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在物价形势稳定、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经济潜在增速下行、杠杆率不断快速攀升的背景下,"控杠杆"与"稳增长"同时成为货币当局的现实目标,给其政策操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涵盖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和货币当局的DSGE模型来考察"稳增长"和"控杠杆"双重目标下货币当局最优政策设定。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本文考察了不同政策参数设定下模型稳态和动态的变化,以及货币信贷外生冲击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货币增速本身受到多方面因素制衡,单纯依靠货币当局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降低杠杆率的效果并不理想,且货币当局政策效果缺乏稳定性。因此,当前有必要减轻货币当局控杠杆的压力,通过包括结构性改革在内的多种措施来化解高杠杆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及对货币政策效果的验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状况指数是利率和汇率相对于基期变化的加权和,是一个纳入了利率和汇率对货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考虑到银行信用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殊作用,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权重的估计,计算了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并通过考察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变化是中国货币环境“松紧”的一个良好指示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葛兰杰原因;中央银行有必要估算并公布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以作为政府适时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参考指标,减少货币政策决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短期目标的约束以及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偏差,若货币政策工具及调控时机选择不当,或政策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都有可能误导公众预期和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引致货币政策操作风险。通过构建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条件指数(MCI),并考察其实际值与均衡值之间的离差状况,结果表明MCI及其缺口可用于间接测度货币政策操作风险的大小,而所得到的风险指数可作为宏观调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最优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模型,并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以福利效应为最优政策的评估标准,研究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机制。分析表明:在Ramsey最优均衡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于通货膨胀和产出目标,以严格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最优货币规则会使得政策的福利损失最小,但货币政策在产出目标、通货膨胀目标以及政策福利损失三者上不能同时兼顾;最优财政规则是趋向缩小收支差,从而趋近于福利损失最小。本文同时使用贝叶斯分析,对中国经济政策2005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评估,实证分析表明:样本期间政策的无条件福利损失处于波动状态,经济增长增加了家庭部门的条件福利损失,即经济增长导致跨期消费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5.
制定一个适宜的长期通胀目标对于提高社会经济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代表性的DSGE模型,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并估算了在各种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下,中国经济所应选择的最优通胀目标。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看3%左右的通胀目标是最优的,而从中长期看低通胀目标(0.5%—1%)是最优的。本文的政策建议是盯住低通胀目标有利于长期社会经济福利,管住货币,看紧通胀仍应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的首要考量。  相似文献   

6.
笔者构建了一般均衡模型,将进口中间品和财政政策纳入分析框架,在保持贸易余额不变的目标下,计算一篮子货币最优权重。研究发现,即使第三国实际汇率不变,本国实际汇率仍需对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和中间品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最优货币权重会受到进口中间品产出弹性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基本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名义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监测货币状况指数是将汇率纳入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一种可行方式.文章在系统分析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等变量对国内消费者价格水平的价格传递链条的基础上,运用VAR方法来构建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中国名义货币状况指数.研究表明,M1和名义有效汇率在名义MCI中的权重之比为1:1.17,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名义MCI与消费价格指数走势是高度吻合的.从货币政策立场指示器和对通货膨胀进行监测的角度看,我国央行应关注并定期发布货币状况指数.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甚理想、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调控货币量为主的前提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系具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找出了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特性的因素,认为中国货币供给具内生性,在货币供给内生性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增加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力度、适时选择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陆前进 《财经研究》2012,(1):94-102
文章研究"金砖五国"货币合作的可能形式,构建了稳定的篮子货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为货币合作提供政策建议。文章首先考察了汇率之间的关系,认为一种货币的加权几何平均汇率能够消除不同货币表示币值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篮子货币指数;其次研究了篮子货币波动最小的货币权重的选取,通过最优化方法获得最优权重;最后模拟计算了"金砖五国"篮子货币的权重,并探讨了如何把篮子货币最优权重转化为具体的货币篮子,同时给出了篮子货币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货币财政政策在既定宏观经济目标下政策协调的最优均衡策略,本文引入内生的政府支出政策,并基于非线性利率及财政赤字率作用的货币供应量方程构建非线性结构模型.进一步地,对包含内生政策的非线性结构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化处理与参数校准,并基于既定预期目标研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特别地,对2008年和2017年进行了政策均衡模拟分析.通过模拟分析可以发现,当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采用本文模型可以得到满足均衡情况的实际利率和财政赤字率的最优政策组合,与我国当前实际经济采取的政策组合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