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书推荐     
作为一个转型和发展中的大国经济,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制度变迁的深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值得关注。经济转型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空间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与演进又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的转变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现实问题:1978~200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元驱动向二元驱动、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从内向向外向、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的演进,其驱动因素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需求转换、外向发展及信息化等。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外向发展层次低、区域发展差异明显、重化工业化的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向外向型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冀三地在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步性,北京已率先迈向后工业化社会,天津正处于工业化后期,而河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北京由于其城市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明显高出周边城市和地区,加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部分传统制造业的扩散转移,必将促进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产业集聚、产业链接、产业升级。滨海新区和曹妃甸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未来的两大引擎,拥有得天独厚地地理优势,前者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被赋予许多政策上的优惠,后者是"十一五"期间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京津冀产业存在较大差距,以新型产业分工为基础,通过合理政策措施,完全有可能在区域内形成拥有基础产业、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错位竞争、合作发展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异质性演进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柱  孙明艳  历梦泉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12-14,67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的新型沿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于区域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导区和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等。实现此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于构建合理的区域海洋产业分工关系,促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合理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存在产业间的异速增长和各地市间海洋产业异构化演进两大趋势,其实现路径为海洋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守红  罗燕 《中国经贸》2009,(22):76-77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文章从经济增长和产业演进、开发区建设、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小城镇发展、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探讨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加快北京研发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发产业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源泉,北京作为我国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加快研发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研发产业的发展,既有利于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也有利于增强北京对商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集聚更多的资金和人才,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发展,进而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并最终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第二,有利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将由以往强调组装、生产转向高附加值产业,逐渐向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地位较高的高新科技产业演进。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发展与产业演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发展与产业演进的相互影响 1.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容 产业演进内容比较广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城市产业演进的核心.围绕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扩张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提供生产服务的横向产业扩张,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向前、向后的纵向产业延伸.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演进,引起产业结构、产业空间布局方式、产业组织方式、产业增长方式等几个方面发生变化,构成产业演进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作为乌鲁木齐都市圈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地区(简称乌昌地区),其产业发展对全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利用2005年—2011年数据,通过计算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乌昌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趋同化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待发展;昌吉州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乌昌地区的工业结构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促进乌昌地区产业集聚和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三轴图”法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产业结构呈现出由第一产业占主导、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并最终由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三二一”结构顺序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演进模式上是遵循左旋式演进的。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虽然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有些许差异,但基本上遵循了第一二三产业演变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对长株潭1997-2006年期间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利用指标计算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总结了长株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红霞 《改革》2012,(4):64-68
都市圈"中心–外围"格局的特殊性决定都市圈治理区别于传统的区域治理。都市圈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主要集中于经济、社会、空间、环境四个层面,建构合理的经济和空间秩序,以实现都市圈协调发展是都市圈治理的中心。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机制、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梯度产业格局的培育机制、重点领域的优先发展机制构成都市圈治理主体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都市工业是适应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制造业。发展都市工业是调整工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特色经济、完善城市产业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就业、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结合国内主要城市发展都市工业的经验,分析了深圳的优势,提出深圳发展都市工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城市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日本的城市化有其独特的模式,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欧美国家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城市化进程。纵观日本城市化进程的4个阶段,可以看出日本城市化有如下特点: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超高度集中发展的城市化模式;高度集聚的城市化后出现了郊区化与再城市化现象;先片面发展经济而后再综合治理;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道路。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中,在城市化发展中日本的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诸如城市的定位、城市化中的马太效应、交通方式的选择、土地的合理利用等,这些都是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场、政府的力量及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红忠 《改革》2004,(6):47-53
我国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尚未形成城市亚中心,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迁移可以成为东部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城市转变的重要市场力量。政府的力量和上述市场的力量协同发挥作用,既能加快东部大都市区形成多中心城市,又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充分发挥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池功能,使人口、土地资源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丹  Yan Jun 《特区经济》2008,(7):190-191
通过对长沙市都市区内小城镇发展状况的剖析,指出在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条件下,长沙都市区内的小城镇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并从规划层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其由郊区向城市的成功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刘赪  马捷  王成璋 《特区经济》2006,(9):262-264
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圈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在分析中心城市及城市圈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的国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王 《特区经济》2010,(3):143-144
随着城市与区域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圈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三大典型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基本状况,总结其特征及基本经验,进而提出对发展合肥经济圈同城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卓贤 《改革》2021,(1):146-155
我国城镇化动力已出现结构性变化,城乡人口迁移不再是城镇化第一动力。城城之间人口流动规模加大,城市之间日常人口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已进入以核心大城市边界扩张为主要形态的都市圈化阶段。本文利用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量化城市网络间的人口往来,识别出20个都市圈,并从四个新视角评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特征。为有效发挥都市圈化蕴含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国土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城镇化新特征;在各都市圈内应设立跨行政区域协调委员会,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利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开发都市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收入差距正在加速扩大的非均衡格局,已经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缩小差距,保持区域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对三大地带、六大区和各省市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提出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有助于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