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珠海金联安警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近日宣布:继金联安印鉴识别管理系统在公安系统成功运用后,将重点在银行系统推广印鉴识别管理及对公业务通存通兑系统。 金联安银行印鉴识别管理系统0.2秒即可对各类财务章、法人章进行自动对比识别,还有360度自动旋转定位和去背景功能,实现了从手工验印到电脑验印的印鉴电子化管理,既符合现行票据法和操作惯例,又不需要客户增加任何投资,是印章安全管理质的飞跃。同时,通过对印章的建档、存储、挂失、查询等业务流程的管理和联网,实现了银行对公业务的通存通兑。金联安产品的软件和识…  相似文献   

2.
银行验印的第一次革命无需进行繁琐的手工折角目测比对,杜绝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印鉴误判,银行好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可减少2/3的专职验印员,促进银行柜员制实施系统启用简单,不增加开户单位的负担,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利用智能终端与银行现有设备联网,银行可用最少的投资实现支  相似文献   

3.
《金融电子化》2002,(9):79-79
电脑验印系统代替手工验印,是从根源上杜绝那些企图钻空子的不法人员的唯一的可行之道。随着柜台自动服务系统和电子转帐系统的迅速发展,印鉴自动识别变得越发重要,各大银行  相似文献   

4.
验印仪在南京问世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应用电子计算机与清晰摄像头组合成验印仪,为银行与客户之间资金往来时验印工作提供了一种先进手段。以往客户预留在银行的各类印鉴都是按日期或门类分别汇编成册,当客户与银行有业务往来时,都要将客户的印鉴与预留印鉴反复核对,手续...  相似文献   

5.
作为防范业务风险的重要环节,印鉴核对是人民银行办理核算业务对凭证的真实性、有效性核实的必不可少的程序.实践中,传统手工折角核对印鉴方式难以适应数据高度集中、核算流程优化下的ACS系统.借鉴电子验印系统在商业银行的成功应用,为ACS如何规避手工折角核对印鉴的风险、提高核算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国库会计核算过程中,经办人员对开户单位提交的各种凭证都应认真审核是否合法有效,尤其对预算拨款凭证更应逐笔进行印鉴核对,审核支拨凭证所盖印签与开户单位预留银行的印签是否一致,防止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的发生。然而,一些国库会计人员对“折角验印”不够重视,错误认为财政拨款是单位对单位,不存在风险。为图方便,只是象征性地目测验印,未能进行逐张折角,逐笔核印,使验印工作流于形式。“折角验印”是银行会计、国库会计工作中一项很细微、很繁琐,但又异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伪造、变造票据、印章…  相似文献   

7.
鄢梅子 《金融会计》2004,(12):40-41,43
对公通兑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营业机构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及通讯手段,为未在本机构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客户办理付款,并将付款事项实时计入客户账户。与传统支付结算业务相比,对公通兑业务有如下几方面创新:一、不再单纯“凭印鉴支付”或需要“手工折角验印”;二、不再只能由本开户机构为客户办理付款业务;三、实现付款业务实时入账。通过比较看出,对公通兑业务的创新主要在于其解决了“实地验印”问题,即不再单纯以审核客户付款凭证上加盖印鉴与其预留在银行开户机构纸质印鉴卡片上的印鉴无误作为为其办理付款业务的惟一依据。目前各商业银行实现对公通兑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种:电脑验印与支付密码校验。  相似文献   

8.
银行验印系统进入实用阶段本刊讯北京奥德映真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银行网络验印系统”现已在杭州市工商银行、河北省工商银行及所辖11个分行、深圳市工商银行营业部等20余个银行单位投入正式运行。“银行网络验印系统”的使用彻底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折角验印方式...  相似文献   

9.
用肉眼分辨印鉴真伪的人工折角验印法,是鉴别外来会计国库凭证真伪的传统方法。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伪造印章,进行诈骗的案例时有报道。如何有效鉴别印章的真假,防犯资金和法律风险,值得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0.
票据影像处理的关键在于提回处理,在票交所具备影像传输条件的情况下,银行通过自动验印的方式对支票做提回处理,并通过平移、旋转等辅助验印的方式对待验印鉴进行识别处理或辅助人工验印,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  相似文献   

11.
电子验印机和支付密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防止坏人使用伪造印鉴或涂改支票金额等手段利用支票诈骗银行资金,近年来推出的电子验印机和支付密码等防伪产品已日臻完善,发展到了实用阶段。电子验印机和支付密码在各个银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对电子验...  相似文献   

12.
孙磊 《金融会计》2006,(6):16-17
会计业务印章是银行在办理支付结算、出纳、储蓄等会计业务过程中,在结算票据、会计凭证或其他会计核算资料上表明并确认身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鉴。会计业务印章管理是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刻制、颁发、保管、使用、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各方面的业务都走向了电子化。在营业点,使用电脑的就有储蓄、对公、报表、IC卡圈存、印鉴验印等几套系统,在机关,各个部门都有电脑用于本部门业务处理和办公,有的部门已是人手一台。银行的电脑设备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越来越多,银行业务对电脑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如何管理好维护好这些数量庞大的电脑设备,使之正常运转完成各项业务,是关系到银行管理出效益,提供一流的服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印鉴卡是开户单位预留在银行、盖有法定授权人印章以及记载户名、账号、地址、启用日期、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的卡片,是办理资金划拨和支付结算业务的重要凭据。开户单位办理银行结算业务时有关票据上加盖的印章必须与预留在银行的印鉴卡上的印章完全核对相符,否则银行有权拒绝受理结算业务。人民银行江苏省盐城市中心支行近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支付结算中,客户预留印鉴是银行审核付款的主要依据,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折角验印方式逐渐暴露出精准度低、操作风险大、核对速度慢、无法实现通存通兑等弱点,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王艳 《金融会计》2013,(12):46-51
审核印鉴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鉴别客户支付指令及合同真伪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操作风险点。本文主要从目前银行实践操作的角度,以银行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为基础,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复印、打印、扫描复制、激光雕刻等手段伪造印章印文的手法,对预留银行印鉴真伪鉴别的难点及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核对印鉴是银行确保客户资金安全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多年来基层人民银行一直使用手工折角核对印鉴方式进行核对,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近年来一些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印鉴诈骗资金案件的发生,也暴露了手工核对印鉴方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改进,以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快捷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银行对公业务的记帐、结算等业务系统的电子化水平不断发展,而作为银行一项重要业务的印鉴审核工作仍停留在人工比对水平上,完全采用比对用户票据上的印鉴与用户在银行的预留标准印鉴卡上的印鉴是否一致来确认印鉴是否合法,这种印鉴人工化管理影响对公业务整体...  相似文献   

19.
一、国库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拨款凭证使用和管理中的风险 首先,拨款凭证一直作为普通凭证使用,没有号码和使用期限,印制方面没有任何防伪技术,极易伪造。而大多数的基层财政部门仍是手工填制,在四联凭证中只在第一联加盖预留印鉴,其他联次没有任何印章,对作废凭证也多是随手丢弃。  相似文献   

20.
一、IC卡支付密码器介绍 电子支付密码又称电子印鉴,是一种先进的防伪及身份识别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银行支票防伪、同城实时清算等系统中。传统的票据是通过加盖印章的方式来作为出票人的身份证明,而电子支付密码则是由出票人在票据上填写一串特殊的数字代替印章作为身份的证明。传统的印章防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