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声喧哗     
“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在上海国际地产大会媒体见面会后,一场关于“中国房地产的未来”的“头脑风暴”在建业的胡葆森、万通的冯仑、华远的任志强和和记黄埔的余耀庭之间展开。当主持人询问“在未来几年内最不希望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事情”时,  相似文献   

2.
有理财专家形象地形容:“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穷人为钱工作,而富人让钱为他工作。”如何能够使财富为自己工作,是富人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普通人追求的目标,更是理财机构的生存意义。在当前的中国,银行成为人们理财的首选之地,其中银行卡则成为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性竞争与无国界资源的互利与分配的前提下,未来社会再也不会出现“不会很富有”或“不会很穷”的阶级定位,而是只有“富有”与“贫穷”的分别。换句话说,以后的职场生活,只有两个残酷的标签形容你的生活状况,即: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并没有所谓的“差不多有钱或没钱”的定义。M型社会的来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中产阶级即将消失。穷者、富者与面临绝种的中产阶级,你会成为哪一类?  相似文献   

4.
富人的思维     
《大众理财顾问》2014,(3):93-93
正富人的思维和穷人不一样——不是想我可能失去什么,而是我会获得什么。富人看重机会,穷人关注阻碍。富人看见潜在的增长,穷人看见潜在的损失。富人关注收获,穷人关注风险。穷人基于恐惧而选择,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搜索问题。中层阶级的人的思维相对乐观一点,他们会说:"我的确希望那东西起作用。"富人会说:"那东西会起作用,因为我要让它起作用。"富人预期成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富人相信,即使情况变成最糟,他们也能把它赚回来。穷人预期失败。他们相信事情应该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5.
“穷人”和“穷企业”解读“穷人”作为相对于“富人”的历史与社会范畴,就其内部来看,有贫困程度之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其界定标准各异;就同一国家和地区来说,其又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这里要强调的是,“穷人”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6.
石头汤     
谈琪 《理财》2006,(3):43-43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相似文献   

7.
曾辉 《金融博览》2008,(10):74-74
在美国,近五分之一的富人们将子女继承的财产限制在仅够其过“中产阶级”生活的程度,借此来避免子女产生“富裕病”,从而使家族事业得以长久延续,而且,美国的富人也往往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来完成捐赠。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会财会》2014,(10):46-46
近日,有网友总结象征“社会底层”身份的五大标志,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工作状况是“三等”:等下班,等工资,等退休;生活状况是“三挤”:挤公交,挤时间,挤牙缝;理想状况是“三想”:想暴富,想成名,想住房;运行状况是“三堵”:路上堵车,债主堵门,办事堵心;娱乐状况是“三发”:生气发脾气,赌气发神经,出气发微博。对此,理财师认为这也暴露出了“穷人”和富人在思维和欲望方面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A反抵押贷款介绍 反抵押贷款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是指居民以自有产权的住房为抵押,定期向金融机构取得的主要用于养老用费的贷款.其放贷对象主要是无固定收入而又有自有住房产权的老年人,并将其从银行贷放的款项用于日常生活消费,贷款到期则以出售住房的收入或直接以该住房资产还贷.这一贷款的最为显著的功用是,为被认为所谓"房产富人,现金穷人"的老年人寻找新的日常生活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0.
穷富之间     
正穷人与富人到底有什么区别?表面上看是钱多与钱少的问题。但这只是个结果。穷人与富人的最大区别其实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最近在与一位理财图书的作者交流,谈到一个较为深刻的话题: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天赋以及后天努力的不同,本来就必须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即便我们必须要"均贫富",在一个时点上把世间所有的财富均等给每个人,但经过一定的时期,人类最终又分化为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最终沦为穷人的人拿着所分到的钱去餐馆去享受美味了,而最终成为富人的人正是拿着钱去开餐馆的人。原本的穷人如果不做思维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把分给他的本属于富人的钱还给了富人。因此,由于禀赋的差异,世间的财富绝不会均等,我们追求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
银行争夺高端客户主要是为了获取效益,而发展“穷人银行”则更多地体现了公平。“穷人银行”与“富人银行”在国家的金融体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应并行不悖、互为补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论贫困     
“富人和我们存在很大的不同”,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曾这样对埃尼斯特·海明威说。“是的”,海明威回答道,“他们有更多的钱”。穷人所拥有的财富更少是一个不会令人惊讶的结论,这也就是说,穷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本——人力资本、实物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要比富人更少。这正是本书对6个拉美国家进行调查后所得出的一个社会经济学结论。  相似文献   

13.
当今,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贫富差距:富人富到了疯狂,穷人穷得令人寒心。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人们对有钱的富人称“万元户”,那时,绝大部分人都是贫穷的。如今富人的标准不同了,有说法称:“十万元不算富,百万元才起步,千万以上才是富。”尽管富人的标准大幅提高了,但是,8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4.
金融人语     
《金融博览》2010,(12):7-7
“我赞成大家都来为穷人做事,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而不是空喊口号,用口号来帮助穷人,甚至用口号来误导穷人,坑害穷人。我反对打倒富人。”  相似文献   

15.
《安徽水利财会》2006,(4):47-47
现实世界里有穷人和富人.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有的人会穷。有的人会富呢?是不是富人创造的财富就多.穷人创造的财富就少呢?如果富人没有创造那么多财富,他们是怎么变富的?穷人又是怎样变穷的呢?  相似文献   

16.
欲望本是人之天性.与生俱来,与生俱灭。人们提倡清心寡欲,但并不能排除欲望的存在。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当官的有当官的欲望.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欲望。俗云: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说的就是各层次的人都有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欲望。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将人的欲望称为“欲海”,说的是人的贪欲、情欲深广如海,足可使人沉溺。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指标对幸福感的影响 (一)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 1、人的幸福感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发现,富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满足自身的愿望,具有比穷人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且此结论具有普遍性与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收入能购买幸福”。  相似文献   

18.
张牧扬  陈杰  石薇 《金融研究》2016,432(6):97-111
近年来,国内主要城市学区房现象持续升温,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由于学区房可以再出售,现有文献基于学区房溢价的研究并不能准确体现学区自身价值。本文提出租金率折价的概念,基于对上海二手房挂牌出售和出租数据的联动使用,应用特征价格模型和边界固定效应的方法对学区房的租金率折价进行系统分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意愿支付价格做出更准确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学区房的租金收益率平均而言比非学区房低5%,对于小户型住宅更可达19%,且租金率折价存在较大的波动,受教育部门公立学校入学政策冲击的影响大,证实学区房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本文据此提出,实施基础教育阶段公共学校入学资格的“租买同权”,将有助于促进基础性公共教育资源的更公平利用,同时也有助于防范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恶化。混不下去的时候就开始指责别人,推卸责任是华盛顿历来的习惯。保尔森指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高储蓄助长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中国的高顺差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这犹如穷人把钱借给富人,富人搞出乱子了,输光了挥霍光了,反过来责难穷人为什么要借钱给我。从道义上讲,这种说法让世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20.
刘玉 《理财》2013,(3):34-36
有这样一个假说:在一个系统内,初始状态有富人也有穷人。我们把系统内的所有财富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象得到,只一个小时以后,这样的平均就会被打破。有人拿着分到的钱去花个痛快,而有人用这笔钱去做生意,不久,财富就又不平均了。几年以后,原来的富人还会是富人,原来的穷人还会是穷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