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为占补平衡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际调查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确实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按等折算可以作为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结论:为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出台按等折算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相关政策显得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2.
张凤荣 《中国土地》2012,(10):27-28
自1998年《土地管理法》规定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以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了大量耕地,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受后备耕地资源质量差和开发整理资金不足等限制,也确实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为此,国土资源部不断下发文件要求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并通过规划设计审查、施工监管等措施来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但"占优补劣"问题依然时有发生.2012年8月,国土资源部再次下发了《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  相似文献   

3.
<正>耕地占补平衡作为我国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与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因此,各地政府都很重视占补平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倾向,"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现象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转移发展权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暴露出"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导致的生态恶化等问题,也面临着跨区域占补平衡的巨大考验。文章在梳理耕地占补平衡内涵及其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引入可转移发展权(TDR)理论,拓宽耕地发展权价值体系,从耕地生产、保障、生态以及发展价值方面进行定价,并在实施操作层面对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研究工作能够解决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问题,但折算系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针对耕地等别差异大、地类没区分、查询等级不易、补充耕地等别难确定和后备资源不足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推进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增减挂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增减挂钩政策设计使耕地难保平衡:刚性占地,柔性补地;(2)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导致耕地数量呈现"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监管不力"的现象严重;(3)耕地质量变化呈现"占优补劣"、"劣地换良田"、"无人监管"的局面;(4)粮食生产主体变化中农民"被上楼",种粮主体减少,种粮积极性极大减弱,导致耕地抛荒现象严重。以上结果说明,增减挂钩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大潜在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中容易出现占优补劣、复垦耕地撂荒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地方增减挂钩项目在实施中影响复垦耕地可持续耕种的重要因素,提出建立以可持续耕种为导向的增减挂钩耕种适宜度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方农村》2011,27(5):38-38
冯华在《人民日报》撰文说,粮食单产与耕地质量密切相关。我国水稻、玉米及小麦的平均产量与高产水平差了一大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数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限制了高产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而在我国18亿亩耕地中,高标准农田仅占了30%,中低产田分别为6亿多亩和5亿亩。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并且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占优补劣现象。  相似文献   

9.
尽快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与考核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0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第2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并提出了“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要求。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中的耕地质量失衡问题,表面上是开发和整理新增的耕地质量不如被占用耕地的质量,所体现在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是缺乏对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检查验收办法或规程。因此,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是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土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基本要求。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与指…  相似文献   

10.
对保护耕地的再审视--从科学发展观谈耕地生产能力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成社会共识。然而,现实中保护耕地更多强调的是数量上的“占补平衡”、“占一补一”,但“占优补劣”现象时有发生,破坏耕地的行为屡禁不止。“究竟应该怎样保护耕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远未解决。本期“专家视点”栏目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层面对保护耕地进行了新的诠释。《对保护耕地的再审视》一文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保护耕地的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认为保护耕地要处理好耕地质量与数量、防治耕地污染、耕地质量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等关系。而《拓宽保护耕地的思路》则从土地管理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保护耕地资源安全,就是要最终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要求尽快开展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耕地质量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升耕地质量是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退化和污染严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根据耕地质量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的目标是:(1)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提高;(2)土壤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土壤障碍因子得到消减或控制;(3)高标准农田布局和比例合理化;(4)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化。建议我国耕地质量提升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1)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2)构建全国农田土壤质量监测网络和研究野外台站两大平台;(3)开展便捷施用技术,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机肥资源利用"工程;(4)实施中低产田改良与污染土壤修复的"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工程。研究对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建设、推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过程中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从粮食安全角度作出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必须加强的一项基本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将进一步加速,从而给耕地保护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同时,在后备资源的开发整理中又很难实现中高产良田在土地质量上的“占补平衡”,只能做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和“占优补劣”,进而给实现耕地总量平衡战略目标带来不小的困扰。本文对此构建了博弈模型,分析其原因,并给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严格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等耕地占补新的政策,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采取多项措施,严格把好新增耕地质量关,初步实现了新增耕地由注重数量向更注重质量的转变。自2014年以来,全市共验收耕地占补项目58个,新增耕地面积达1.892万亩,质量全部达到了新增耕地地力的要求。严格补充新增耕地的范围和条件黄冈市政府规定,新增耕地必须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区域内,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是全国首批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之一,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份,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政策,必须搞好"补改结合"试点,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城乡建设则要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事实上,即使在近期整体经济下行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正>耕地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后的有效弥补措施。目前,按照中央"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严格要求,多数地区补充耕地指标已严重不足,如何在稳增长过程中,既切实落实耕保任务,又确保合理用地,既能在补充耕地中考量数量和生态问题,又能兼顾到补充耕地质量和产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从土地实证基地的地方实例来看,耕地占补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策措施;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基于区域"占补平衡"与"异地代补"的政策建议,从而为解决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与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合理开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的核心应该是保护其粮食生产能力。耕地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即视为负债是普遍共识,而耕地不合理利用、占优补劣致使耕地质量下降也应该视为一种负债,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兼顾耕地质量情况,根据耕地分等结果开展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能力核算及资源压力指数测算,探索以耕地资源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负债表编制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试算,结果反映依据耕地数量和质量为基础数据测算得出的耕地压力指数更能科学反映区域内耕地资源的承压状况及负债情况,更能科学量化区域内现有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与之关系密切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比喻说,耕地占补平衡就好比做耕地加减法,工业化、城镇化占用耕地是"减".土地开发整理是"加",加减相当才能做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9.
正在落实中央关于"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政策中,耕地开垦费的征收与使用是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市及周边省份在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方面的经验做法,拟对耕地开垦费征收和使用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为占补平衡政策的地方实践提供一些参考。耕地开垦费的征收现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截至2013年底,广西耕地面积6629.17万亩,其中水田为2944.46万亩,占44.42%;旱地为3679.51万亩,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耕地质量的问题矛盾突出,局部地区还存在耕地减少过多或开垦过多的现象。要保护好耕地,就要坚持占优补优的原则,在永久基本农田,特别是在粮食功能区以及主要农产品保护区,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力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提高耕地的质量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此外,建设高标准农田还能促进农田集中连片分布,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平台,为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农业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