各种监督机制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从稳健的角度看,不存在对于所有类型公司均发挥作用的完全相同的监督方式。在中国现有经济和法制背景下,大股东的监督相对于其他监督机制来说具有更好的监督效果;独立董事的监督效果仅对国有公司存在一定的显著性,董事持股激励仅对非国有公司是显著的;债权监督效果对于直接代理成本显著存在,而对于间接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陈晨蓓 《会计之友》2012,(24):101-10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增发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往诸多文献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会侵害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出于对未来可能受到的侵害的担忧,中小股东往往更不欢迎此类公司。这增加了投资银行面临的成本与风险,因此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会面临更高的增发融资成本。采用1999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推论。  相似文献   

19.
业绩预告是影响市场估值的重要信息,文章以2005—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业绩预告精确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和质押比例降低了业绩预告精确度,但该影响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第一类代理成本,提高了第二类代理成本,第二类代理成本在股权质押与业绩预告精确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传导作用。文章结合我国股权特点,以股权质押和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第二类代理冲突,对丰富内部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公司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企业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企业"黑箱"论、企业契约论及基于资源和知识的企业论,再从狭义、广义以及介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研究,着重探索了公司治理理论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围绕解决股东和管理层的委托代理、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委托代理以及小股东和大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后得到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