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现状:从行业来看,上海市的钢铁石化、交通运输、建筑用能占了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这三大领域应该成为未来本市能源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具有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价格改革滞后和能源金融市场发展不足的特点,能源消费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和能源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能源技术创新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21世纪能源结构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能源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从长远利益看,必需大力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着重探讨了核能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并对如何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能源优质化战略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的能源发展必须走优质化的道路,与之相应的能源战略和政策需求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徐永平 《经济问题》1991,(1):60-62,65
能源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据预测,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将保持在平均每年3—3.5%的水平上,其中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为2.5—3%,而发展中国家为4—4.5%。同期世界能源总消费量将以2%的年增长率递增。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具有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价格改革滞后和能源金融市场发展不足的特点,能源消费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和能源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能源技术创新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油消费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宏观经济研究》2002,(10):21-24
  相似文献   

8.
9.
10.
希腊人口为1000多万,对石油的年需求量约为9000万桶,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纯能源进口国,五油生产依赖于在爱琴海北部的一处油田,年产量约为500万桶。煤炭储藏量约为70亿吨,主要为褐煤,年开采量为5500万吨。褐煤的热量低,对环境污染程度高,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希腊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动力资源也较可观,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希腊有充足的太阳能和风能,可利用的再生能源比较丰富,约80万户居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一些海岛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占电力公司总装机容量的0.3%,主要解决海岛的电力资源。迄今已有11个海岛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基于我国1980—2004年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现有能源消耗强度完全分解模型的求解方法,开展六部门结构变化及其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影响方向及影响份额研究表明:用简单平均微分PDM2方法分解计算的结果误差是相当小的,效果满意;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部门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其中,工业部门的技术改进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段进军 《经济地理》2001,21(6):650-653
西部开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它具有重在原政治和经济意义。西部开发面临着新的体制环境和背景,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新的体制环境和背景下,要确保西部开发取得成功,必须要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即西部开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其中心;要从地缘经济战略的角度考虑,要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优选实施知识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苏昌贵  魏晓 《经济地理》2006,26(2):207-210,215
文章回顾了中部崛起战略提出背景,就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存在的差距及原因进行了论述,根据中部地区的现实情况对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汤进华  刘成武  吴永兴 《经济地理》2011,31(8):1313-1318,1325
利用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NRCA计算各地区各部门能源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益优势指数和比较优势度,经分类时空分异分析提出:人口、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用能效率是中国生产用能比较优势的驱动因子;城市化发展水平是生活用能比较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农业用能优势区域为四川、湖北、安徽、广西、云南、海南和吉林等地;工业用能的规模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建筑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和江西等地区。第三产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分析结果证实了NRCA在能源资源优势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世界能源系统发展战略及其对江苏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媛 《经济地理》2000,20(1):13-17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能源系统发展战略演变的分析,为江苏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启示①资源的多样化是能源战略的出发点;②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是能源战略的核心;③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消费方式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实现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能源战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高师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我国高师中国经济地理统编教材的建设历程,探讨了修订四版教材的特点以及探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素质教育和高校教学改革趋向,提出了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内容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中国商务旅游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商务旅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采取何种策略应对挑战,确保中国商务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今中国商务旅游工作者共同关注的新课题。文章详分析了中国商务旅游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从多维的角度提出了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沈静  陈烈  孙海燕 《经济地理》2004,24(4):494-498
全球化加速发展,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湛江市周边区域环境发生着变化,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湛江市的区域地位(包括区位条件、区域优势和区域地位),对湛江市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思考,提出战略目标和重点,主要在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以及实施点轴带动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树立大能源系统观,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媛  曾尊固  陈周骅 《经济地理》2001,21(6):749-752,765
本文从传统能源系统入手,阐述了在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树立大能源系统观的必要性。指出:在可持续能源系统中,经济因素,生态因素等不再仅仅是能源系统的外部环境,而因将其内在化在系统的组成要素。并对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目标,原则及总体战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21世纪初的徐连经济带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沈正平  沈山  马晓冬 《经济地理》2001,21(1):71-75,80
改革开放以来,徐连经济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事关该经济带能否实现从低谷中崛起而成为发达的“东桥头堡地区”的远景目标,为此,21世纪初经济带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贯彻实施科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紧抓住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连云港东桥头堡和徐州交通枢纽的优势,积极建设东陇海重工业带,大力发展陆桥经济,努力增强本带为我国陆桥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和大开放的服务功能,使其成为具有龙头作用的“东桥头堡地区”,以此为指导,文中还就该经济带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重点及其对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