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是柴达木人,永远的柴达木人. 这是整整那20年间,柴达木烙入我心里、甚至是骨髓里的烙印. 我是柴达木人,永远的柴达木人. 这是因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21岁至41岁,完全、无私、真诚地献给了柴达木,献给了那片广袤、荒芜、丰饶、神奇、与外面的世界相比仍然是落后的土地了.  相似文献   

2.
2008年秋,为了我拟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大戈壁》,我曾重返柴达木,从德令哈,到格尔木,到察尔汗,到大柴旦,到鱼卡,到马海……走遍了我曾经在柴达木工作过的所有地方,拣拾起我四十二年前至二十二年前之间的所有记忆.最后,当车过鱼卡,要向当金山进发的时候,我让司机停下车,我下了车,面对柴达木的方向,虔诚地跪了下来,深深地磕了三个头,心中向柴达木泣说:"柴达木啊,我的母亲,我的第二故乡,保护、养育了我这个'黑五类子女'的荒凉的土地,这一次,泽群是真正的走了.我这等年纪,要再返柴达木,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柴达木啊,走出柴达木,才知道这一颗心,是永远地走不出柴达木的了.我为您,奉献了我的青春与健康;您也给予了我一辈子的事业与'财富'.我的个性里,已融入大戈壁的辽阔与旷达;我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巴音河湛蓝激情的河水;我的灵感中,迸发着只有柴达木夜空里才有的一颗一颗璀璨的大星星.待到《大戈壁》写峻出版,我很难会再来柴达木来看您,但我一定会寄一册《大戈壁》,让柴达木的友人在巴音河畔,寻一个并不惹人的小小地角,擦柴引火,一页一页将这二十万余字的小说焚烧,以祭奠我在柴达木生活过的一切,以感恩我在柴达木的所有友人,以记录某一段我的人生在柴达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种永远的思念永远的疼.这是一个终生的记忆终生的梦. 从21岁到44岁,我在青海生活工作了23年,而其中,有19年是在柴达木里盆地里度过的.这一段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马海:2年;格尔木:1年;大柴旦:8年;德令哈:8年--我全献给了柴达木.  相似文献   

4.
大修厂往事     
1971至1978年,我在柴达木汽车修理厂工作了近八年。这也是柴达木汽车修理厂(当时都叫她大修厂)最兴盛与繁荣的八年,此前,它还没有那么强大,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建成,它的功能逐渐衰落,直至彻底消失。我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要为这间在柴达木初期开发与建设,做过相当大贡献的工厂,留一点痕迹,留一份资料。当然,这期间我把我  相似文献   

5.
前年,卫民一次来电话,谈到当年海西州树立柴达木精神的一些往事,说州上一直把柴达木精神作为一座精神富矿和价值坐标在发扬光大,我听后深感欣慰,同时勾起一些回忆的片段.去年,我着手给丛书第五辑组稿时,张珍连主任又提议我写这个题目,要我把这方面的记忆整理一下,写下来.迟疑再三,我终于应命.作为一个亲历者,从1989年下半年进行柴达木精神的前期调研论证,到起草州委六届九次全委扩大会《关于继承发扬柴达木精神的决议》,再到一年一次的"柴达木精神宣传月",以及连年组织进行的"瀚海精英"评选活动,至今已经25年过去了,有关情况已记忆不太精确,特别是弘扬柴达木精神是州委、州政府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状况、从特定历史条件出发制定的重要决策,作为一名宣传干部,我是在州委领导下做具体工作的,当时从本职工作的角度来理解、贯彻的多,在宏观层面的把握上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即便是多年之后的今天,在梳理记忆的过程中也难免会有疏漏和偏颇,所以下面的文字只是从我个人记忆、记述的角度对当年柴达木精神的汇集、提炼、凝聚和传承过程作点滴记录而已,充其量,是对这一段历史记忆做一点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6.
时值《柴达木开发研究》创刊30周年,也恰是柴达木日报社步入而立之年时,社里拟出版《走过三十年》以示祝贺和纪念,承蒙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由我牵头完成编辑出版任务,这使我感到十二分的荣幸和激动,因为我热爱报社、喜爱这份职业,更喜爱绕指缠绵墨迹的馨香.  相似文献   

7.
1968年夏季,我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来到艰苦的柴达木.那一年分配到柴达木的大学生有600多名,全都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分到生产一线.到钻井队的被称为"柴达木第一代戴眼镜的钻工",我是其中的一名.一年后,我当上了司钻.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情结     
北京是个好地方.有人会问,说这话有必要吗?谁会说北京不是一个好地方呢?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虽然北京是个好地方,却有许多柴达木人难以适应.他们来北京定居后,心中还是想着柴达木,嘴上还是离不开柴达木.三五月份,遇上北京的大风天,就会脱口而出:"柴达木的风刮到北京来了!"看见花园里的奇石,就会说:"这个像柴达木的英雄岭.""那个像柴达木的油砂山."从退休大院到市场之间的草地上走出一条小路,被命名为"柴达木小路".柴达木很奇妙,情感这东西也很奇妙,于是两者胶结在一起,成为搁在柴达木人心里永远取不走、割不断的柴达木情结.这些联想就是柴达木情结生长出来的枝蔓花果.  相似文献   

9.
21至41岁(1966-1986),除了1970年去省"五七干校"学习一年之外,我的青年、壮年时代,也就是人生最美好的20年岁月,全部献给了柴达木.献给了这一片僻远、荒芜,却又充满了生机与奥秘的土地. 这期间,三年在青海农业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1966-1969),八年在大柴旦镇柴达木汽车修理厂(1971-1978),八年在德令哈市州府所在地的海西州文联(1979-1986).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老同事刘卫民来电话,谈到当年海西州树立柴达木精神的一些往事,说州上一直把柴达木精神作为一座精神富矿和价值坐标在发扬光大,我听后深感欣慰,同时勾起一些回忆的片段.作为一个亲历者,从1989年下半年进行柴达木精神的前期调研论证,到起草海西州委六届九次全委扩大会《关于继承发扬柴达木精神的决议》,至今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有关情况已记不太精确.下面的文字,只是从我个人记忆、记述的角度,对当年柴达木精神的汇集、提炼、凝聚和传承过程作点滴记录而已,充其量是对这一段历史记忆做一点拾遗补阙.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是蒙古语"盐泽"之意,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这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而德令哈,是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一个小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所在地,许多人没听说过.当过文青、喜欢文学且年长一点的人,可能都知道,1988年,诗人海子经过高原小城德令哈,写下《日记》一诗,其中"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在人群广为流传.海子的德令哈是寂寞、荒凉、绝望的德令哈,今天,我要谈论的并不是海子的德令哈,而是更为广阔,有着青春、热情和故事的柴达木,特别是因柴达木而诞生于30年前,由海西州委主办的社科刊物《柴达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地处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它曾将珍贵的原生状态保持到上世纪50年代初.而后,人们突然发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柴达木居然处处是宝,于是千军万马开进这个"聚宝盆",开发矿山,开垦农场,建立新的行政管理机构.我和我的同学们是70年代初从学校分配到柴达木的,老一代开发者们已经用身躯和血肉在这里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柴达木也开始揭去自己神秘的面纱,乖乖地献宝了.  相似文献   

13.
我近40年的石油生涯中,有五分之一的时间,那段人生正值盛年的美好时光,是在柴达木油田度过的.虽然离开青海油田四年多了,但油田的发展依然令我魂绕梦牵,常常想起那些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发展与我并肩战斗的同志和广大职工艰苦创业的情景,想起那些充满希望的储油气构造和柴达木的山山水水.适逢青海油田建局四十周年,应油田之约,回顾我在那里八年工作的经历,拟成文以纪念青海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青岛支社原社长张荣大先生,是从柴达木走出去的知名记者.荣大先生青年时投笔从戎,参加青海农建第十二师,后凭过硬的笔杆子调到新华社青海分社,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青海分社的12年间,他把柴达木当作采访根据地,先后16次到海西州采访,《火车开进柴达木》是他向国内外报道的作品之一.他调到故乡山东已有30年了,3年前我为编纂"柴达木文史丛书"向他约稿,由此"激活"了他对柴达木的记忆,使他在很短时间里陆续编写出与柴达木有关的三部书稿.我有过短暂的记者经历,对荣大先生的人生历练颇感兴趣,故学他做了一回采访,了解他当年在柴达木采写新闻的事.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一代又一代柴达木人,依靠柴达木精神的支撑,把信念的根须如红柳一般深深地扎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实现了柴达木盆地从昔日的"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变成今天的"八百里瀚海换新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将柴达木精神的时代性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相结合,大力弘扬柴达木精神,不仅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也是推进海西加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爱柴达木     
像星星永远眷恋着蓝天, 像溪流永远痴情于山岫, 我是那么深深地爱着柴达木啊, 爱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说起柴达木,心中骤然便一阵温热. 走近柴达木,我总不由得泪眼模糊.  相似文献   

17.
办复刊《柴达木报(汉文版)》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段艰辛岁月. 2002年,一纸调令将我从省城调到了海西州委,负责筹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版的《柴达木报》的复刊工作. 说起调动工作,还颇有点"三顾茅庐"的味道.2001年新一届州委班子调整上任后,决定恢复出版曾有过的《柴达木报》.据说在当时州域圈子里筛选总编辑,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时任州委组织部长的李良才推荐了我,并负责调动事宜.7月份,李良才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事情,当时我在福建采风,一听要调柴达木去,不假思索便一口回绝了.到了十月份,李良才再次打电话,说先不谈调动,可以先来考察一下,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18.
杨春贵老人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当得知老人和他的同学一起创办《柴达木报》这一消息时,我们十分的兴奋,组织上立即派我们一行4人前往北京寻访.2016年5月12日,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采访了这位老人.智慧儒雅、和蔼亲切,年过八旬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如何走进柴达木的情景至今仍在杨春贵老人脑海中历历在目,在怀念和激情融合的日子里,老人对柴达木炽热的情怀扑面可感.那是后人无法想象的一段艰难岁月,也是一段青春飞扬的激情岁月.让我们一起走进曾经的那段历史,重温《柴达木报》创刊时的难忘记忆.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应《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社之邀,我在著名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到柴达木的第二站便是天峻县关角西王母石室.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能为一个地方而流泪,那是一生的幸事. 柴达木总是触动我的心灵.从青丝长发到两鬓斑白,从身在柴达木到移居都市,不知有多少次,是柴达木让我泪水盈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