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等院校大学生音乐语言艺术教育中,音乐与语言所展示的思想和形象,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一切客观事物和细微复杂的内容,更能使音乐形象所展现的声乐语言内容与丰富的联想视像明确起来,使主人公能够直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内心的愿望、追求、理想、爱憎、欢悦、忧伤……它凝聚着不同情感的性格特征,以生动的声乐演唱来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声乐跨界演唱"作为一种新锐时尚的艺术现象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声乐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音乐文化的融合,不仅吸收了各民族声乐艺术的精华,而且实现了传统声乐与现代文明的串联,成为世界音乐艺术融合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地把一首声乐作品充分、确切、有效、清楚地传达给观众,为了完成这一艺术过程,作为一个歌唱者,首先应该是音乐的解释者,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加工,并从作品的曲式调性、结构、速度、表情、力度等方面去分析,一首声乐作品才能艺术完善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  相似文献   

4.
合唱是一种集体表达“情”的特殊声乐艺术歌唱形式。合唱指挥是合唱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艺术指导者。作为好的合唱指挥 ,要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基本指挥技能。  相似文献   

5.
音乐形象的产生是基于欣赏者个体对音乐的想象。对于具有抽象思维特征的音乐艺术而言,它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对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因此,乐曲的情感再现有赖于欣赏者对音乐形象的正确理解。本文就情感在音乐形象理解中的影响,以及情感在理解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6.
歌剧《伤逝》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歌剧,它在音乐结构、人物设置、心理描绘、交响性效果以及声乐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均有创新的意义。本文就这部歌剧的音乐结构、表现形式、场序结构等方面予以了详细的剖析。关于这部歌剧的艺术价值:内容美、形式美、融合了中西方歌剧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包含深刻的思想性等方面也予以了深入的艺术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艺术演唱中,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声乐的情感体现,而情感的体现又是借助于歌词语言与音乐曲调的相互交融。音乐与语言不但能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一切客观事物和细节复杂的内容,更主要还在于对歌词语言的理解与体验,这是因为语言直接体现了人物、事物、景物,抒情、叙事、咏叹以及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说在声乐教学中,语言是手段,表情是歌唱的目的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木兰从军》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词曲作者运用各种戏曲、曲艺的创作手法,结合西方的创作技法,塑造出了“花木兰”的音乐形象.本文通过对《木兰从军》的概述,深入歌词、创作背景,以及歌曲演唱情感表达等方面认真探究,期望能对《木兰从军》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合唱作为音乐艺术里的一个门类,拥有人声最广阔的音域及丰富的表现力,是一门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声乐艺术。而在合唱中,采用钢琴伴奏又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论文对合唱钢琴伴奏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谈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情感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它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住声乐教师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让它更好地为声乐教学服务。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作为声乐教师,只有坚持不懈的总结经验并将其付诸实践.才能在声乐教学中更好地阐释声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声乐技巧和声乐表演二者密不可分。想要演唱好一首歌,想要用歌声打动别人的心灵,引起别人的共鸣,光有高超的声乐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表演来演绎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给观众以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  相似文献   

12.
赵梅伯先生早年留学比利时皇家音乐院,是我国留学欧洲学习声乐的第一人。作为现代音乐的先驱者之一,赵梅伯在声乐演唱、声乐教育、合唱指挥等方面都卓有建树,而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应该是在国内从事教育时期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商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不是一般物质商品,而且承载了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音乐商品不仅仅拥有艺术性,它的艺术形象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生活,而且作为商品也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因此音乐商品既体现一般商品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本文阐述了音乐艺术商品化的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工业时代的音乐艺术商品化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机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是人声与琴声的有机结合,也是歌唱者和演奏者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钢琴伴奏的双重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歌唱者的歌唱。钢琴伴奏不仅需要熟悉声乐演唱艺术特殊性,还要具备较高的演奏技术,同时能够深入体验和熟练掌控声乐艺术的其他相关因素。钢琴伴奏不仅能够赋予声乐演唱者音乐、音高和节奏,更多的是舞台表现与交流,以及完美的表现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两者有机融合才能演绎出最好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5.
音乐特长生,对声乐的学习一直被广大师生所重视,它是通往音乐殿堂的必经之路,无论报考哪个专业,声乐必考。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我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多用肯定保持兴趣在所有促进学生学习声乐因素中,爱好和兴趣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6.
谢俊平 《企业家天地》2009,(11):192-193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音乐作品只有通过富有情感的声乐表演才能获得活生生的艺术生命。声乐表演是演奏者对已经创作出来的音乐进行的二度创作,在这个二度创作中,情感成了其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和媒介。在具体的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其中,演唱者是情感表现的主体,听众是接受者。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准确表达出作品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做到以自己之"情"带动欣赏者之"情"。只有这样,音乐作品创作者的创作意境才能通过演奏者的演奏手法传递到大众化的听众那里,促使音乐作品原创者、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不仅具有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有利于精神明建设,因此音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但当前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因种种原因而发展滞后,有必要转变观念、强化师资、丰富教学栽体,建立健全音乐艺术教学研究体制,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认真发展大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刘玮  王莉 《辽宁财专学报》2003,5(5):64-64,F003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全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精神和情操。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19.
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衍发展是从原始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直到歌曲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从远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民歌以及戏曲、说唱艺术,各种民族音乐体系都离不开声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社会对高校大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声乐教育作为音乐艺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对于全面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个性化教学理念为切入点,结合工科高校大学生的特质。对如何开展高校声乐教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希望能为探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有的放矢的教学手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