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炎琥宁静脉滴注和开喉剑喷雾剂喷涂口腔溃疡局部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和锡类散吹敷口腔溃疡局部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在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起效快,疗程缩短,且安全性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应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1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接受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部分患儿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儿症状、促进预后,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82例,将其以盲分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单用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其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采用炎琥宁联合青霉素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并与单一用药进行对比。方法 2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口服维拉帕米治疗;B组患者口服普洛萘尔治疗;C组患者口服维拉帕米,同时口服普洛萘尔治疗。三组均持续观测血压2个月。结果 A、B两组患者平均血压降低32mmHg和29mmHg,C组平均血压降低50mmHg。C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小于A、B两组。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在退热、疱疹消退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平均留观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愈合时间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喜炎平联合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具体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借鉴。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体征和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对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和退烧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儿体征和症状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小儿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对照组42例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腹泻、腹痛、发热、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高,症状消失时间短,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就46例小儿手足口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本组全部患儿都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重症患儿加用炎琥宁静脉点滴,轻症患儿给予口服双黄连及口服病毒唑,口腔黏膜患儿给予西瓜霜喷雾或开喉剑喷雾,白细胞升高者加用抗生素,同时,还要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结果本组全部患儿在治疗6~10d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水疱消退,无1例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较好措施,应定期给小儿的玩具消毒,同时,及时对小学教室、幼儿园教室通风,同时患儿若出现了手足口病,应该及时予以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DDP-4抑制剂西格列汀与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分别与二甲双胍联用及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进行分析,寻求疗效显著且价格经济的用药方案。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B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C组使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对三组患者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及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服药12周成本分别为995.77元、159.38元、699.38元;三组患者控制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为89.4%、86.2%、8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餐后2h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0.9%、73.8%、83.3%,A、C两组较B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二甲双胍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而联合用药在控制餐后2h血糖的疗效均较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有明显优势,其中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之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材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观察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联合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常规方法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有效促进患儿的恢复,提升痊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化毒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观察组联用小儿化毒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疱疹缓解时间、溃疡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总蛋白(TP)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WBC)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治疗期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体温、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以及呕吐情况等比较,研究组恢复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恢复所需的时间短;两组临床疗效对照情况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治疗总有效率;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其治疗的疗效甚好,能够改善患儿腹泻、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丹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联合丹参,对照组加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散,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显效32例、有效6例和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和无效10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丹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慢性前列腺炎采用前列安栓与加替沙星结合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临床对照随机试验将174例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以前列安栓和抗菌药物治疗,根据治疗前、后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数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评分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对比之下,D组患者的评分及白细胞数与A、B、C三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用药结合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单独用药或两种药物联合微波治疗效果不佳,时程长,预后较差。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前列安栓联合加替沙星并结合微波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6例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利尿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行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脑电图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病程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S100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大剂量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安全、有效,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救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激素治疗分为激素联合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62例患儿和对照组(仅接受孟鲁司特)70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肺功能、哮喘控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用药后,激素联合治疗组FEV1、FVC、PEF及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联合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联合治疗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4.8%)与对照组(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不仅能够迅速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还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是小儿支气管哮喘较为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在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所收治的3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儿给予氯胺酮+盐酸戊乙奎醚;B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阿托品。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的唾液分泌量、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前唾液分泌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用药后唾液分泌量均明显降低,A组患儿在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内其唾液分泌量均明显低于B组,说明A组患儿表现有强烈的唾液分泌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用药前HR、SBP、DBP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上述指标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儿的变化程度明显低于B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患儿的血压、心率都具有较小的影响,也能对唾液腺分泌作用起到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占66.7%,有效11例占30.5%,无效1例2.8%,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19例占52.8%,有效12例占33.3%,无效5例占13.9%,总有效率为8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PMO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61例。单一用药组仅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股骨颈、腰椎以及Ward’s三角区的BMD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BALP、TRACP-5b以及BGP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提高骨质密度,改善骨质代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神经节苷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药物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的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对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