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2001—2012年北京市旅游经济效益函数g(x)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g(y)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②2001年以来,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态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③2003年的"非典"对北京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T)、"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C)及协调发展度(D)3个指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3个指标总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以"高接触性"为主要特点的城镇型旅游目的地受损明显。与此同时,机器人技术在疫情期间的餐饮、住宿、健康等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镇型旅游目的地面临客流集中、过度城镇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而机器人技术在应对新冠疫情时的积极作用表明其在餐饮、住宿、旅游导览等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将助力城镇型旅游目的地由"高接触"向"高科技"转变。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业的兴起与持续性繁荣亦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业也带动了区域环境进步。然而,旅游业的大力开发也相继引发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阻碍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笔者从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出发,以宁波地区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宁波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探讨了宁波地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促进旅游业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2005—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2年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在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对比分析显示,2005—2010年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2011—2012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超前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旅游开发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促进福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施佳伟 《科技和产业》2020,20(2):115-120
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尝试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的协调互动发展框架,并以广西河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历程、成效、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认为,旅游产业方面应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拓展产业功能,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生态环境方面要拓展治理维度,提高治理效率,持续巩固旅游产业的基础。并在互动过程中应注意多方力量的介入和协调,积极引导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亚,我国唯一拥有热带滨海旅游资源的城市,早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度假的首选。随着三亚旅游的飞速发展,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城市连年的接待超负荷现象导致了三亚生态资源破坏严重。因此,三亚市在201 5年三亚开始以"双城"、"双修"的方式着手完善和修复之前因为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被忽略的城市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游客的生态旅游意识,让游客在享受三亚旅游资源的同时,可以自觉维护三亚的生态环境,成为保护三亚生态环境的守卫者就成为一个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以此为主线,重点提出了三亚如何加强游客生态旅游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提高,其中是否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值得深思。文章先对旅游资源诅咒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旅游资源诅咒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传导机制,总结了目前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方法,了解目前国内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旅游资源诅咒对旅游相关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15年8月11日搜狐旅游网的一篇名为《茶卡人满为患,天境不在,盐湖已成臭水沟》的帖子在网上引起关注,在短短几天时间浏览人数超过10万人,引发热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荼卡镇附近的茶卡盐湖,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随着近年来旅游人数的急剧增加,对茶卡盐湖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威胁,茶卡盐湖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决定了茶卡盐湖旅游应向生态旅游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后,分析了茶卡盐湖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茶卡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群山如云、风景如画的川西,被誉为"蜀山皇后"的四姑娘山有其独特的吸引力。拥有"蜀山皇后"的小金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应如何扬优避劣,突破交通瓶颈,发展旅游产业?川西整体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小金应如何避免旅游的同质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影响力?本刊记者专访了四川省社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旅游研究专家昝宝毅。  相似文献   

10.
淮安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之一,在京杭运河申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淮安里运河旅游资源禀赋高,既承载千年文化积淀,又为当代人们发挥河道运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美生境等作用,是当前淮安市重点发展的文化旅游项目。基于对淮安里运河与淮安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及淮安里运河旅游资源的分析,要彰显"文化"和"休闲"的遗产廊道开发思路,拟为当前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波  葛红丹  张鑫 《科技和产业》2009,9(4):33-36,60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6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使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评价了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生态环境压力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集群动力主要是基于将具有一定旅游资源与区位基础的区域通过大力开发与集群式发展,把静态竞争优势转化为动态竞争优势,形成规模接待能力及较快提升旅游竞争力,从而取得旅游竞争优势。本文从社会根植性、组织根植性、认知根植性、地理根植性等4方面,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根植性与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弘欢 《特区经济》2006,213(10):235-237
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会展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购物旅游产品、美食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等,共同构成了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基本框架。本文通过调查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并尝试与世界上一些都市专项旅游发达城市比较其长短优劣,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提出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上海都市专基旅游产品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廖维俊 《改革与战略》2012,28(3):153-155
旅游的民生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城市旅游的发展是旅游民生推进的重要体现,两者的交融决定了采取可行性的开发策略将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今城市旅游的现状,结合当今实际,提出了要通过发展城市旅游以提升旅游民生,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三峡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念梅  吴南 《特区经济》2007,221(6):171-173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旅游业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文章在分析三峡区域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三峡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三峡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盛颐 《特区经济》2011,(9):156-157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城市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旅游在旅游业中地位提升。本文以三亚为着眼点,通过城市旅游的开发对三亚发展的影响阐述,分析了三亚在发展城市旅游中存在问题,提出三亚城市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冯卫红 《改革与战略》2013,(11):100-104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之一。产业集群的创新主要是通过集体学习机制,而旅游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的不同就在于其集体学习机制是多维的,而且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模仿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集体学习机制主要是政府和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对来源于集群外部的知识与来自于集群内部知识的学习,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tourism system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urban tourism in Gaborone and Maun, Botswana. These are young centres that have a growing number of tourist attractions,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that could promote urban tourism.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based on both secondary and primary data sources, indicate that urban tourism in Botswana is relatively undeveloped because there is no substantial domestic market, tourist attractions in urban centres are poorly developed and marketed, and city development plans and the national tourism policy are not integrate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for tourism to become a viable economic sector in the country, urban tourism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Botswana's tourism policy and city planning.  相似文献   

20.
智慧旅游及城市旅游竞争力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国内外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旅游实践述评的基础上,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述评,其中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从三个角度出发,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与提升策略。国内外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容侧重与方法运用不尽相同,国外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运用钻石模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集聚指数模型等,而国内倾向于运用的方法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生态位模型、后向传播(BP)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法等。最后,国内外在智慧旅游及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结合性研究上成果很少,智慧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