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王承评带领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在艺术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古老的戏剧艺术充满青春朝气;坚持走艺术创新之路,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用艺术架起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桥梁。他们的常演剧目既有优秀传统戏又有新编历史戏,既有自创现代戏又有革命样榜戏,还有晋剧音乐校园戏,丰富了题材、品种和艺术风格,深受群众喜爱,使艺术作品影响群众、教育群众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剧院也被群众誉为“庄户人家的贴心剧团”。  相似文献   

2.
李勇 《黑河学刊》2010,(9):54-55
本文从绘画在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绘画传播方式的历史变化;绘画的数字媒介传播是绘画传播方式的进化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绘画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性。本文认为绘画作为最有广泛群众性的一门艺术,新媒体艺术则是最有效的大众传播手段,它们的相结合将会产生最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绘画传播的艺术新品种。各种题材、体裁、风格和样式的绘画媒介作品,将为绘画艺术的传播、保存和发展带来令人可喜的广阔前途。同时绘画自身的生命力并没有减弱,反而与其自身历史纵向比较而言,出现了熹跫族扩大、形式多样、风格多变的形势。  相似文献   

3.
晋北赛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仪式剧,它曾经流布于山西省北部的许多农村。从赛戏漫长的历史流变中,我们可以看戏曲文化对它的面貌以及兴袁演变产生的巨大影响。艺术上的局限与赛戏文化土壤的改变造成了赛戏的衰亡,如今它已绝迹舞台,但它散落在民间的历史信息向我们透露了几百年前民间演剧的原始形态。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民间祭祀剧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塞上仲夏,生机盎然;榆阳大地,书香满溢。早饭时间刚过,榆林市榆阳区保宁路社区的“社区书屋”里就挤满了前来读书的社区居民。中老年读者在古典文学、历史类书籍里自由徜徉,孩子们在童话世界里尽情嘻戏,职业工作者在仔细研读政治、法律、教育、医疗等专业书籍,业余爱好者在生活、艺术、保健类出版物中随意“冲浪”……  相似文献   

5.
王海升 《魅力中国》2013,(11):70-70
作为一名豫剧演员,我常常在想,古老的戏曲艺术如何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丰十会时代得以生存与发展。那就是,多多地关注当下社会人类的生活状况、思想意识、情感世界、矛盾斗争,只有敢于去表现当下社会焦点问题,去塑造刻画这个时代的人,那么就能很快在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文化艺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能为古老的戏曲艺术注入活力。在从艺的几十年问,我演出了很多古典戏、新编历史戏,也演过几部现代戏。也正是出于对目前戏曲现状的忧虑,我特别希望多演几部现代戏,多塑造几个栩栩如生、鲜活可爱、真实可信的现代人物的艺术形象,丰富中国豫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自己的探索与努力。感谢许昌市公安局和许昌市万里豫剧院,感谢著名剧作家齐飞,感谢著名导演李利宏,给我了一个机会。让我在豫剧现代戏《中原警事》中担纲领衔主演,饰演为人民服的公安局长魏民。  相似文献   

6.
杨庚杰 《魅力中国》2013,(11):71-71
有些同志珍视艺术的传统风格,不赞成“话剧加唱”,不赞成搞成“非驴非马”的东西。有些同志不那么看中艺术的传统风格,“甩掉老钉鞋,穿上旅游鞋”,反映了一些同志对传统艺术风格的厌倦。风格就是个性,就是差别,就是特点。话剧有话剧的风格,歌剧有歌剧的风格,戏曲有戏曲的风格。就戏曲来说,一个剧种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成其为剧种;一个表演艺术家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成其为流派。京剧是京剧,越剧是越剧,豫剧是豫剧,评剧是评剧,黄梅戏是黄梅戏,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风格,就是他们同样是“剧、戏”,却用“京、越、豫、评、黄”这儿个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张帅 《魅力中国》2013,(14):105-105
中国京剧艺术有着200多年的形成发展史,时至今日成为中国戏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京剧的行当齐全、声腔完备、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我国各个地方剧种所不能比拟的、所学习与借鉴的榜样。中国豫剧艺术也有着200多年的发展史,时至今日成为中国地方戏中最大的剧种。若从剧团数量、从业人员、观众队伍来讲,豫剧则超过了京剧;若从艺术和影响上来讲,则京剧依然是霸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双凤村土家族祭祖仪式传达了土家族人有远古祖先茅人,也有近古祖先彭姓土司王的族源观点。各项土家族传统祭祀仪式都可追溯到某个特定传说,通过茅古斯、摆手舞等表演,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土家祖先的生产生活历史情形。通过神话、传说、群体性仪式的多次重复与强调,这种"历史"深植于群体心里,从而持续着对"祖先历史"的制作。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产品设计中融入传统的地方文化元素是设计历史长河中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中的主流方向之一,本旨通过地方文化——泰宁梅林戏中的元素与产品设计艺术的有机结合,借助泰宁梅林戏这一地方文化与其所在的地方的历史的丰厚沉积,将设计元素进行提炼与创新,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让消费者对泰宁梅林戏产生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在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世世代代居住着一支以游牧业为主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又是一个有多种生产技能的民族,多从事农业、畜牧业。也擅长狩猎伐木和采集。其文化艺术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民间文学、舞蹈、歌曲,美术、刺绣和剪纸等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评剧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戏曲大戏种,深受北方观众的喜爱。以评剧孕育形成的地域化、创新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个性的通俗化为三大理论支柱,对评剧音乐的历史规律与本体审美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解析,将为评剧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骆驼的集中产区,现有骆驼2.1万余峰,占全省骆驼总数的90%以上。所谓青海骆驼实际上是指柴达木骆驼。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骆驼产区。搞清柴达木骆驼的饲养历史和驼种来源,对于研究本品种形成及其生物学特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通道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道“旅游兴县”战略得到进一步实施,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 4万余人次,创直接经济效益 600万元。目前,通道正以其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纯厚的侗文化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   通道侗乡历史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古雅淳朴,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有独具特色的侗文化旅游资源:干栏式吊脚楼的侗族民居、雄伟壮观工艺精湛的侗家风雨桥和鼓楼,展示了侗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侗家的腌肉、酸鱼,诱人的油茶,醉人的糯米酒,使游人领略到独特的饮食文化;而热闹的侗戏…  相似文献   

14.
牛利如 《魅力中国》2013,(14):102-102
豫剧古典戏《三哭殿》是一出中国豫剧的经典剧目,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豫东红脸王刘忠河,河南省豫剧三团五大主演之一王善朴,当代中国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都曾领衔主演过这部戏。其中,艺术成就最高、艺术影响最大、观众最喜欢看的还是河南省豫剧院二团唐喜成大师的演出版本。我们济源市豫剧团任家波老师师承于豫剧大师唐喜成,曾将此剧较好地继承了下来,又传承了下去。  相似文献   

15.
鄂忠群 《理论观察》2009,(6):140-141
“乌钦”,也称“乌春”,是达斡尔族民间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乌钦”之称谓,由于达斡尔族集居区域的不同,语言发音亦略有差异,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地区称“乌钦”;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称“乌春”。尽管这一曲种的称谓发音略有差异,但是演唱形式、传统曲目、音乐特点等方面,基本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何丽娜 《魅力中国》2013,(10):308-308
琵琶作为古老而又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自古就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唐诗与琵琶艺术的交融上。文学与音乐本来是两种艺术,完全可以独立存在。文学作为一种载体,将器乐的这种发展记录下来;而且文学又不单单只是记录这种发展,同时也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民族器乐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纵观整个中国古典文学与民族器乐相互融合的历史,琵琶无疑是一个主角。而这种交融关系又主要体现在琵琶与唐诗这种极具典型性的中国古代文学文体上。究其原因,试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方方 《魅力中国》2014,(6):91-91
河南曲剧是由民间小调和“高跷曲”衍变而成的,前后算起不过近百年的历史,正像山东吕剧、安徽黄梅戏、陕西眉胡戏一样,同属民歌体曲牌音乐,或日“曲牌联缀体”音乐剧种。据史料记载,曲剧的前身是在清乾隆时期的民间说唱艺术“牌子曲”的流传中。衍变为以民俗娱乐活动踩跷而歌德“高跷曲”。而后解脱高跷逐步走上高台,又经过吸纳民歌小曲小调发展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高台曲”。  相似文献   

18.
何若妍 《中国西部》2010,(4):112-113
戏里的他,威风凛凛,是酷师老A,是邋遢兵痞;一会儿是铁血硬汉,一会儿变孙子;戏外的他,眼神柔和,言语冷静,一字一句费人逐磨却又深迷其中。  相似文献   

19.
国宝探秘     
吴杰 《西部大开发》2006,(12):61-61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惟独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传承有续的。以文证物、以物证史。这个“文”,就是指的文献资料;“物”主要是指历史上各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建筑、石窟、摩崖石刻、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重要实物、艺术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情省力》2007,(4):45-46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这是不确切的。黄梅(县)本身就在湖北,不过,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