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新疆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全国,但新疆的出口依存度、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对外开放度、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应充分挖掘出口贸易的潜力,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并加大引进国外资金力度,促进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HS?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计算2001—2012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进一步分析相对出口规制程度、相对产量与出口增长二元边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对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而相对产量对二元边际有负面影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的逐步弱化,应加强对稀土产业的生产规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转变;并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促进稀土产业的良性扩张。  相似文献   

3.
总体情况介绍 2008年,深圳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8714.26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9%,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850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产销率达到9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7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5%,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4.2%;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52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32.4%.高新技术产品净利润479.75亿元,缴税总额301.22亿元.  相似文献   

4.
从产品技术含量的角度,采用SITC三位码数据,对比分析自2003-2012年以来中日韩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整体技术含量虽然一直在提高,但是仍然低于日本和韩国,且出口结构也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在竞争互补关系上,中日和中韩两国间各类商品呈现出来的大部分都是互补关系,而日韩之间在几大类商品上则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在中国对日本与韩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方面,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结构优于对日本的出口结构,且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整体技术含量也要略高于对日本的整体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94-2011年度数据,运用新疆外资依存度、对外投资依存度和对中亚五国的进、出口依存度等四个指标,分析新疆经济开放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促进新疆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以来,我国家具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家具企业面临困境。本文首先从近年来我国家具产品出口贸易的概况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具产品的出口总量和出口市场,接着分析了我国家具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我国家具产品出口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鞋类产品出口的现状是出口批次和出口货值增长较快,出口市场集中,出口企业集中,产品质量较稳定但存在隐患。出口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较差,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意识不强,产品技术研发和品牌运作落后,产业集聚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对此,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需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加快河南鞋类产品出口从数量主导型向质量、品牌和效益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95~2011年中国产品出口SITC五位编码数据,测算了二元边际对中国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所有类别产品的出口增长都主要是沿着集约边际实现的,并且对其越来越依赖。其中,集约边际贡献最大的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小的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经济规模越大,无论对于中国出口的现有产品和新产品都有更多的需求,但对于前者需求强度更大;同时,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各类出口产品都更趋向于单一化而不是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贵州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五"期间,贵州采取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举措,在扩大出口载体、调整出口主体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大宗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贵州下一步应积极扶持农产品出口以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从而增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走好资源型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之路,为贵州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生产者服务、出口品技术结构和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基于SITC3位编码出口数据计算了1988~2008年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与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的长期协整关系和动态关系,并据此阐述了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变化的原因;(2)产品的技术水平越高,其出口增加对生产者服务的依赖度越大。二者的动态关系表现为:生产者服务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提升作用最大,对中等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作用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现象,而对资源和低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有降低的作用。研究结果说明生产者服务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新疆特色水果与中亚贸易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与新疆相似,具有生产温带水果的气候环境条件,水果品种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由于品质和价格上的明显差异,新疆与中亚水果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新疆水果对中亚出口的依存度较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的水果主要有苹果、柑桔、鲜梨等,且呈增长趋势。中亚各国水果出口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葡萄、甜(西)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10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亚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影响出口额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竞争效果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对东亚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不同时期竞争效果的作用不尽相同。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额快速增长,农产品竞争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出口额增长更加依赖于东亚进口需求的增长;出口额增长较慢的时期,竞争效果的推动作用表现突出:出口额减少的时期,增长效果是导致出口额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整体竞争效果却起到了抵消作用。此外,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对出口额增长贡献较小,纯二阶效果则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三元分解法、修正的CMS模型及贸易竞争力CTG指数对目标市场1995-2012年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模式、因素和潜力。研究表明:在目标市场上不同时期、不同产品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差别;出口增长因素对于出口整体和代表性产品也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产品自身特征开拓市场;出口产品的贸易潜力除个别产品、市场外,基本保持较大潜力,竞争力较强。研究结果揭示了现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今后可以结合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出口增长因素和贸易潜力的特征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CMS模型分析加入WTO前后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产品的进出口增长源泉及其变动,结果表明:1998--2001年和2002-2006年两个阶段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产品的进出口增长源泉主要在于竞争力因素和需求因素,但竞争力因素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需求因素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相比之下,其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却在上升。结构因素对于进出口增长的贡献都很微弱甚至是起遏制作用。进出口效应表明中国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扩张是一种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粗放式扩张,其发展内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推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反映国内要素禀赋条件。这种关系不是静态的关联,通过国内资本积累和资本输入均可使一国的禀赋条件有所变化,从而改变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根据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20余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奇迹般大幅度增长的推动因素可归结为三方面:内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外因是国际问的产业转移;还有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和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观点,我们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进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等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不断增大;外商直接投资改善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增强了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显示,一些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存在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但由于新疆资源开发的主导力量是国家投入,加上其资源输出成本较高;因而不论从全国地区间的比较,还是从个体情况的考察来看,新疆的资源优势是其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并没有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可见,不将资源输出作为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发展经济的必选项、以经济多样化减少对资源部门的依赖、降低资源开发部门对其他行业的挤出效应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等,是避免“资源诅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财政竞争经历了从单纯的税收竞争到税收与支出的混合竞争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下,财政竞争已渗入到各个地区.我们利用新疆1994年至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新疆财政竞争力做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短期的财政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但长期的财政竞争力减弱.为提高新疆长期的财政竞争力,新疆应采用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竞争战略,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内地的竞争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