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在过去30年中,哪一种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影响最大?近日,由董辅礽基金会等机构主持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揭晓——148位中国专家票选结果认定,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有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之誉的杜润生及麾下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则被视为此理论的主要贡献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尚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必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状况的改变,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加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在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众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为之大胆探索,希冀借鉴国际经验,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农业保险之路。最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龙文军博士撰写的著作《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已经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这部近20万字的著作无疑对农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经历的四个阶段后,重点介绍了罗默和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有四方面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济问题》1991,(9):18-22
深化农村改革,抓哪些关键问题,突破口在哪里,这是农经理论界和农村实际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一些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搞得好的典型县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了深化农村改革,交流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研讨有关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促进全国县域经济更好地发展,在中国农业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部分农村以园区和示范区的形式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丰富了农村区域理论的实践.该文试图将区域经济学和的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用于研究中国城乡关系的实际,考察我国农村区域的示范效应,并以城市经济圈和农村区域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构建和论证城乡区域对接的理论模型,分析在农村区域的影响作用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对接机制.该模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理论分析,并提供一个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经济增长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独立的重大研究课题。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文生教授和靳光华教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开了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理论与增长方式研究的先河,该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在实践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研究》是作者经过长期研究而形成的一部优秀学术专著。我曾为该书写了序言,该书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新论》是著名学者王贵宸先生的一部力作。该书是作者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历时5年,数易其稿而完成的一部新的专著。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农村经济近50年演变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农村重大史实问题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在如何改造小农、如何完善家庭经营制、如何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等重大理论问题上均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丰富了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纵观全书,我认为以下诸点值得关注:1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特征的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9期刊登了李庆曾同志题为“让农民选择”的文章(以下简称“李文”)。文中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政策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笔者读后颇受启示。然而笔者对文中的有些观点不敢苟同,现提出以下意见与李庆曾同志商榷。 一、真实的内涵是什么? 轰轰烈烈的农村大变革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威力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农村组织系统。随着旧的农村组织系统的瓦解,一个全新的农村组织系统正逐渐建立起来。新的农村组  相似文献   

10.
张珊 《山西农经》2024,(3):86-88
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业经济理论、农村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分析,揭示了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认为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机会提供、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服务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利用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用于制约和规范行为活动的体制、规章、程序和方法等的统称,新制度经济学给人们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人世考验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时刻,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汲取营养,探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农村快速实现全面小康的新型的农村经营体制,成为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村经济》2002,(2):110-110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于1980年5月召开的“云南省山区经济理论研讨会”上成立,遵照学会宗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传递信息,宣传云南,再认识云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随即于1981年51月经批准创办《云南农村经济》杂志,1985年创办《生态经济》杂志。  相似文献   

13.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使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触动了几十年构建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中国农村组织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迁,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一系列农村合作制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是受法律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 ,并严格按照法律运作的经济。然而 ,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和改革开放前高度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中国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中国农村培育农民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建设完善的法制体系将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本文将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农村法制化道路的内在逻辑进行探索 ,并提出我国农村法制化建设的相应对策。一、中国制度变迁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 制度变迁的基本原理制度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 ,是社会中个人必须…  相似文献   

15.
本刊为推进农业技术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开展着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讨论。最近几期刊登了张弓的主张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经济学的文章和马剑春的认为我国现在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就是农业生产经济学的论文。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1987年11月召开了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讨论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学术讨论。由于本刊曾停刊过半年,这次会议的纪要未在本刊发表。应一些学者的要求,现摘要登载这次理论方法讨论会的纪要,以推动学科研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读后一文是著名生态经济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92岁高龄王耕今研究员的近作。王老1981年就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和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等联合在昆明召开有来自各省市区专家、学者、行家里手近200位代表参加的“全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研讨会。他从战争年代到国家建设进程中,为发展生态与经济以及普及生态经济学理论知识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领域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形势也在急速发展变化,出现了经济一体化、企业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和世界信息化的趋势。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化,经济理论也需随之发展。正是适应这一要求,华南农业大学魏双凤教授于1982年发表了《浅谈综观经济学》一文,其后,1988年和1989年又相继出版了《综观经济学》、《综观经济学论文集》等专著,形成了一套综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陈劲松韩俊1997年农村经济运行的成就及问题(一)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成就和原因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粮食产量接近1996年的水平,畜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产量继续稳定增长,主要...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韩俊陈劲松一、1996年农村经济运行的成就及问题1996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菜篮子”产品也有较大幅度的增产,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总体上稳中有降,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20.
韩国著名经济学家朴振焕博士,特别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最近在韩国发表了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为题的著作。这本著作是1995年以来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经过实地调查、探查后创作的。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谈了一些看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