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组后的中国民航六大集团中,一直与媒体保持距离的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的外间看来颇有几分神秘色彩。作为一家掌控着几乎所有在中国国内机场起降的航空公司命脉的企业,中航油近期受到不同方面的相同指责,那就是:垄断国内航油市场,导致航油价格高企难下,  相似文献   

2.
一、“中航油事件”及其原因分析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5.5亿美元巨额亏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开始从事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其后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2004年下半年,公司进行一系列错误操作,在期权、期货市场遭受双重损失。  相似文献   

3.
《华商》2011,(8):46-48
尽管人们对航油这种油品不像汽油那样熟悉,但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航油价格体制改革暗示了汽柴油价格体制改革的路径——调价频率加快、自主权下放、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高铁开通对民航运输以及航油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策 《中国物价》2011,(9):53-55
继2009年12月26日,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正式通车,开启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一个新纪元之后,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再次引起了各界对高铁开通对民航影响的讨论。对航油企业而言.高铁开通对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航油需求产生影响。影响渠道主要是通过影响民航运输需求进而影响航油的需求。因此,本文重点探讨高铁开通对于民航运输需求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对高铁开通影响航油需求的程度给出初步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失效与中航油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垄断中国民航燃油市场的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集团)持有中航油60%的股份。  相似文献   

6.
一、“中航油事件”及其原因分析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5.5亿美元巨额亏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开始从事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其后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并从中获得  相似文献   

7.
杨静 《商业会计》2008,(8):22-23
在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中,航油成本无疑是其中很重要而且份额较大的部分,近几年更是有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趋势。航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直接影响到了航空公司的经营利润和经营效益。因此加强航油风险控制,尽量减少航油成本的波动对利润的冲击日益成为各航空公司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对国内进口航油市场的实质性垄断,净资产由16.8万美元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6年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公司,2004年11月29日突然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原因是公司在此前的石油衍生品交易中出现约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事件披露后,新加坡投资者称其为自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金融丑闻。  相似文献   

9.
张锐 《现代商业》2005,(1):12-16
他曾被人们称为中国国企走出去棋盘上的“过河尖兵”,他也因在海外收购的屡屡得手而发誓要成为“中国第四石油帝国”,然而,当一夜之间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无情地降落到自己身上时,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往日的梦想都被击打得粉碎。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油企业敏捷性的特点,从时间、成本、鲁棒性和适应性四个方面,建立了航油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方法,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某航油企业敏捷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近日爆出丑闻,其因投机性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而蒙受约55亿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因资不抵债而不得不寻求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机票价格只是航空旅行的名义价格,再加上价外费才构成航空旅行的实际价格。价外费增加了旅客的负担,同时也削弱了航空运输业内部改革的动力,并严重制约着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价外费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深化航空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角色的有效转变;深化航空公司内部改革,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打破航油垄断,建立有效的航油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叶檀 《商界》2009,(8):96-96
6月底.在航油价格上调的同一天,国航、南航和东航分别提出复征燃油附加费的申请,三家垄断中国航空市场的企业联手集体“逼宫”,威力强大。消费者批评内地航空公司,认为他们航空成本比起新加坡航空公司、香港国泰航空要高40%,如何有脸提出此等转嫁于乘客的无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据了解由于有关债权人已设定最后还款期限中国航油当天已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延迟6个星期。新加坡高院10日开始审理中国航油的申请。  相似文献   

15.
一、"中航油事件"始末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垄断中国民航燃油市场的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集团)持有中航油60%的股份.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不愿相信侥幸和违法违规是一个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的选择。然而,中国航油事件却恰是如此。而中央企业总经理和海外上市公司董事长这双重的身份,也让荚长斌成为第一个在国外被拘捕并有可能陷身囹圄的央企老总  相似文献   

17.
东方航空董事长叶毅干不久前宣布,该公司正在筹备使用衍生工具以降低燃油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造成的影响,其中包括自行进行航油期货交易,并可能委托中国航空油量公司的新加坡公司来做期货对冲.这一消息,在为扭亏而头痛不已的中国航空业界激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快报     
《中国海关》2012,(12):69-69
杭州保税航油监管助力空港腾飞 截至今年11月上旬,杭州海关已为30家执行国际航线的境内外航空公司提供了保税航油监管服务,累计为航空公司节省燃油费用5000多万元人民币。此举大幅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有利于杭州空港口岸开辟国际航线、加快建立国际航线网络,促进浙江空港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节支增收"手段,其成功的应用对公司竞争力提高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管理会计理论及中国航油西南公司在减亏增盈方面的管理会计应用情况,分析了其管理会计成功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西荣 《市场论坛》2005,(1):40-42
2004年11月29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为China Aviation Oil,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发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从事石油期权交易,总计亏损5.5亿多美元。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之严重资不抵债,只得向新加坡最高法院中请破产保护。事件发生之后,国内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对此事件作了多方披露和检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