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5年以后的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纺织品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体制,游离于关贸总协议体制之外,背离《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1974年,进口纺织品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利用关贸总协定主持制定了《多种纤维协定》(又称《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为期4年,后三次延长,第四个协定于1986年8月签订,为期5年,于1991年7月到期,有54个纺织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参加。主要涉及棉织品、毛麻、丝、化纤织物等。《多种纤维协定》作为国际纺织品贸易管理的一种补救措施,进出口国在《多种纤  相似文献   

2.
纺织品服装产业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行业,各国都很重视纺织品贸易在其国际贸易或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纺织品多边贸易长期背离关贸总协定,依据《多种纤维协议》,发达的纺织品进口国对发展中纺织品出口国实行着歧视性数量限制。为推动世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达成一揽子协议,将其重新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之中。《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10年过渡期中,两套规则将并行存在,共同管理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对于已并轨的产品适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对于尚未转轨的产品,仍沿用原《多种纤维协议》,并不断放宽管制程度。  相似文献   

4.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对国际社会以往制定的一些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的完善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使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一致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一协定的达成,使世贸组织的作用范围扩大,知识产权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三足鼎立的国际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结果之一,是签订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纺织品服装协议(ATC),取代了生效21年的多种纤维协议(MFA),首次将纺织品贸易纳入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中国的纺织工业与世界纺织品贸易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从多种纤维协议过渡到纺织品服装协议,这一国际纺织品贸易规则的重要转变将对中国的纺织工业生产发展和纺织品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而我国能否在这一过渡中,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则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欧盟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每年进口的纺织品占全球总进口量的31%,就进出口贸易总量来说,欧盟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的最大贸易方,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是对欧盟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欧盟纺织品最大的供应国。欧盟东扩的实现将对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通过对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效应的分析来说明东扩后可能对我国纺织业出口产生的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复关”与商标工作袁干萍“复关”即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目前已仅是个时间问题。关贸总协定是个重要的国际组织,是关于国际贸易准则的多边协定,它所涉及的商品占世界贸易的90%,因而它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重返关贸总协定,对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取消,回归关贸总协定管理体制,国际纺织品贸易管理进入“后配额时代”。发达国家利用“特保措施”、反倾销、纺织品技术标准和生态标准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区域贸易优惠安排抵制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的可能性与相关政策。面临新的形势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配额,我们把从现在到2005年1月1日命名为后配额时代。在此前的十年,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在WTO下的《纺织品服装协定(ATC)》的规则下形成,发展中国家控制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抑制着本国的纺织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利用配额抑制进口保护了本国的纺织业,为本国纺织业结构的调整争取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1995—2004)间形成的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做出了巨大让步的前提下形成的,是扭曲的贸易格局。遵循WTO基本的自由贸易原则,配额时代必须如期结束。同时,绝对不能以配额时代的贸易格局、观念去看待后配额时代,后配额时代新的贸易环境将会产生新的观念,形成新的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内重要纺织品服装生产基地的苏州,在纺织品服装出口中,遭受的美日欧等贸易伙伴的技术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政府和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构建国际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寻求合理的贸易保护;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力;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纺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获取贸易伙伴国的产品认证或国际认证;调整贸易结构,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1.
浅析GATS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圭回合”谈判诞生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自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在世界贸易自由化方面的重大突破,而世界旅游服务贸易是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贸总协定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就被纳入了谈判议题。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成为我国创汇型的支柱产  相似文献   

12.
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重要地区,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直面欧盟各类贸易保护措施的考验。本文对欧盟主要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将被取消。 有评论称,届时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迅猛的一次全球性就业和财富的大迁移将拉开序幕。《华尔街日报》更认为,随着纺织品进口配额制的取消,全球纺织业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专家认为,全球纺织品贸易已全面进入后配额时代!而对于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的中国来说,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灿烂!  相似文献   

14.
孙海琦 《市场论坛》2014,(10):63-65
纺织品贸易是中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两国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在描述中美纺织品贸易和争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产生既有美国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国方面的原因;要缓解中美两国纺织品贸易摩擦,政府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解决国际贸易冲突创造良好的环境,纺织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行业协会应该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1961年起,世界纺织品贸易脱离了关贸总协定的轨道,而受制于由进口纺织品的发达国家和出口纺织品的发展中国家所缔结的多种纤维协定。这种歧视性的制约,给发展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在,迫于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纺织品贸易终于被纳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作为一项主要的谈判议题。根据多边贸易谈判框架规定,将以多种纤维协定为基础,在10年内分阶段逐步提高配额来实现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为此,在纺织品回归到关贸总协定基本规范的过渡期内,我们必须加强对纺织品贸易的宏观管理,深入研究对策,使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是一国(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随着盐城市纺织产业的壮大,从竞争优势角度来大力发展纺织品贸易,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是盐城市纺织产业真正能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当前盐城纺织品贸易竞争优势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盐城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钟 《国际市场》2001,(8):48-49
WTO成立后,<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简称ATC)取代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基本原则之外的<多种纤维协定>(Multi Fiber Arrangement,简称MFA),建立起国际纺织品贸易新体制,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该协议,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将从1995年1月1日起至2005年1月1日完成贸易一体化,在10年的过渡期内将不断提高纺织品出口增长率,逐步取消数量限制,直至最后实现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优势理论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成因及结果,指出发挥自身优势从事国际贸易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竞争优势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强调竞争优势对于一国出口的重要作用,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本文运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现状,指出我们应该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的道路,增强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以迎接世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趋势的挑战,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  相似文献   

20.
世贸组织农产品贸易争端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世界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展,国际贸易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使得农产品贸易争端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主流暗流并存的现象和农产品贸易所必然带来的利益冲突又使得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争端不少,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纵观《1947年关贸总协定》生效以来,特别是世贸组织成立之后,所发生的历次农产品贸易争端可以发现,农产品贸易争端在产品范围、成员(缔约方)结构、贸易措施种类和协议条款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变化与特点,说明了当前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