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商品贸易的光环效应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文化商品而逐步认同和偏好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而更加偏好从该国进口的其他消费品。本文以中国市场为例,选取1996—2015年美、日、德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商品和消费品的出口数据,建立SDAIDS模型分析文化商品贸易所产生的光环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市场上文化商品贸易存在着光环效应;在电子类和奢侈品类商品上,文化商品的光环效应较强;在家具类和时尚类商品上,文化商品的光环效应相对较弱;在文化商品光环效应的影响之下,美、日、德等国在中国消费品进口市场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竞争关系。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文化商品贸易,推动文化商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万新     
中国企业家中并不缺乏企业家精神中勇于承担风险去追求超额利润的一点。即使在改革初期贫瘠的商业土壤中,中国企业家也有诸多奇思妙想。类似于牟其中买飞机、杨斌建荷兰村、唐万新造德隆系这样的“创举”,都强烈震撼着当时人们的商业观念。不幸的是,这些一度被光环笼罩的所谓“创新”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且教训惨痛。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的似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当一起起商业贿赂丑闻被无情地抖搂出来后,一些头顶耀眼光环的庞然大物开始黯然失色,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跨国公司在华如何“合规”经营管理,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第二眼伦敦     
ully  阿瑞拉  Celine Lv  LEE  乙申 《商务旅行》2012,(7):50-69
这个夏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伦敦城。奥运的光环效应令这座全球最知名首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伦敦的魅力其实也毋须奥运来成全。在英国的东、西印度公司奠定了伦敦的全球商业中心地位后,如今伦敦也继续领跑全球,成为最佳的商业城市之一。在人所皆知的金融业之外,伦敦孕育了更多成功故事,从专业服务、到信息产业,再到艺术品市场,不一而足。为何伦敦能永葆商业的青春?正如Oxford Economics所指出的,这里有高附加值、不断演进的经济体系,有年轻而增  相似文献   

5.
五月 《销售与管理》2009,(7):118-121
毛伟国,这位曾经雄心勃勃打造宿迁商业航母的舟山富豪,随着身上耀眼光环的退去,浮现在世人眼前的是道德和责任沦丧的悲情。  相似文献   

6.
商业集群的效应分析和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商业发展史中,商业集群化发展是十分典型的发展形式。新古典经济学所探讨的规模经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企业的内部,而产业经济学家们却在观察现实中发现了产业集群现象。本文旨在对该现象的概念、形式、效应、形成原因和发展途径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在实践中能够有效运用这一形式。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谈论财富和成功人士的时候。很容易被他们身上笼罩着的一道道“光环”所迷惑,而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除了他身上层出不穷的耀眼的光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看到。他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一次历史事件的投影,折射出这个商业时代和商业逻辑的变迁;然而当他成为领跑者,他的每一个举措,又将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商业逻辑,和新的商业时代。 这是我们仅能说出的。关于苏宁的下一个悬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国零售商业对外开放的效应与对策钟慧中(杭州商学院副教授310035)一、我国零售商业对外开放的效应国外直接投资进入我国零售商业,具有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的效应。(一)外资进入我国零售商业的正面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商业虽然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国...  相似文献   

10.
曾锵 《商业研究》2012,(1):29-35
由现实生活中的两家或若干家有关联的商店聚集现象出发,本文试图对微观层面商业集聚的集聚效应的具体度量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从客流共享的角度,借鉴购物篮分析的关联规则的算法对微观层面商业集聚的集聚效应进行研究,总结出16种微观层面商业集聚的客流情境,探讨了客流的集聚效应以及商店机会得失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法将理论分析的集聚效应度量方法运用于两家体育品牌专卖店的集聚效应的实际度量;通过问卷调查法实证检验和证实了基于关联规则客流分析的微观层面商业集聚效应度量方法的实践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1994年起所施行的税制在客观上具有增税效应,其增税效应体现在一些主体税种的税制设计上。这种增税效应或者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显现,或者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扩大。由于增税效应隐藏于税制本身,所以即便在税制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某些税种也会因税基被人为扩大或实际税率较名义税率提高而实现税收超税基增长,其结果必然导致总体上税收超经济增长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全球商业革命的三个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全球商业革命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新的全球商业秩序的本质属性;提出了系统集成关系中的虹吸-瀑布效应模型,分析了虹吸效应和瀑布效应对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全球商业秩序中的困境,并应用上述理论对泛珠江三角洲和台湾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振家 《光彩》2012,(4):34-35
80后在商业社会的各个领域显现出越来越多的智慧,但是光环背后,他们能否扎稳马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主流商业规则的制定者和标志性人物?本刊特别采访了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  相似文献   

14.
轻轨日益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交通通道,由于轻轨巨大的人流集聚效应以及轻轨的廊道效应而形成特有的商业资源,合理规划发展轻轨商业是非常必要的,在明确轻轨商业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轻轨商业发展规划的依据以及轻轨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MBA迷失中国?     
商业,是中国这个时代的主题,但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不胜其烦却挥之不去的字眼。每天接受着海量商业资讯的国人,面对又一轮到来的信息冲击波,终于习惯了怀疑和冷静。谁又是真正把握和了解方向的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在中国很多商业现象中却截然相反;我们也知道在假象和真相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纸,却只能看到浮华的表象;因为这张纸已经足以挡住我们的视线。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相对于局外人的躬身入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商务周刊》2010,(6):14-15
针对最近热议的京城黑灯户、空置房现象,知名房产商、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表示,如果按综合空置率计算,中国住房的空置率大概不到4%,空置率高是假象。  相似文献   

17.
过去是偶像,现在是弃儿,或许是对那些曾经的商业偶像的真实写照每天全世界有上千个小品牌消失,每年有2~6个大品牌被收购或消失,它们曾经是商业偶像,但都因跟不上节奏而掉队了。摩托罗拉:光环不再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批准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百年老店"摩托罗拉被年仅13岁的谷歌收编。被收编不意味着品牌消失,但摩托罗拉的确有品牌消失的危险——谷歌在榨取完专利精髓后,摩托罗拉移动团队将沦为安卓硬件支持团队,品牌逐渐衰落直至消失,或是被谷歌转手卖掉。  相似文献   

18.
从规模效应到高杠杆效应,从以量取胜到追求非凡规模效应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商业里的主导模式,人越多、资本越多、技术越多,产出相应地也就越多。但另一种现象正开始凸现,即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对传统商业经济学的四个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我国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分析,指出网络时代所适用的经济和商业原则所发生的四个方面的重要变化,并指出新经济时代的商业经济原则应把握网络效应这个核心。  相似文献   

20.
隐形冠军     
郭玉芳 《光彩》2010,(2):21-21
在缤纷的商业世界里,有这么一类企业:远离大企业周遭的喧嚣,也没有大品牌头上的光环,它们鲜为人知,寂寂无名;它们是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却是最优秀的中小企业,主宰着某一细分领域,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它们被称为隐形冠军。它们头脑清醒,明白自己创业之初没有政策优势,缺乏资金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