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城市群建设地域之一.研究武汉城市圈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对于推动武汉城市圈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甚至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选取24项指标.建立了反映城市群结构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中部城市群和东部7个城市群共65个城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群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是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孝感市是武汉城市圈中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及其资料的可得性和代表性,以孝感市为例研究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以经济一体化为前提条件,推进地区专业化分工,进而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推进地区专业化为目标,武汉城市圈必须在基础设施、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及服务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7月3日起,1+8武汉城市圈内企业,都可申请冠名武汉。7月2日,湖北省工商局出台《武汉城市圈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试行办法》。办法包括29条,分别从市场准入门槛、企业名称管理、登记注册制度等多个方面,打破过去行政区划限制和地域分割的做法。其中最突出  相似文献   

5.
吴喜雁  孙婷 《商场现代化》2006,(23):226-227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集群是某一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和机构基于专业化协作,在相近的地理范围内集中而形成的聚集体,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域范围内的一个区域经济联合体。以整个武汉城市圈为中小企业发展平台,采取集群式发展模式,能充分利用圈内资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合论”的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是武汉等九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是湖北旅游业在中部崛起中率先腾飞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三合论",即从组合到整合,再到融合的理论,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主体,包括政府、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各自的定位与作用,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对策,主要是旅游主体一体化、旅游产品一体化、旅游营销一体化和旅游人才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是国务院批准的两型社会试验区,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所辖各市与武汉市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估算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辐射半径,以此作为客观依据科学界定武汉城市圈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是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现实选择,而产业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作为影响地区间利益分配机制的财税体制,发挥着区域经济合作的调控作用。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要从完善财政协调机制、税收分配机制、税收利益协调机制、税收工作协调机制以及财税激励机制方面理顺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瑞琪 《现代商业》2012,(12):188-189
武汉与其周边8市共同构成武汉城市圈,其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条件优越。然而,与东部三大城市经济圈相比,武汉城市圈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这限制了城市圈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部区域的发展。本文综合考虑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社会及居民生活、对外开放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复合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计算得到圈域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情况及各个指标与城市圈发展情况的相关程度,研究圈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指向型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呈现出一支独秀的局面,缺乏有带动功能的副中心城市,需在继续加强武汉的核心城市地位的同时,努力发展次级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针对大中型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武汉城市圈为立足点,从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的特征出发,在分析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了建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区域经济联动协调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圈处于长江流域中游与下游地区,通过两大城市圈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决定。从地理位置上看,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半径在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咸宁、黄冈、仙桃、潜江、天门市构成的城市群。从经济总量上看,提供了超过全省60%的生产总值,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核心区。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增长极的中部经济板块,成为继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环渤海城市圈之后的中国第四增长极。为积极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我们武汉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实现执法资源共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在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速腾飞的同时,鄂中、鄂西等城市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发展远远落后,可以想象,随着城市圈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将继续加速鄂东地区单极经济快速发展,鄂中、鄂西大片地区可能被单极强势经济吸纳、抢夺而不断被弱化、边缘化,形势严峻。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极大的制约了湖北区域一体化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区际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到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从武汉城市圈的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两个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对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结构及建设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加快发展的大潮汹涌澎湃,荆楚大地经济建设的战鼓催人奋进,尤其是8+1武汉城市圈建设更是形势逼人、形势喜人。为宣传8+1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本刊特辟融入城市圈·中央、省级媒体荆楚行栏目,并选派首席记者奔赴全省各地,对全省地市州加快建设8+1武汉城市圈的新成果、新经验进行跟踪报道,以展新姿。本期推出《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科技新城》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圈。统筹武汉城市圈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对于统筹圈内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圈内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城乡残疾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促进武汉城市圈残疾人事业发展,武汉市要继续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要开展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积累经验;要构建统一的、共享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圈内残疾人就业;要构建统一的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城乡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要加强残疾人干部队伍的交流和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品质;圈内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地区发展极的城市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因此,推动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对于城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中部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全国交通枢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较一般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要高,而由其带动的武汉城市圈的外贸状况对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近期国家外贸重心的转移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巨大。武汉城市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在某方面进一步带动了武汉城市囤的经济繁荣,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这些负面效应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协调,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许多障碍,成为发展的“瓶颈”。国家贸易重心的转移正好给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机会,贸易转型主要在引进外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贸易模式转变能加快引进引资结构,改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正成为继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圈之后的第四极,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研究外贸转向情形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区域物流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的关联性.本文根据2011年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的12项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武汉城市圈物流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圈内各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的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物流水平差异明显.城市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武汉市物流相当发达,其他城市与其差距很大.针对结果,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武汉城市圈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圈.统筹武汉城市圈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对于统筹圈内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圈内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城乡残疾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促进武汉城市圈残疾人事业发展,武汉市要继续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要开展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积累经验;要构建统一的、共享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圈内残疾人就业;要构建统一的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城乡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要加强残疾人干部队伍的交流和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品质;圈内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在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并将承担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武汉城市圈的产业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