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欧阳萍  许跃辉 《乡镇经济》2009,25(7):98-102,97
以家族为基础成长起来的我国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产权革新阶段,由产权引发的治理结构问题在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归纳分析;然后基于委托代理论,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化面临的问题,说明企业成长的内在规定性要求家族企业沿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路径变迁,并最终过渡到由支薪经理所支配的现代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2.
浙江民营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家族所有制为基本产权特征的浙江民营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企业的双重挑战.文章拟从路径依赖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浙江民营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浙江民营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家族企业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本土民营企业的崛起成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成就。本土民营企业,就其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而言,大多数还具有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最近一段时间,家族企业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企业理论的发展已形成以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和组织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林立的格局,为家族企业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范式,并推动国内民营企业研究进程.当前,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和治理形式方面普遍存在家族化现象,即所谓古典锁定.这一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出现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从研究范式的角度对当前民营企业家族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归纳,揭示出此类文献的理论线索和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得到很快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我国430多万家民营企业90%以上是家族企业。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既有决策迅速、成本低、凝聚力强的优势但也有管理理念落后、产权界定模糊、缺乏科学用人机制等缺陷。公司上市和引进职业经理人是未来家族企业发展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家族企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发展历程和所处阶段不同,中关家族企业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权配置结构不同。中国大多数家族企业采用的是两权合一的产权配置结构,而美国的家族企业则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产权配置结构。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告诉我们,这个差异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经营绩效。通过比较中美家族企业我们发现,企业实际上是企业家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诱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权的逐渐多元化和社会化是必然趋势。单一的产权结构不仅限制了家族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且限制了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企业扩展的要求。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导致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诱因加以分析,提出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民营家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民营家族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高度合一,先天的原因致使民营家族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文化重构: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正忠  陈灿 《特区经济》2005,(8):120-122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活跃在世界经济的每一角落.据克林·盖尔西克( 1998)等的研究,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占到全世界企业的 65%~ 80%,世界 500强企业中有 40%属于家族企业.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虽然只有 20多年的历史,但其增长速度之快却令人瞩目,与此同时,家族企业的寿命普遍不长也令人痛惜.家族企业能持续发展吗?这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些专家、学者从产权改革、技术创新、资本结构、政策环境、法制建设等方面做了探讨,但对家族企业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其实,企业文化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最持久动力.但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文化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重构家族企业文化以支撑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人才是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广东改革开放大潮中具有较强活力的人才群体之一。为了了解和掌握民营企业人才规模及结构状况,广东省统计局在有关单位的配合支持下,开展了有关调查。资料表明,随着近年来广东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也存  相似文献   

11.
伴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在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家族企业历史发展轨迹与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内部治理结构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完善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与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管理者应重视研究创新企业治理方式、革新企业治理结构,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最终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存在着企业所有权与企业管理的紧密结合,家族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控制和管理职能。在家族企业的治理中仍然为家族成员的意志左右,家族成员占有企业绝大多数股份,这为家族成员管理家族企业奠定了企业产权的基础。家族企业的治理模  相似文献   

13.
谁来接班?     
家族企业占到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一半席位,而这684家上市的家族企业中,仅有7%完成了二代接班。接班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产权为基础的经营权,一个是净财产为基数的财富。企业经营可以带来财富,也可以耗尽财富。  相似文献   

14.
产权单一.与国有企业相比,多年来民营企业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产权明晰,机制灵活,也正是凭着这一优势,使得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呈现出了无可比拟的活力.但是,产权明晰并不等于资本结构的集中单一,现在不少国有企业都在实施两权分离,推行股份经营,而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还在固守单一的所有制,那么这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必将严重阻滞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都是家族企业,在创业之初,它们借助家族成员之间的高信任度和家族亲缘的凝聚力得以发展起来。但是,家族企业一般都做不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成长的屏障归根结底在于家族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经营管理机制尚未转变。谈到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初始阶段的功绩,不得不看一下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的民营经济是在国民经济处于短缺时代和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阶段上展开的,卖方市场的环境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低的进入门槛。多数企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规模、经营领域、经营模式和所在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关,尤其是和企业所在国的社会信任机制和社会信任程度紧密相关。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市场经济的建设水平,我国家族式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家族式民营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模式、管理风格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具有本身的特点。文章针对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期能为家族企业发展做出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剑荣 《特区经济》2007,(8):102-103
民营企业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权制度中天生存在的一元性、产权边界的模糊性、流量产权的虚置性等问题日益凸现、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障碍。民营企业要想更快发展,必须在其产权制度上进行创新,努力解决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边界清晰化以及流量产权动态化等问题,从而有效实现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二次飞跃,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乃东燕 《特区经济》2010,(9):177-179
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以家族管理为特征的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问题。一是阐述了我国民营企业在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二是探究了我国民营企业(主要就中小型民营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两个方面)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建立法人财产所有权;开放企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安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从业人员两亿人。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产权、经营权和决策权高度集中。文章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流程问题,指出了流程再造对我国民营企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行政人事、核心业务和财务会计三方面对流程再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富豪们的遗产继承已成为困扰富豪们的一个问题,而一起起产权纷争的背后已不仅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它还暴露出阻滞民营企业永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忧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