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金良  贺洪海 《经济师》2000,(1):110-110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形势的发展,对于一个农村信用社主任来说,责任比较重大。做一个称职的信用社主任,实现有效领导,除了必须熟悉的信用社经营管理知识外,还应学习和掌握领导艺术,提高艺术水平。一、经营决策艺术经营决策是信用社主任的基本职能,是贯穿信用社主任领导过程始终的基本活动。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信用社的兴衰。很多事实表明:决策正确可使信用社经营兴旺、业务发达、效益提高、利润增加,决策失误就会走下坡路、业务萎缩、亏损严重。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又来源于科学求实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大明  陶宏绣 《经济师》1996,(10):31-31,30
信用社实行“两个转变”的有效途径探讨李大明,陶宏绣当前,信用社实现“两个转变”,我们认为,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个有效途径。(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承包经营体制已被推广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  相似文献   

3.
农村合作信用社是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目前,我国农村合作信用社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经济发达地区,经营状况比较好,甚至出现了无农可扶的状况;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信用社经营效益差、自身发展困难。本文针对这些情况,分析指出我们在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产权改革为重点,对其功能、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重新界定,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王政华 《经济视角》2005,(10):34-35
在全省农村信用社深入开展道德工程建设集中教育活动中,如何提高道德素质成为全体职工讨论的主要话题。农村信用社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工资待遇。信用社造就了一批金融人才,总行、省行有些领导就是信用社干部出身。但也有一些人在信用社身败名裂。可以说,信用社是锻炼人、培养人,考验人的地方,从事信用社工作平凡而光荣,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要经得起考验,做一名合格的信用社员工。  相似文献   

5.
完善机制重管理强化服务促发展常季兰小井峪信用社是太原市成立较早的信用社之一,现有员工120人,下属一个信用分社,12个储蓄营业网点,太原市小井峪信用社在市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各项金融方针和政策,并针对小井峪信用社的客观...  相似文献   

6.
关于当前信用社非正常贷款前清后增的对策●王宪役苏伟吉永当前信用社非正常贷款前清后增,因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1、信用合作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发挥服务监督功能,从信用社生存的长远利益出发,把盘活信贷资金存量,防止新增非正常...  相似文献   

7.
陈敏 《经济师》2005,(6):85-85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包袱越背越沉,不仅阻碍了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更危及信用社的生存。为了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信用社主管部门明确提出不良资产分账经营的意见。具体在各基层信用社的上级主管部门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不良资产管理部,负责各基层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管理、清收和经营。其基本内容是:新老划开、分账管理;集中处置、专班清收;分别考核、降旧控新。  相似文献   

8.
张淑珍 《经济师》1994,(10):42-43
基层信用社提高经济效益初探张淑珍去年,是我们太原市桃园信用社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拓,不断探索信用社健康发展道路的一年;是我们桃园信用社全体职工奋力拼搏,再攀高峰的一年。一年来,我社在市金融劳动服务公司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信用社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我国信用合作制度的缺陷。因为我国信用合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导致合作制度原则丧失。又因为产权不明晰,丧失了信用合作社作为企业制度应具有的本质特征。针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途径;发达地区的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欠发达地区的信有改组为民营银行;落后地区的信用社并入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并发育新的信用社。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系统的一颗明星———记邯郸市苏曹信用社□王申玉王丽霞在邯郸市区北部,一栋米黄色的五层大楼高高地矗立在通往市区的道路边,在朝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这就是邯郸市苏曹信用社。在苏曹信用社刚成立时,只在乡政府院里占用了2间旧房。当时信用社的4名职工只...  相似文献   

11.
刘文贵 《经济师》1998,(11):89-90
我叫刘文贵,现任山西省潞城市店上信用社主任,助理经济师技术职称,中共党员,我于1975年参加信用社工作,1982年担任店上信用社主任职务。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带领和团结全社职工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实现了存款...  相似文献   

12.
李晚娥 《经济师》1998,(12):46-46,4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和其它商业银行迅猛发展,以及农村信用社自身改革,为信用社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信用社近年来,由于变革的现实,自己的基本客户群体受到冲击。信用社仅以“游击”式为主的业务发展方式,已适应不了当今市场经济需...  相似文献   

13.
杨秋生 《时代经贸》2007,5(9Z):191-191,193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其经营活动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要防范、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信用社资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对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探讨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信用社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规范化,保障信用社的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信用社管理规范化迫在眉睫●安治华胡秀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信用社有了一定发展,在促进城乡经济繁荣,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就城乡信用社现状来看,前景不容乐观,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逐渐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银行商业化的推进,银行与信用社的业务竞争也更加激烈,主要表现在储蓄存款方面。优化存款结构,盘活贷款存量是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优化存款结构信用社的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与再分配资金。而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储蓄存款,大力发展储蓄存款是信用社扩大业务经营规模,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基础。近几年来,各金融机构都已充分认识到,资金的多寡决定着竞争力的强弱,于是各金融机构都绞尽脑汁,使尽招数,全方位、多渠道吸收存款,取得了明显效益,但是存款结构不合理,资金成本率高,…  相似文献   

16.
提高信用社经营效益之浅见齐万厂李爱英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笔者谈以下几点浅见。一、增强全员经营意识。每一个信用社职工都要更新观念,强化经营意识,确实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人人当家理财,把经营效益放在第一位,做到高成本存款不争,无效益贷...  相似文献   

17.
股份合作制信用社在发展中尚需注意完善的几个问题卢汉明,邱林华,张武俊1、试行股份合作制的信用社,要拥有真正的自主权,不能沿用原来的老办法来管理现在已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信用社。①采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一步到位,要改变现在每月下达控制指标的做法,只要下达...  相似文献   

18.
王良昌 《时代经贸》2009,(11):175-175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对合规重要性深入浅出的最好诠释。要做好信用社会计工作,就必须使各项会计活动与所适应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相关准则以及适用于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也就是会计活动必须合规。当前信用社会计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不合规问题,如一些信用社仍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合规经营的做法,有些甚至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来实现短期业绩,合规意识淡薄,案件时有发生,使信用社蒙受重大财务损失。  相似文献   

19.
华瑞其 《江南论坛》2001,(12):31-31
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信用合作事业稳健发展,人民银行总行决定把原有的信用社和联社“二个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这是一个历史的、难得的机遇,这将对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信用社实行“一级法人”后如何运行至关重要。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主要是要构建好“五大工程”。一、业务立社工程。业务是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体制和历史等原因,信用社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金融业务品种较少,服务面较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社的发展。随着农村经…  相似文献   

20.
王永康 《经济师》1997,(3):72-73
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信用社主任●王永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单位)的领导者是实施领导行为的主体,领导者能否实施有效的领导活动,其关键取决于自身素质和领导艺术。现就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基层信用社主任略谈己见。(一)作为一个基层信用社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