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本管理是在认识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种管理,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本性、潜能、经验、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人性是积极的、建设性和社会性的,追求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也可以说人本管理是以谋求人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诚信不只是一个抽象道德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和政治背景,且具有社会属性。会计诚信客观公正反映现实经济活动,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务。当今会计诚信缺失比较严重,是社会关注的一热点问题,重塑会计诚信刻不容缓。一、会计诚信的前提———人性本质特征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其欲望受一定社会境的影响。韩愈称“人性就是人对自身的行为发生响的本质属性”。社会心理学家将社会交换中的趋避害作为对人性假定的理论规定,认为行为性是人的自然前提,趋与避是人的自然性的表现;适应性人性的社会本质,利与…  相似文献   

3.
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人性假设,是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的认识基础,直接决定着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人”这个要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组织中的“人”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离不开对人的认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阶段。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进程中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恋爱MBA     
仕懿 《英才》2006,(12):110-112
感情经历和管理水平有关系,如果不精通人性,就达不到一流的管理。爱情中的人表现最真实,最能展示一个人的本质。同时,一个人受到爱情的激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想象力。恋爱让我们读懂别人,也读懂自己。  相似文献   

5.
王影 《活力》2011,(2):77-77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模式,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条件。人自身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14,(2):41-41
营销要关注人的动力,人的动力源于人性。尊重人性,创造人可以使用和利用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营销就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08,329(23):78-78,80
马云向稻盛和夫请教的是灵魂问题:企业与人性的关系,人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发展到最后到底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蒋艳辉 《企业文化》2010,(10):34-35
人一旦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就会通过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去实现它。7天酒店的“放羊文化”顺应了人的本性,激发了生命本来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经历了从“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到“复杂人”的历史变迁。每一次人性假设的重大修正与发展都导致了管理学的重大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回顾了当代管理科学人性假设理论的历史发展,指出因为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人”、“社会人”、“X—Y理论”、“资源人”等人性假设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企业界需要有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理论来构建管理理论,阐述管理方式的变化。笔者因此提出“自律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李抢辉 《价值工程》2010,29(13):68-69
从物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与管理理论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发展到"社会人"、"复杂人"和"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密切相关。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本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手段人","目的人"和"服务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管理学研究如今已步履维艰,国内外众多学者在对传统人性假设批评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人性观,却始终没有摆脱"低级归纳主义"的桎梏,仍然没能达到对人性的真正理解,最终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分别对4种传统人性假设进行了批判性的回顾,为以后管理学研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文莉 《企业活力》2005,(11):66-67
<正>人性是什么?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也是管理学的观念基础和逻辑前提。对人性的认识与研究从来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不同的人性假设导致了不同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有人曾用“农业经济100年=工业经济10年=知识经济1天”这样一个等式,来形象地表达知识经济时代较之农业、工业经济时代巨大的进步。知识经济改变着社会,改变着组织,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面对人类历史上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性理论必须有所创新与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与变革。笔者认为,“知识人”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人的内在潜力,挖掘人的社会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主体,以文化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价值为中心,但现实中以人为本对我们会计人来说还是一种渴望,一种企盼。笔者就从会计人群体主要聚集的三大领域说起。  相似文献   

15.
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必须明晰人的本性。从古典管理学理论提出的人性假设,到现代管理学主张有效的管理必须研究人、认识人,都证明了人性作为管理的基础地位。我国古代便有性善与性恶之争,在西方欧美国家也有各种不同看法。中西管理中诸种不同的人性假设都蕴含着某种程度的合理或科学成分,它们在当代的管理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映现。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在推进管理的进程中对这些观点予以深入的分析与批判,以吸取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人的内在潜力,挖掘人的社会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主体,以文化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价值为中心,但现实中以人为本对我们会计人来说还是一种渴望,一种企盼。笔者就从会计人主要聚集的三大领域说起。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内在地包含着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是历史与现实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它是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从人的发展阶段看,追求社会公平必须基于而不能超越现实阶段。从人的发展本质上讲,要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坚持理想,使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管理中人性假设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人性假设,是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的认识基础,直接决定着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人”这个要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组织中的“人”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离不开对人的认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性假设的问题可谓百家争鸣,与之相关的文献也是浩如烟海,其典型的"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无论是给管理学界抑或是经济学界都带来过深远的影响,但两者似乎都无法全面地阐释身处复杂社会网络中的人,甚至常被置于对立的地位。本文将从人的需要及属性等方面论述"经济人"和"社会人"的逻辑联系,表明两者相融的合理性,旨在启发我们应让两者相互借鉴,补充,继而能给人性作出更完整深刻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性假设的“闪辞族”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形成的逻辑前提。从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角度梳理了不同人性假设的演进,认为各种假设都契合于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对"闪辞族"的群体特征与职场特质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复合人"假设,并运用资质模型、柔性管理、组织沟通的方式对"闪辞族"的管理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