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三大科学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台湾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成功发展后,为实现“南北均衡”发展及推广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又相继在南部与中部建立了两个新的科学工业园区,从而形成北、中、南三个科学工业园区,企图将原来“点”的开发转变为“线”的发展,形成台湾“西部科技走廊”。本文就台湾三大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2.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台湾区域发展研究院的邀请,笔者近日访问了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和园区同业公会。参观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和台南科学工业园区,以下主要介绍新竹科学园区。1.园区概况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是园区的行政主管单位,隶属于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发展委员会”;内部设有企划、投资、劳资、工商、建管、营建、资讯等机构;现有员工298人,负责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营运管理及为厂商提供各项服务等。台湾科学园区同业公会是依据台湾“工业团体法”设置的台湾区级工业团体,隶属于“内政部”,内部编制有行政、业务、训练等组室…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德州市政府与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联合举办的"德州.台湾科学园区现代产业合作论坛"在台中市金典酒店成功举行。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沈国荣、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秘书长张  相似文献   

4.
蓬勃发展中的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世界上办得较为成功的科学工业园区之一.它的成功运作为祖国宝岛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年1月中旬我应邀到台湾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制造技术研讨会",会后,承蒙主人的热情安排,使我有机会到新竹科学园区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5.
2001年4月,笔者随盐城市招商团赴台湾招商引资,到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进行了考察。期间收获颇多,感触很深。通过对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后,笔者感到新竹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与美国硅谷相比,更值得高新技术产业区去深入学习和认真借鉴。  相似文献   

6.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一个不同与硅谷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正忠 《发展》2001,(8):58-60
1980年 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 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最近,美国 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产品销售总额达 4550亿元新台币 (约合人民币 1000多亿元 ),电脑硬件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地,仅次于日美。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原因就在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设计者看到了台湾发展科学园区与美国硅谷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在设计新竹的基本框架时,不生…  相似文献   

7.
1980年12月15日设立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台湾第一个科学园区,23年来已投入新台币385亿元,至2004年6月底止,园区内共设立378家高科技公司,大部分是半导体、计算机、通讯、光电等电子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成功的科学园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台湾选定新市为南部科学园区基地林兆驹台湾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区位评选委员会发言人、新竹科学园区同业公会理事长宣布,委员会九位评选委员于元月14日在台北科技大楼,根据确定的18项标准逐项讨论,以八比一的投票结果取得共识,选定台湾台南县新市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学习型创新体系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华 《特区经济》2009,(5):285-287
本文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简要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概念,并以我国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体系为例,分析了学习型创新体在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对我国其他地区建设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 1980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最近,美国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目前,新竹的总面积为480公顷,还有进一步开发100公顷的计划。园区内共有高新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最近,美国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目前,新竹的总面积为480公顷,还有进一步开发100公顷的计划,共有高新科技企业272家,80%是台湾企业,产品销售总额达455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多亿元),园区劳动生产率是整个台湾制造业的2.7倍,人均获利能力是整个制造业的3倍以上,新竹有十几种科技产品销售量居世界第一,电脑硬件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地,仅次于日美。  相似文献   

12.
台湾“硅谷”崛起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月,笔者随盐城市招商团赴台湾招商引资。到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进行了考察。其间收获颇多,感触很深。此前,笔者将美国硅谷的成功视为圭臬,多次著书立说予以鼓吹。但通过对新竹新学工业园区的实地学习和研究后,笔者感到新竹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与美国硅谷相比,更值得大陆高新技术产业区深入学习和认真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最新的详实数据,先从三大园区的产业总值、各产业产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的产业概况;再从三大园区新投资和增资两方面情况,阐明了新资注入状况;又从三大园区的员工数量和学历情况,反映了人力和教育程度;最后综合分析了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的趋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院应中华经济研究院的邀请,对台湾的经济、科技等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4月10日专门参观访问了位于新竹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和科学工业园区,受到的启发很大.我们发现,工业技术研究院是被称为台湾"硅谷"的新竹地区科技运作的最核心部分,也是台湾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其创办、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深圳在"科技兴市"和发展新科技的战略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的法律制度(下)宋锡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作为台湾高科技工业的实验区和摇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条例》在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性也日益显露出来。为此,台湾当局于1989年5月24日对《条例》作了重新修正和补充。主...  相似文献   

16.
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台湾三大科学工业园区2008年总营业额下滑许多.不过,位于南部科学工业园从事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台湾神隆公司却逆势成长,连续3年获利,营收屡创新高.特别是去年营业收入首度突破新台币31亿元,较2007年的24.94亿元增长26%;去年税前净利为9.05亿元,较2007年的4.13亿元增长119%,成为台湾科技界近日一片悲云惨雾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相似文献   

17.
园区、综合     
新竹园区又有10at企业进驻今年第一季度,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又相继弓l进10家新兴高科技创业厂商。所涉及的高科技领域主要有半导体、光电、通讯类,其累计投资为新台币6OI乙元。园区该季度引进的10家高科技厂商的特点是,除了大多属于IC光电、通讯三类高科技产业外,电子材料科技厂家数也日益增加。这表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所引进的新厂商的方向正朝着引进上游电子业关键零组件或材料厂商发展。目前仍有约3O多家厂商正排队申请进驻新竹科学园区投资设厂,以期在园区中得到发展。岛内通过首例由民同开发智花园区察台湾宝祥实业去年亏损超…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地区新竹IC产业集群的成长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自1980年成立后,今年已迈入第25个年头。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与新竹科学园共荣共生,而新竹独具特色的集群(Cluster)效益也将台湾的高科技产业推向世界舞台,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目前,台湾已经成为全球第4大集成电路生产地区,通讯和光电产业也在快速起飞当中。如果说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温床,那么新竹则是孕育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地,IC产业更是台湾发展高科技产业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台湾规划建立智慧型工业园区台湾“经济部’工业局局长尹启铭于元月十七日向报界透露,’为配合台发展亚太营运制造中心,“行政院”经建会规划在未来十年内,台湾将发展20—30个智慧型工业区。目前工业局正积极规划地点。而规划中的台中航天工业区、软件工业园区、台...  相似文献   

20.
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台湾三大科学工业园区2008年总营业额下滑许多。不过,位于南部科学工业园从事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台湾神隆公司却逆势成长,连续3年获利,营收屡创新高。特别是去年营业收入首度突破新台币31亿元,较2007年的24.94亿元增长26%;去年税前净利为9.05亿元,较2007年的4.13亿元增长119%,成为台湾科技界近日一片悲云惨雾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