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一、正视宁波港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波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宁波港实现了从内河港到河口港再到国际性深水大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的“三级跳”,成为以国际深水良港为依托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跻身于国际大港行列。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宁波港口发展仍有一些不足和制约。  相似文献   

2.
(一)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优势 宁波港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性内河港发展成为集内河港、河口港与海港三位一体的能接卸化工、煤炭、铁矿石、原油、集装箱等17类近百个品种,与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的综合性港口。宁波港目前共有国际国内航线122条,月航班428班。2005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7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0多万标箱,分别列全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和第四位。随着宁波-舟山港-体化的推进,港口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的演化呈现出由上海港和宁波一舟山港双核驱动,“扩散一联合和集中阶段、枢纽港形成阶段、外围港口的挑战阶段、港口区域化阶段”四个阶段并行发展的模式。这种“双核驱动、多阶段并行”发展模式使得其在短短十几年就超越欧、美、日、韩等众多全球知名的港口群,跃居全球港口群的前列。预计未来几年,该港口群吞吐量的空间分布将继续由上海港转移到宁波一舟山港、连云港港、苏州港等周边港口,上海港与宁波一舟山港的区域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此,应该进一步强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加快枢纽港转型升级,积极整合港口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的演化呈现出由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双核驱动,"扩散—联合和集中阶段、枢纽港形成阶段、外围港口的挑战阶段、港口区域化阶段"四个阶段并行发展的模式。这种"双核驱动、多阶段并行"发展模式使得其在短短十几年就超越欧、美、日、韩等众多全球知名的港口群,跃居全球港口群的前列。预计未来几年,该港口群吞吐量的空间分布将继续由上海港转移到宁波—舟山港、连云港港、苏州港等周边港口,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区域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此,应该进一步强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加快枢纽港转型升级,积极整合港口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宁波港,在集装箱运输管理实现印ED I运作的基础上,深入推广港口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的技术,分析了宁波港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宁波港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为宁波港当局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媒联盟     
《宁波经济》2014,(12):62-62
宁波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超去年全年总量 截至11月25日下午,宁波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691.5万标准箱,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并以近12%的同比增幅居中国大陆主要港口之首。距2014年年底还有一个月时间,宁波港口生产正全力冲刺。根据预测,今年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可望达到18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7.
《厦门港“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基本完成。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厦门港将继续推进“大港口、大联运、大物流”建设,目标完成港口总吞吐量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TEU;形成货物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其中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1100万TEU。初步建立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功能完善、管理先进的海峡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东方名港”,在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战略中切实发挥重要枢纽港和龙头港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9省2市是宁波港最重要的集装箱腹地市场,本文研究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腹地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分析了宁波港与其他不同出运港口之间海铁联运的时间与费用,以及宁波港不同集疏运方式的竞争力,得出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当前情况下的优势腹地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宁波港拓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提高腹地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港口经济》2008,(5):59-59
宁波集团分别与温州、台州、嘉兴港建立港口联盟体系,合作共赢,促进浙江港口整体快速发展。今年,宁波港集团和台州港务集团签订了合作合资协议书。宁波港集团与嘉兴市港务管理局意向共同组建嘉兴市杭州湾港务开发有限公司,以嘉兴乍浦港区三期码头部分泊位为起点,逐步扩大合作规模,共同推进嘉兴港口发展战略。温州港务集团与宁波港集团共同出资两亿元组建的温州金鑫码头有限公司将正式运作。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浙江嘉兴、温州、台州港“握手宁波”战略将翻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宁波港速度”是我国港口发展及宁波市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让一座国际现代化港口码头群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东海之畔。“宁波引航”是中围乃至世界引航界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作为宁波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港口发展的第一见证人,他们凭借高超的引领技术、优质的引航服务,全心全意服务港口经济发展。经过二十多个春秋的风雨洗礼和几代引航人的不懈的努力、创新与拼搏,使宁波港引航事业实现飞跃式发展,谱写了引航业绩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06,(1):28-30
宁波港是我国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同时也是我国铁矿、原油、液化品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中转储存基地,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之一。目前,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宁波老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泊位191座,其中包括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兼靠30万吨)卸矿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液化专用泊位在内的深水泊位39座,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  相似文献   

12.
宁波港正式开埠于公元738年,距今已有1270年的历史,是我国对处开放最早的港口之一。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港与广州、厦门、福州、上海港口一起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尽管宁波港历史悠久,但是,到1949年,港口吞吐量也只有4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港有了一定发展,但是港口发展十分迟缓,1978年宁波港的吞吐量才增加到214万吨,29年间年均增加仅约7万吨。  相似文献   

13.
苏峰 《宁波经济》2005,(12):17-18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识过宁波港高耸的吊机,密集的集装箱堆场,往求穿梭的货车,没有亲耳听过海浪拍击码头的声音,更没有站在货轮的面前仰视它的巨大……那么仅是几组宁波港相天数字的简单再现,也足以带给你不小的冲击。有数据表明.世界前20位的班轮公司己在宁波挂靠,开辟的航线已达到115条之多……宁波港正日益成为宁波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成为宁波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宁波港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港口。  相似文献   

14.
发展港口物流是促进宁波现代港口经济的重点之一,也是衡量宁波港口经济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标志。港口资源是发展宁波港口物流的最大优势,但是宁波港口物流发展仍存在着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掣肘。推进宁波港口物流持续发展要构建“五大平台”,并从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舟山港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港口集装箱运输海上及陆上环境分析,阐述该港基本现状以及发展局限性,在此定性基础上再探讨集装箱物流发展对该港口的必要性,并以此作为制定港口发展战略的依据,对舟山集装箱港口现状做了资料收集及分析;其次,以天然优势作为机遇、并与宁波港、上海港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做阐述;在此定性基础上再探讨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舟山集装箱运输,并对舟山建设集装箱码头进行一系列分析以及列举对集装箱集散方式的改进方案,以此作为制定港口发展战略的依据;最后,对全文做出总结和概括,对舟山港合理有效的发展集装箱物流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6.
@     
《宁波通讯》2014,(4):91-91
@北仑海事,【2013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名出炉宁波一舟山港增速最快】2013年全球10大集装箱港排名座次中,包括香港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共包揽七席。宁波一舟山港排名第六也是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增速最快的港口。  相似文献   

17.
黄小彪 《港口经济》2009,(10):44-48
一、深圳港口业发展经验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深圳港目前已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和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基本建成世界级大港。2008年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141.63万标准箱,连续6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连续11年位居我国内地集装箱港口第二位,为深圳实施“以港强市”战略作出重要贡献。深圳港口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王海平 《港口经济》2011,(10):10-11
中国港口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港口集装箱物流运行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社会物流需求和运行量平稳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必须看到我国集装箱物流在发展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如港口的集装箱冷链物流的发展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还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总体来看,我国港口集装箱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作为宁波港五大港区之一的穿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占整个宁波港的28.5%,一举成为宁波港国际集装箱业务的主阵地和新的增长点。从2004年6月30日停靠第一艘“兰花香”集装箱轮开始,仅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穿山港区在边建设、边生产过程中,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有一条可贵的经验,就是检验检疫部门用“共谋发展规划、共创一流业绩、共建文明口岸、实现检港共赢”的全新理念,全力帮助和扶持穿山港区开发、建设、开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亮 《宁波通讯》2023,(24):64-6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国际经济封锁、海防战略等影响,宁波港口发展较慢。为改变港口发展落后的面貌,1973年2月,周恩来总理作出用三年时间改变宁波港口落后面貌的指示,宁波港由此迈开了港口建设的新步伐。1978年12月,宁波港镇海港区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竣工,这是宁波港第一座万吨级码头;1982年12月,为上海宝钢配套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10万吨级深水码头竣工;1991年,当时全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码头在北仑港区投产运作;1999年,北仑三期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获批,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