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界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这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比较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对司法机关正确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鼓励的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正当防卫的概念、基本特点、防卫过当、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标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具体内容,由此对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是刑法授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修改,放宽了防卫限度,以保证正当防卫制度能够有效发挥.要想正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制度,应着重了解其特征,并对假想防卫、事前或事后防卫、防卫过当及无过当防卫进行准确区分,尤其对新刑法中增加的无限防卫权,应全面了解其适用的要件,以准确把握实质.  相似文献   

3.
康起升 《活力》2010,(18):41-41,43
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成立条件、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作出了明文规定,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且有利于树立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但由于某些方面立法过于简略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使得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围绕着防卫权的范围、正当防卫的要件和防卫限度的把握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分歧。有些争论是直接针对着现行立法的,  相似文献   

4.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过当是一种轻微的犯罪行为,它符合犯罪构成的一般原理,即犯罪构成的几个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防卫过当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任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也是鼓励公民,勇于同不法侵害者作斗争,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突发的恶性刑事犯罪中,公力救济显然不能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但当事人可以通过私力救济———正当防卫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防卫过当及其承担的责任、特殊防卫权等问题的诠释,让当事人了解正当防卫,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权利和手段,是法律所允许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法律在赋予公民正当防卫权利同时,又从意图、起因、客体、时间、限度等方面为其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法律要件。此外,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的部门内容社会各界还有一定争议。作为我国刑法的重要制度,需要全面了解,深入领会,正当防卫制度才能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对于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能否进行正当防卫的问题,主观的违法性论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因而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客观的违法性论则认为,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因而可以进行正当防卫。本文认为,对于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正当防卫应当是限制性正当防卫。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也具有"侵害性",受害人无承担无责任能力人侵害所造成损失的后果的义务,所以对于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有进行正当防卫的必要。然而由于无责任能力人进行侵害行为时不具有主观恶性,所以对于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的正当防卫要严格限制在控制侵害人并使之不能继续侵害行为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导刊》2009,(4):79-80
关于70年后,有偿还是无偿续期的问题,很多人拿出法律条文来解读,而实际上,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解读,即使是同一个法律,也存在不同的解读,因此出台《土地管理法》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神圣权利,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制止的一种合法性规定,由于正当防卫对打击犯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国对正当防卫都作了规定,并承认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但对于事后防卫,世界各国均对其合理性持否定态度,我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法律事件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文章结合《今日说法》实例对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薛曼 《活力》2011,(8):76-76
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含义,由于立法过于简略,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造成了在正当防卫理论上的争论和实践中的困惑。为此,对何谓“不法侵害”,我拟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正当防卫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正当防卫制度,在没有成文法的欧洲古代法律中已有相应的规定。1在资产阶级法律中,最早规定正当防卫制度的是1791年的《法国民法典》,该法典第六条规定:"防卫他人侵犯自己或他人之生命而为杀人行为时不为罪。"2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  相似文献   

13.
<正> 价值工程强调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把产品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思想丰富了成本管理的理论,并且在成本管理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拟探讨成本管理中与价值工程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27日,刘家义审计长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关于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该审计报告不出意料地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该报告,有的从制度层面进行解读,有的从控制层面进行解读,有的则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等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作为行政许可核心内容的审查机制主要是采取形式审查的方式来审查申请人是否有行使权利的条件和资格。《行政许可法》对实质审查作了很笼统的规定,而现实中行政许可复杂性决定确立实质审查制度并对其进行解读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关于行政许可中实质审查的有关概念、必要性、现状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为了城市新的规划,房屋拆迁在所难免.一直以来我国的城市拆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公权和私权之争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拆迁过程中的权力之争分析,并提出在房屋拆迁中运用正当防卫的条件和适用情形,力争在公权中通过正当防卫解决私权救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魏银桥 《活力》2014,(16):21-21
不起诉制度的价值诉求主要围绕正义价值开展,并在正义价值下解构为人权保障,诉讼经济,制度正义及程序公平四项具体价值诉求。同时,不仅应解读各项价值诉求的内涵,还应深入反思适应我国社会文化条件的各项价值诉求的最低限度或底线。  相似文献   

18.
资助政策执行效果的发挥受到诸如政策文本、政策解读、贫困生认定、学生道德、家长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这些主客观因素对资助政策效果发挥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资助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中,要正视这种限度,自觉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资助政策执行效果得到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9.
文章聚焦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核及落地实施,从"破"字入手,解读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核体现在"稳中求进",注重攻破难题、突破限度、打破常规;从"立"字落脚,提出要建立认知支撑体系、确立指标跟踪机制、树立要素联动模式,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20.
现代行政法在追求行政合法的同时,基于大量行政自由裁量权面临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行政权力的行使保持在适度、必要的限度之内,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且合乎理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