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中,为了正确解调窄带物理广播信道(NPBCH)以获取系统信息,提出了两种NPBCH的盲检测算法,包括常规检测算法和功率检测算法。常规检测算法采用遍历1/2两种发射天线数和8种不同扰码序列的方法进行盲检测,而功率检测算法是在常规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天线端口数的获取方式,主要采用两种天线端口下窄带参考信号(NRS)的功率比值进行判断天线端口数的方法,以降低常规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小于-17 dB时,常规检测算法相比于功率检测算法解调有3~4 dB的增益,检测可靠性能较好;当信噪比大于-17 dB时,两种算法的检测正确率均超过0.98,但功率检测算法较常规检测算法降低了近50%的时间复杂度,更加有利于工程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两层异构网络中出现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是当前异构网络干扰问题研究的热点。针对软件实现增强小区调度几乎空白子帧(ABS)的干扰方案存在处理数据量大、速度慢的缺点,基于可重构阵列结构提出了一种动态ABS干扰协调的并行化硬件实现方案。该算法在增强小区内根据用户数动态分配ABS比例,以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信道容量,通过流水线的方式使用多个轻核处理元(PE)实现并行计算以提高运算效率。测试结果表明,使用12个PE同时调度实现算法的映射,运行1 983个周期,其性能比单个PE提升77.03%,该算法的并行计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宏基站用户的吞吐量可以达到4.76 Mbit/s。 相似文献
3.
长期演进(LTE)系统中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改善通信质量并提升信道容量。天线端口数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RC)掩码的方式隐含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遍历1、2、4三种天线端口数情况,分别作为PBCH解码配置,以CRC校验通过并且PBCH解码成功作为确定天线端口数的标志,从而造成冗余计算和时延的产生。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估计的天线端口数检测算法,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的LTE信号在空口环境中受频偏和时延影响,造成信道估计结果相位的线性累加,再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门限匹配,解决天线端口数检测中频偏影响大、计算量过多和盲检等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复杂度低、时延小,且在残余频偏较大时具有较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发送天线端口数通过循环冗余校验掩码的方式隐含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终端在解读PBCH信道获取主信息块(MIB)的同时,需要正确检测PBCH采用的发送天线端口数。传统的检测方法尝试分别用1、2、4等3种发射天线数进行PBCH译码,直至正确译码为止,译码复杂度非常高。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天线端口数估计算法,提取各天线端口传输的小区参考信号序列做相关,通过相关值与相关系数门限值的比较直接快速获取基站的实际天线端口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传统检测算法和功率检测算法在时间复杂度上分别提升了4个数量级和3倍;在信噪比高于0 dB时,所提检测算法较功率检测算法有4~6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对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具有驱动作用,相关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领域早有应用,供应链协同管理高端发展的突破口必然以物联网为导向。本文探讨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以物联网为导向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广。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部署政策的引导以及支持下,智慧管网、智慧城市、智慧工业以及智能电网等概念逐渐被提出。文章首先对智慧管网的发展以及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智慧管网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随后对物联网技术架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构建智慧管网的思路;最后对智慧管网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8.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部署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培育物联网产业的竞争力是部署规划的内容之一,钻石模型是分析产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本文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机会和政府等几方面分析江西物联网的发展环境,提出政府加快制定江西物联网发展规划,加强知识创新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采取错位发展的策略,加强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注重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培养等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面向接收机冲突的多址接入(ROMA)是一种高效的适用于多波束自适应阵列天线的调度协议,但它无法保证具有不同时延要求的报文传输的服务质量。针对此问题,在原始ROMA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时延限制的调度算法(MDRS)。通过在调度接入过程中插入子时隙,比较发送端报文时延信息,调度发送节点的传输顺序,使得时延限制更严格的报文优先发送,从而提高了不同时延等级的报文的传输成功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MDRS的性能:与原始ROMA相比,所提算法在多时延限制的发送端调度中表现出了更好的吞吐量和传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提出采用信息安全仿真、物联网安全测评和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实现的物联网安全测评和风险评估服务平台的主要技术、平台结构和系统实现。此平台能够为物联网建设方案、安全技术手段进行测试与评估,推动我国物联网建设和物联网安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UxDMA算法是一种高效的集中式算法,是用于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信道分配的统一算法。在UxDMA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束天线的多波束形成能力,针对低时延定向ad hoc网络提出了一种集中式调度算法——CLSM(Centralized Low-delay Schedul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beam Antennas)。CLSM通过不同时延等级限制的报文来比较着色后发送链路的优先级,优先选择高优先级链路传输。通过仿真验证了CLSM的性能:与UxDMA相比,该算法在多时延限制的发送端调度中表现出了更好的吞吐量和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