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家银行也先后推出各自的电子金融产品。新信息技术在给银行业务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目前愈发流行的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就是其中之一。移动电子支付的兴起是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开始的,智能移动终端不仅功能强大,而且便于携带,加上3G/4G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移动终端应用得到了迅猛普及与发展。智能移动终端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智能手机,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电子银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15,(9):36-37
如何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达到每大都必须用到的依赖度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否留住用户的关键,从这个角度出发,逆向追溯可穿戴设备能提供的价值和服务更加有际可循。运动、睡眠、膳食监督管理这些对用户的吸引力比较有限.自律能力较强的人根本不需要这些玩意儿的提醒,仅提供相关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存在价值也可由可无。然而,随着移动支付从手机转向智能可穿戴设备趋势的到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移动支付的功能被挖掘的同时也迎来了可穿戴设备的“第二春”。  相似文献   

3.
正可穿戴设备与银行的关系,开始变得与智能手机一样了。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成熟与可穿戴设备的逐渐普及,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金融领域版图再拓延的好时机。没有人怀疑,可穿戴设备会是2014年最热门的趋势之一。据Juniper网络公司统计,今年可穿戴市场销售额达15亿美元,将超过去年8亿美元的销售额。从移动互联网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带来划时代的意义,引领了一个新的市场生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可穿戴设备元年,半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一款能具有苹果iPhone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力的产品。名气大如谷歌眼镜,也只是科技范的试验产品,而非销售品。而就中国市场而言,普通用户可能听说过一些手环、手表的名字,但绝对无法留下清晰烙印,而在个别产品跳票、质量差的负面影响下,整个可穿戴设备仍处于“行业叫好不叫座、产品更是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局面。大家翘首以待新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其悲观的情绪开始在业界蔓延。  相似文献   

5.
正继可穿戴设备、智能路由之后,最近又开始谈车联网了。在所有的跨界产业中,车联网是不遑多让的典型,与汽车、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媒体、保险甚至金融高度相关。这里存在一个争议,随着车联网的兴起与普及,未来智能汽车是否会取代功能性汽车?就像当年功能性手机被智能手机取代后,新的智能手机厂商崛起取代原先的功能性手机厂商巨头,  相似文献   

6.
《金卡工程》2015,(9):37-39
2015中国智能穿戴产业高峰论坛汇集了近干名行业精荚。在深圳威斯汀酒店隆重拉开了惟幕。本届论坛邀清到了来自可穿戴产业链上下游领域的芯片商、技术提供商、产品制造商、廊用服务商、渠道商等大咖,在这个破冰的关键时刻,共同商讨如何打造百万级智能可穿戴产品。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4,(11):42-43
正左右移动支付命运的最大问题是能否让那些习惯用现金进行支付的消费者感受到真正的便利,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支付很显然还难以激励消费者抛弃现金支付方式,而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支付看起来要更加便捷,反过来说,如果可穿戴支付足够方便的话,还能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可穿戴设备。在为可穿戴设备加上与支付相关的功能之后,人们将会逐渐认识到可穿戴设备的优势所在,比如随时使用、方便快捷以及安全度更高等。  相似文献   

8.
日前,盛大旗下的果壳电子在北京发布了全新品牌GEAK,同时还发布了智能手表、智能戒指以及智能手机等四款最新产品,这是国内IT企业在可穿戴的个人消费领域的"先声夺人". 回顾一下近期被热炒的可穿戴设备,关注度最高的可能是谷歌眼镜和苹果的iWatch,而包括三星、英特尔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抢滩这一市场.在医疗保健领域,可穿戴计步器等产品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9.
《华南金融电脑》2014,(6):53-53
可穿戴设备 全球的智能眼镜、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将在2014年开始升温,虽然在大规模推广上还比较艰难,但仍能实现约1000万件的销售量,销售额预计达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项目申报     
《中国传媒科技》2013,(11):12-12
国家发展改革委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专项的通知》。专项支持重点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新型应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移动智能终端开发及产业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科学家已经设计出可以通过人体热量产生电能的设备。这种小而灵活的发电器是由玻璃和织物制成,可用于心脏监测器、智能眼镜和其他可穿戴设备。据该发电器制造商表示,目前正对其再开发,以实现给智能手机充电,并期待这一技术可用于更为广阔的范围,如汽车、工厂、飞机等。  相似文献   

12.
公司动态     
《证券导刊》2014,(51):71-72
发布智能硬件新产品 同方股份强势布局移动健康产业 继推出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云罐”智能家庭中心之后,同方股份再次涉足智能健康产业,推出Mybody智能成分秤、Mystep智能手环两款智能硬件新品,及名为“bodivis”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bodivis”由智能成分秤、智能手环等智能硬件设备以及手机APP、云端健康管理平台构成,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管理需求,是首款可将身体检测与运动管理相结合的互动智能健康组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的逐渐饱和,各大厂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领域的厮杀也日渐惨烈。于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外,寻找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成为移动终端厂商的出路。就在此时,几大科技公司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智能手表身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智能终端快速普及,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为9700万部,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而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7800万部,同比增长了117%,预计201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将激增。移动领域的NFC需求急剧攀升,行业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公共平台并以此完成资源整合、利益协调和标准制订等工作。中国移动已经建立了一套开放式的服务管理平台TSM。为NFC的落地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5.
退出手机芯片领域,进军物联网正成为部分芯片厂商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概念火热引发产业链各方争相进入,其也正为一筹莫展的芯片制造商提供了新一轮商机。"玩死"诺基亚的芯片厂商博通近日宣布放弃手机基带业务进军物联网,同时加快相关新品布局欲抢占先机。全球整合式芯片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也宣布面向全线物联网应用推出芯片平台解决方案系列,包括可穿戴设备、家庭自动化、家庭安防、个人保健、智能家电等。  相似文献   

16.
《金卡工程》2012,(6):56-56
2012年,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来临和3G的全面发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十三亿,3G用户达到1.6亿,其他庞大的2G用户群体也正加速向3G升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通信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变革时期。对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发挥产业主导优势,向智能化、综合平台及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作为运营商3G时代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终端手机定制不断深入,规模连年扩大;应用平台进一步开放,并初具规模。终端、技术、平台、渠道等发展趋势逐渐转化为运营商需求驱动,由此既丰富了运营商手机终端和应用业务的多样性,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业务线上化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与此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开发场景不断涌现,如自动驾驶、车联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这些终端领域的爆发带来大量的前端产品开发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不断改善用户体验、提升研发效率、保证产品视觉形象的一致性,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前端研发工艺并不能很好地支撑产品快速、优质地迭代,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企业加速扩张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4,(11):51-51
正11月4日,北京——全球领先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握奇在法国巴黎"智能卡身份识别工业展"暨"巴黎卡展"(CARTES)上正式为其首款智能可穿戴支付设备Sharkey~(TM)揭幕,新加坡Ez-Link、法国EMKA集团、中国银联等客户也出席了此次发布仪式并参与了新品揭幕仪式。Sharkey~(TM)是握奇推出的首款具备近场支付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手表和手环两种形态,通过蓝牙连接  相似文献   

19.
李焱 《投资北京》2014,(6):80-82
小米智能路由器、智能可穿戴设备、“万能芯片”、大数据可视化、国内首个行人导航地图、家用远程健康服务系统、骨传导助听器……5月14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110多家中关村智慧企业携5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集体亮相,共同打造了中关村智慧方阵。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后,以智能触屏手机为主导的移动金融在中国发展迅猛,被形象地称之为"掌上金融"、"手机金融"、"智能金融"、"3G或4G金融"等等。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客户服务的"点对点"延伸,可以智能手机为服务终端,"随时随地"开展金融服务,成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自助受理和办理的起点和终点。目前智能手机的价格非常亲民,早已过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哥大的贵族时代。这类价廉物美终端的普及,标志着商业银行已全面经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