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峰 《信息与经营》2013,(8):107-107
近年来,房地产领域可谓是案发频频、"前腐后继"。近年来,一路飙升的房价让百姓望楼兴叹。然而,我们在声讨房价高涨的幕后推手时,官员的腐败也在推波助澜,成为推高房价、掠夺百姓血汗钱的罪魁祸首之一。2013年上半年,北京成交新建住宅6万套,均价2.2万元。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目睹了北京的房价从3000元起步,上涨了7-8倍,也许未来10年,还会上涨2-3倍。15年来,通货膨胀如影随形,始终伴随房价上涨始终。因此,按照货币实际购买力测算,北京的房价  相似文献   

2.
房价高耶低耶的大争论大PK,好几年了.有意思的是,"天平"的两方的"重量构成"十分怪异:唱"多"的一方人数不多,当一旦放声则动静不小,唱衰的一方人数海量,也唯有海量的人数一起发声才能勉强抵得住另一方.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衡量合理房价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对2000—2015年广州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并分析其房价合理水平。得出如下结论:2000—2004年,广州房价低于理论价值;2005—2010年广州房价处于合理水平指数区间;2011年至今,房价超出合理水平区间。提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政策建议:多手段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的同时保持房价健康合理,并逐步规范租房市场。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我国2000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土地价格与房价成正相关关系,而实际利率与房价成负相关关系。据此采用协整分析和H-P滤波,计算了我国房地产均衡价格水平,以及房地产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偏离主要受部分地区的影响,存在"局部泡沫"。  相似文献   

5.
上海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入手,采用上海2000~2008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对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做适当的调整,然后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海房价与地价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短期而言(小于1年期间),地价和房价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地价的上涨会导致房价的上涨,以及房价的上涨同样会引起地价的上涨;长期而言(通常大于1年的期间),房价上涨导致地价的上涨.而不是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0年以来襄樊市房价不断上涨、普通民众感叹买不起房子的现象,研究分析了6个与全国市场的共同因素和6个襄樊市自身因素对襄樊房价上涨的影响,剖析房价上涨对襄樊不利影响,提出了平抑房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2,(3):40-40
自2009年开始,中国楼市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房价一路飙升,此后,政府祭出"限购"大旗,全面禁止楼市炒房行为,给疯狂地楼市重重一击。如今,房价上涨态势渐停,商业地产越呈现格外火爆之势。不少人疑问:商业地产会不会像当年的住宅市场一样,因投资火热价格渐高引来限购呢?  相似文献   

8.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理论界观点分歧甚大,为进一步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内在关联,本文基于武汉市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5年第二季度的房价、地价数据,笔者对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其中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大;在长期,房价与地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结合宏观政策状况,本文对该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房价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进,城市住房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各大房地产公司看到了商机,在加大居民用房建设的同时也不断炒高房价,形成了现如今社会房地产领域的泡沫经济。为了有效的控制住房价格,中国政府出台了以下一系列的政策:2006年国家出台了第一个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时称"国六条";2010年出台了"国四条"以及"国十一条";2010年4月15日,前所未有的重磅政策:90平米以上购房首付3成,第二套执行首付5成利率1.1倍。从下午5点政策出现在各大网站,立刻影响到了北京房产交易市场。在有效或者微效的控制下,中国某些地区的房价确实得到了调控,同时也能够避免泡沫经济下金融危机的出现。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房价由2000年到现在呈现波动的现象,但整体趋势是不断飙升,政府有关房价的政策对其的调节只在于防止房价继续泡沫化,但是现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2008,(7):45-45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就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一些地方房价下跌现象发表观点认为,目前存在一场关于中国房价是不是可以下跌的争论,而占上风者,认为中国房价不可下跌。如果对这些言论处理不当.房地产市场一定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一定会要挟整个中国整个社会。其实,这些理由没有一条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并非我危言耸听,早两年美国就有前车之鉴,所以在打压房价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写这篇文章有预感,多半会挨骂。当下要求打压房价的声势如此之大,而我却不识时务地主张稳定房价,没人骂才怪!人们对房价的看法,是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利益立场。没买房的就希望房价跌;而买了房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11月份的房地产数据,住宅类房价还是一路上涨,房价"空调"说应运而生。政府一直在调控,房价却一直在上涨,"空调"事实存在,为什么?本文从实证数据着手,分析了坊间"空调"说的含义,并分析了"空调"的后果和原因。并针对性地分析了房价如何才能不"空调"。  相似文献   

13.
韦丽霞 《商场现代化》2010,(13):176-176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房价开始迅速上涨。期间政府多次出台措施予以调控,但收效甚微。本文将从宏观与中观两个层面逐个分析影响房价走势的因素,以此探讨中国房价久烧不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韦丽霞 《商业科技》2010,(13):176-176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房价开始迅速上涨。期间政府多次出台措施予以调控,但收效甚微。本文将从宏观与中观两个层面逐个分析影响房价走势的因素,以此探讨中国房价久烧不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房价收入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房价与城镇居民住房购买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房价收入比应以每套(户均建筑面积)住房平均销售价格总额除以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总额,并以房价收入比3~6作为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标准。据此在分析2000年~2009年江西省房价收入比情况、江西省各设区市房价收入比对比情况、不同收入阶层间房价收入比情况以及江西与全国房价收入比比较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房价统计制度是进行房价收入比分析的基础、以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确定房价调控目标应因地制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缓解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抑制重点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其中,供给侧的土地调控是近期以来的重点.虽然关于土地供给与房价的关系已有很多学者关注,但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内生性,导致得到的结论不一,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静态局部均衡模型,说明政府的土地供给行为对房价的影响机制;其次创新性地利用“撤县设区”这一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0-2013年中国26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方法研究了土地供给对城市房价的影响,很好地规避了两者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土地供给规模的扩大的确有助于降低城市的房价水平.这一结论在排除城镇化推动商品房市场需求增长的情况后依然成立.因此,扩大土地供给规模以缓解供需矛盾是调控我国中心城市房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顾爽 《信息与经营》2011,(4X):88-88
<正>呼和浩特房地产行业走到今天,差不多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全国市场的每次跨越式发展都没落下呼和浩特,让其在大背景下的大潮流中可着劲儿扑腾,把房价在数年间扑腾上去好几倍,在2004年,呼和浩特房价每平方还是不到2000元,而今天已经是摸到6000元的边儿了。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呼和浩特房屋均价已经突破了每平方米5500元,今年内直抵6000元,基本没有悬念。  相似文献   

18.
"物价"、"拆迁"、"房价"、"食品安全""生产事故"等可以说是近两年在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而这些词汇的背后就是一个关于民生的大话题。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各地的强行拆迁、持续走高的房价、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等这些敏感话题,媒体处理不慎就会变成社会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关注"民生"这个大话题不仅是媒体的职责,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价会“拐”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3月开始,政府为了打击炒房,平抑房屋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其中心目的是将房价控制在百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事与愿违,全国各地房价在一片"降"声中直线上升。岁末年初,各地房价在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降"声一片,"拐"声四起,从影响房价持续上升的因素分析、论证看我国房价仍有走高之势。  相似文献   

20.
吴蕾  余劲 《中国市场》2009,(27):72-75
本文在梳理近年来研究地价与房价因果关系文献的基础上,以青岛市2000—2008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为样本,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房价和地价波动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青岛市房价是地价的Granger因,但从长期看,房价与地价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