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同时,对新西兰来说,与中国签署FTA也是它与澳大利亚签署更为密切的经济关系协议以来,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由此可见中新签署的FTA对两国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新双边贸易发展的情况及中新签署FTA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中新建立FTA后产生的贸易效应、双方更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和推动相互投资的情况,以及建立FTA后产生的示范效应和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从而对中新签署FTA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4月7日,当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新西兰贸易部长菲尔·戈夫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后,这场历时长达3年、超过15轮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此次中国与新西兰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政府与发达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性,中新自贸协定留给了人们广阔的遐想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涉及多领域的自贸协定。中新自贸区建成九年多来,双边贸易、投资、劳务合作、旅游等增长迅猛,并且两国于2017年启动了中新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以中新自贸区为例,可以发现中国自贸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时代经贸》2008,6(4):89-89
4月6日,我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新西兰贸易部长菲尔·戈夫(PhilGoff)在京正式签署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  相似文献   

5.
美韩FTA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正负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2月韩国和美国结束了近十个月的艰苦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担心在日本和中国的缝隙里被埋没的韩国,正通过FTA体现出自己作为"中枢国家"的存在价值,而且通过签署FTA协定,美国可以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平衡中国增长的影响力,所以对他们的联姻,中国并不能置身事外.本文分析了美韩签署FTA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中韩两国的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中美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及中韩FTA谈判的可能性,针对美韩签署FTA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试图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特别是以FTA的形式开展经贸合作.美韩在双方贸易量下降的背景下,为加强双方的经贸关系于2007年签署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12年3月生效.中国作为美韩两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该协议的生效势必会影响中国与美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削弱中国的经贸地位.本文运用相关指数分析了中、美、韩三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情况,研究表明美韩FTA会通过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威胁中国的直接贸易利益.在此基础上,还会对中国吸收直接投资和在东亚所处的环境产生消极影响,进而造成中国间接贸易利益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中国FTA战略研究:双边贸易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计划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12个国家为样本,从双边贸易关系的角度,对中国FTA战略安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与南非、巴西等8国的贸易关系不够紧密,同时存在着双边贸易关系恶化的趋势,贸易关系有待改善;(2)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巴西、秘鲁、冰岛和沙特阿拉伯的贸易结构呈互补性,短期内改善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系较为有利;(3)贸易距离成本仍然是阻碍双边贸易的一个显著因素。同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也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位置接近、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较小的国家是理想的FTA伙伴国。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点和趋势.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自由贸易协定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自由贸易协定所具有的多种经济效应,积极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加速经济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的FTA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提出中国FTA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点和趋势。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自由贸易协定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自由贸易协定所具有的多种经济效应,积极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加速经济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的FTA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提出中国FTA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汉丹  耿晶晶 《时代经贸》2008,6(11):123-12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中日作为东亚的两个经济大国,不仅地理上是近邻,语言文化相近,经济上还有很强的互补性,对东亚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和区域安全有着巨大影响力.因此,作为东亚地区的核心大国,中日两国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我主要从中日贸易这点上,探讨中日FTA的效应.而且4月7日我国与新西兰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完成自由贸易区(FTA)谈判,这可能为其它发达国家提供一个潜在的框架,提高与发达国家谈判成功率.本文主要探讨了中日若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贸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汉丹  耿晶晶 《时代经贸》2008,6(7):123-12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中日作为东亚的两个经济大国,不仅地理上是近邻,语言文化相近,经济上还有很强的互补性,对东亚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和区域安全有着巨大影响力。因此。作为东亚地区的核心大国,中日两国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我主要从中日贸易这点上,探讨中日FTA的效应。而且4月7日我国与新西兰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完成自由贸易区(FTA)谈判,这可能为其它发达国家提供一个潜在的框架,提高与发达国家谈判成功率。本文主要探讨了中日若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贸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墨西哥是世界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最早与世界上两大贸易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迄今为止,墨西哥已与美加(即NAFTA,1992年12月,以下均为协议签署日期)、哥伦比亚(1994年6月)、欧盟(1997年12月)、智利(1998年4月)、以色列(2000年4月)、欧洲自由贸易联  相似文献   

13.
1.2002年,为了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一个经济贸易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一项关于未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联合可行性研究已经出炉。2.受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委任,莫纳什大学的政策研究中心对关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潜在利益进行模型分析,并与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南开大学的专家共同着手这项研究。3.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自由贸易协定进行模拟:消除商品贸易中的边境保护主义、投资自由化以及消除服务贸易壁垒。分析框架为一个多国家、多部门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即"莫纳什的多国家模型"。在我们的模拟中,假设基于自由贸易协定下的政策调整是于2006年开始贯彻落实的。4.在模拟FTA下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冲击方面,我们首先模拟了一个常规发展模式(或称"基准模式"),基准模式描述了在中澳没有签订FTA情况下中国和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基准假设相比,其改变程度将被视为FTA下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效应。5.从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FTA使得中澳两国的产出增加并使得福利提高。据估计,FTA将提高中澳两国2006年至2015年期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现值(见42页图表7.1),数值如下:澳大利亚实际GDP:180亿美元中国实际GDP:640亿美元澳大利亚实际GNP:220亿美元中国实际GNP:520亿美元6.从2005年至2015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方面来讲,FTA估计将使澳大利亚的实际GDP年均增长0.039个百分点,使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长0.042个百分点。7.两国实际GDP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不断增加的资本、不断提高的生产率水平和得到优化利用的资源。澳大利亚实际GDP增长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就是贸易条件的改善。8.通过不断增长的双边贸易和投资,FTA强化了中澳双方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就整体而言,它也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贸易:由于中澳FTA的签订,世界进口量相较于基线水平也相应增长。9.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两国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调整,这主要是为了消除商品贸易边境保护主义。然而,由于两国之间的互补性,部门间的这种劳动力再分配还是更倾向于促进两国间已发生的自然调整进程。而且,与中澳两国在还没有自由贸易协定时的全球化中已发生的合作相比,这种调整只能属于小规模范畴的调整。10.澳大利亚从自由贸易协定获利最大的产业有谷物、羊毛织品、绒线、矿物和有色金属。中国获利最大的产业则是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服装和其它杂项制成品(如玩具和体育用品等);而两国的服务部门则都能从FTA中获益。11.如果2006年至2010年期间,政策调整能够逐步实施,则至2015年FTA所带来的长期效应将和在2006年完全贯彻执行FTA的效果没有区别。然而,越早实施FTA将会使两国更早获益,而相比较而言,如果采取不急不愠的措施,那么其导致实际GDP和实际GNP获益的现值将减少。  相似文献   

14.
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融合问题各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发达国家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消极,但最近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环境条款呈明显增加趋势。韩国在韩美FTA签署之前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一般只是在前言提及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在正文中的一些领域规定了环境有关例外条款,但以韩美FTA为突破口则签署了高水平的FTA环境条款。中韩地理上相邻,面临共同和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从环境法制角度规定了宽广的适用范围和环境保护核心义务条款。这使中国在积极推进FTA战略的过程中,为提高环境标准和改善环境管理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扩展,研究了中国和韩国之间签订FTA合作协议对两国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中韩之间签订FTA对两国之间贸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贸易总额将会增长近60%。本文建议中韩两国在保护各自敏感部门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由贸易协定给两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和智利经贸关系保持不断增长的良好势态.2006年10月,中智两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是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将提升中智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大大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将在国际上树立南南合作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与新西兰建交45周年,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正式启动,分别于4月和7月举行了两轮谈判,两国正携手打造自贸协定"升级版"。新西兰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的国家,其示范效应不言而喻。升级版的自贸协定将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并进一步推动两国在农业、乳制品加工、林业、旅游、金融、新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对外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中国-东盟和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的农产品贸易规则体系最为全面,协议根据我国与对方是否可能发生大量粮食贸易的实际情况,分别针对性地采取了将粮食纳入高度敏感产品进行关税保护和相关特殊保障措施等方式对粮食进行保护.从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缔结的区域协议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07—2019年DESTA的双边贸易协定数据库和ADB-MRIO投入产出表数据库,构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指标,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均显著提升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在经过替换估计模型和核心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签署第二代贸易协定有助于从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效应中获得较多收益,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从其中获得较少收益。自由贸易协定网络通过技术扩散和制度改善促进了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本文研究结论为助推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探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FTA实践中的利益选择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双边FTA(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可以为成员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为最大化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近年来,中国已经在加快FTA实践的步伐。本文通过对中国FTA实践现状的分析,认为虽然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获得的直接经济利益相对有限,但是,中国仍然可以从缓解国内面临的资源压力、赢得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增强多边谈判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对中国的FTA战略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