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类活用,在中学语文文言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有些文言词,到底是不是活用,其说不一。本文拟就某些文言词是否活用加以辨析,以就教于方家。“愿为市鞍马”的“市”李强运等《疑难词句汇析》在《诗词八首》的“词类活用”中说:“愿为市鞍马(《木兰诗》)”是“名词‘市’带宾语‘鞍马’,用作动词:买”。〔1〕把这一“市”字看成是活用词。经传方等《中学古文评注》在《木兰诗》中注为:“市,动词,买。”〔2〕没有把这一“市”字看成是活用词。市,本义是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名词。《说文》:“市,买卖所之也。”引申为交易,动词。《宋史·范仲淹…  相似文献   

2.
3.
4.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江泽民紧密结合我国深入发展的改革开往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在本质,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延伸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别有用心的世纪谎言:"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日本"学者"提出"中国威胁论",渲染"一旦中国强大起来会对世界造成威胁"的奇谈怪论,时至今日,"中国威胁论"这出别有用心的闹剧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发表了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相似文献   

6.
<正>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立足国际国内大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讲话》,要着重领会和把握五个重点:第一,要重点学习和把握《讲话》的核心思想。《讲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  相似文献   

7.
8.
9.
杨木 《开发研究》2002,37(1):3-8
本文以恩格斯对19世纪80-90年代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的评论,剖析多年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溯源于当年俄国民粹派的“跨越资本主义”的“跨越论”有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方法论的教务主义之误。  相似文献   

10.
苏盐 《重庆改革》2001,(10):27-28
对于企业来说,在推进经营国际化,不断扩大出口创汇中,谁都希望能创造出掀起“世界波”的奇迹。然而,真的要实现这一愿望,却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1.
李抒望 《黑河学刊》2001,(5):11-13,2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高屋建瓴 ,气势恢宏 ,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意志 ,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体现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政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都很强。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我们党 80年的奋斗历程、光辉业绩和基本经验 ,特别是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刻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束缚和困扰人们的重要思想理论问题 ,因而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个《讲话》 ,我们就…  相似文献   

12.
一、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把全市上下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七一”讲话精神上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高屋建瓴 ,总揽全局 ,博大精深 ,气势恢宏 ,是一篇凝聚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闪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行动指南。讲话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主线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创新精神这一灵魂 ,明确了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 ,并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自觉…  相似文献   

13.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已在全国形成共识.问题在于:破解“三农“难题的“重中之重“又在哪里呢?本文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谈起,说到农民问题在根本上是土地问题,从而认定破解“三农“难题的“重中之重“在于农地产权的进一步变革与创新,主要包括重构农地产权的终极所有者,将终极所有权之外的全部产权(含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得益权,或简称使用权)一次性量化归农民永久所有,实行农地产权的市场化流转以及让农民分享农地产权的级差收益.通过这样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必将引发农村生产力的一次新的大解放,不仅能有效化解“三农“难题,而且还可为整个国民经济新一轮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民间"本是一个老词和冷词,且基本上是中性的,有时甚至还带些贬义。但在20世纪90年代,"民间"已具有了与以前不尽相同的含义,突出的表现是政治色彩大大加强,并且具有了一种鲜明的褒义。与此同时,也成为思想文化界最热的用语之一,近几年则更是被一些人常常挂在嘴边。 "民间"的觉醒和凸现,当然意义重大。对此,许多文章已有论述,毋庸  相似文献   

15.
16.
17.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于丰富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变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要根据新的社会实际和变化而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要根据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留有余地"与"疑罪从无"是什幺关系,这两类案件有无区别,有何区别,本文谈的是被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称为"长期困扰"他们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坚持执政为民才能防止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如何做到这一点,章从“四个坚持”谈了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20.
北安市委在解决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这一突出矛盾过程中 ,不断探索实践 ,找到了“民情恳谈”这一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一、“民情恳谈”活动的缘起、发展、完善过程1 998年下半年开始 ,北安市农民群体上访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市委、市政府的正常工作。为此 ,市委决定从常委做起 ,实行市委常委接待日制度 ,市领导挂牌接待上访群众。轮流坐班信访办现场办公。在与群众对话过程中 ,市委发现很多应该在基层解决的问题 ,由于基层干部缺乏群众观点 ,与群众缺少沟通 ,工作方法简单 ,扩大甚至激化了矛盾。这使市委进一步认识到 ,不解决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