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国际市场》2007,(7):51-51
改革开放之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常言道:“盛世兴收藏”。新一轮的民间收藏热,正在我国各地掀起。  相似文献   

2.
《国际市场》2007,(9):60-60
改革开放之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常言道:“蛊世兴收藏”。新一轮的民间收藏热,正在我国各地掀起。  相似文献   

3.
对大多数人来说,地图只是旅游出行、学习地理的工具。但对于有志于收藏、理财的人们来说,却要了解收藏领域的“偏门”——地图收藏。就目前来说,地图收藏已经日渐红火,成为了继字画收藏、瓷器收藏、邮币卡收藏之后的另一个重要收藏方向。  相似文献   

4.
而今,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网页——《鉴宝》、《艺术品投资》、网络竞价、顶级拍卖会热火朝天,就连电视剧也开始讲述古玩收藏的悲欢离合。有人说,当下是继北宋末年、康熙年间、清末民初后的第四次“收藏热”。也有人认为,近几年的艺术品投资热就像中国的股市,时刻充斥着泡沫投资的危机……没准,玩家要的就是这种刺激?  相似文献   

5.
谈谈收藏     
《商业文化》2006,(12):81-82
收藏之风,中外古今,时冷时热,流行不止。今日中国的收藏热,是历史上收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古物的收藏。但是,商周时代的收藏是由王室、宗庙、府库和档案机构主持的官方收藏。其中“有宗庙坛场祭祀之藏”,有铭刻先功的宫庙之藏,有“书之竹帛”的府库之藏等等。所藏之物,皆为神圣、权力、功勋、财富的象征,威严无犯,与君国共存亡,以至在征战中胜者“俘其宝玉”,败者“载玉而行”的事例屡见不鲜。自金石学兴起、盛行之后,收藏性质为之一新,规模亦随之巨变。收藏主体由官家扩展到民间、社会,收藏客体由钟鼎宝玉扩大到铭刻所涉的金石简牍等等,收藏动机与目的也转变为学术文化需求。这样的大转变、大发展,对古物的收藏、保护、研究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甚为深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沉香收藏热方兴未艾,价格也是急剧狂飙,都说“物以稀为贵”,沉香中的稀缺品种比黄金还要价高。3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2013上海春季沉香交易会”,为人们提供了一次领略中华香文化历史魅力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7.
你一定听说过服装店老板在打折季节到香港“淘货”,收藏爱好者在旧货市场“淘金”,可中原女孩杨琳在广州的创富经历却让人大开眼界——专门在拍卖行“淘房”,且在短暂时间里就赚下了百万资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拍卖》2012,(8):9-9
7月22日下午,“收藏寻城记——中国收藏地理发现之旅”文化论坛的第一站于成都率先拉开帷幕。川渝地区文化芦术名人齐聚一堂,以潮流与传统为主题,从收藏的角度解读四川文化与收藏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收藏热中,瓷器堪称热门品种,其精品往往价值不菲,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的拍卖会上,经常拍出数千万元的高价,成为艺术品收藏的宠儿。正因如此,瓷器的作伪也就变本加厉了。为了让初涉瓷器收藏的朋友少交点。学费”,这里介绍一些瓷器辨伪的常识。  相似文献   

10.
《三联竞争力》2010,(11):55-55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2010年时收藏界盛世界聚焦的一年,为了让全国收藏爱好者了解2010年民间收藏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民间收藏家中的典型人物,让收藏文化更接近民众,树立收藏界的正气,去除浮华之风,联合国经社理事1类咨商——国际信息发展组织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联合主办了“2010中国民间收藏十大事件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评选结果于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国宏大厦揭晓。  相似文献   

11.
太平盛世,收藏之风渐起,又有媒体推波助澜,大有一浪高过一浪之势,素有“软黄金”之称的书画收藏可谓最具代表性。在“既具观赏性又好赚钱”的鼓噪下,收藏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然而充斥市场的赝品却使不少“新兵”大吃苦头,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当然,搞收藏少不了要走弯路,但静下心来研究一些少走弯路的途径,提高防伪意识和鉴赏水平,压缩赝品的生存空间,使书画的收藏步入健康的轨道,却是大有必要的。为此,笔者将多年收藏字画的一些肤浅见识聊以成文,供广大藏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期我们推出了“走进私人博物馆”专题。“乱世藏粮,盛世收藏”。近年来中国的收藏热日渐升温,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放行,私人博物馆悄然兴起,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私人博物馆的主人多由收藏家演变而来,很多人仍然经营着古董、艺术品等与博物馆有关联的或大或小的生意。他们大都  相似文献   

13.
《农机市场》2011,(11):63-63
洛阳作为中国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有着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其中,成立五十余年的中国一拖以其“东方红”品牌系列享誉海外,也成为洛阳工业旅游的一大亮点。近日,中国一拖集团建成了国内首家以“现代农耕”为主题的博物馆——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展陈面积近5000平方米,集收藏、展陈、  相似文献   

14.
几个世纪以来,波希米亚人创造了一代又一代被誉为“透明黄金”的水晶玻璃制品。今天,其独有的时尚与高雅成为人们装饰、观赏、收藏甚至是保健之选的热点,自然也成为商家似有追逐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伊平 《中国工商》2001,(5):92-94
彩票是一种公平的游戏.它随着中奖机的跳跃,摇给每个彩民的是一个平等的机遇.无论花2元钱.还是10000元钱,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它都是一视同仁。能不能中奖靠的是财气和运气,而非技巧……两“彩”吊起北京人的胃口 近些年来,“热”风在和百姓兴趣相关的诸多方面都刮过。股票热、集邮热、收藏热、书画艺术品的拍卖热,都形成过一股股热的风头。可是达到一种几乎是全民热的东西,只有彩票才真正地能够算是独领风骚。据说上海彩民已达300万之多,北京也不甘落后,常驻人口超过1/5的百姓卷入彩民大潮,这已经是个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16.
宋冰 《中国报业》2013,(7):70-71
集了159个“中国集报之家”和132种“中国集报精品”的两部书——《中国集报之家》和《中国集报精品》已经问世。作为评审之一、中国当代历史新闻学的大家,已经85高龄的方汉奇教授这样说:收藏报纸,  相似文献   

17.
上期涉及“20世纪字画收藏六大家”庞元济、吴湖帆、张伯驹、张大千、王己迁和张葱玉,笔者年少时曾与张伯驹先生和书法大家、辅仁大学教授顾随先生为忘年交,从而学到一些书画鉴别知识,因当时的笔记在文革时付之一炬,凭记忆难免挂一漏万,但为纪念这一历史,笔者将埋藏的记忆发掘出来,加之几十年来在书画收藏方面笔者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8.
《新财富》2006,(8):122-123
2006年1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收藏当代钧瓷作品:“天、地、人”系列之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这也是当代瓷器受到的最高礼遇,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欣然题词——“祥瑞、乾坤、华夏皆钧瓷之魂”。  相似文献   

19.
彭浦 《理财周刊》2006,(7):95-95
酒瓶收藏,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我国起初有人只是收集酒瓶商标,后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才逐渐有人开始涉及酒瓶的收藏。  相似文献   

20.
红色奢侈     
昔日的明星商品在成为过时之物以后,常常有一条还算不错的出路——成为“古董”,在人们的怀旧心理中寻求剩余的但仍旧不菲的商业价值。然而就在人们早已把上海手表划归此类多年之后,这个在50年前红极一时的上海制造的代表,却开始摆脱“古董收藏”的定位,踏入连承认“在中国境内制造”都会被诟病的奢侈品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