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在对各界学者提出的合作空间结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重构为"三点"、"五圈"的网络合作结构模式,并分析了这种结构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通过对京津冀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分析,京津冀三地区在协同发展中存在着配套政策法规、相关协调机构和机制缺乏、部门分割与地区封闭等问题。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业的协同发展,需要三地区政府部门加快相关政策建设,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以及物流技术和人才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产业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是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要素禀赋、地区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转移往往首先发生在邻近的地区、城市问.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相对领先的重要东部增长极之一,在竞争与合作中,正面临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优化.长三角如何利用好拥有区位、禀赋优势的近邻-中部,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是未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美协主席王书平承办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王书平委员提案节选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文化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大力推进区域文化发展与合作特建议。一是以京津冀规划为导向和引领,深入推进三地在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对接,完善各自优势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域带,其政治经济优势明显。然而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本文围绕京津冀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及定位以及发展的对策建议等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有关决策部门在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面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引领发达经济体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优势的褪色、人力资本价格升级及金融危机的背景,运用基本份额偏离法分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格局,并以两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竞争力格局的基础要素的作用大小,以此说明京津冀地区凭借人才、文化、政治、战略等内源性优势,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迈向国际舞台的先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体育媒介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以及与长三角、珠三角二大经济区体育媒介产业发展比较,从中找出提高京津冀地区体育媒介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途径,提出合作发展的相应策略,以期为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体育媒介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起到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民航强国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以京津冀地区新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出发点,解读了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进而分析了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物流业在民航协同发展新形势下的模式变革,包括物流企业模式变革、电子商务模式变革和物流服务模式变革,最后从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战略架构下的物流策略创新.  相似文献   

9.
《商》2016,(1)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依法治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下我国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两组重拳,作为典型代表的京津冀人力资本合作,目前还存在着制度设计、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站在法治的维度,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合作的现状、存在的法律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解决路径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小新  董明月 《现代商业》2014,(18):129-130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现状、污染源及政府合作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通过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完善从而有效治理跨区域环境污染的问题,继而为大气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优化重组区域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动力强劲,经济协同发展程度高,而京津冀经济协同程度相时较弱.本文通过分析近代天津与腹地的经济互动,探讨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动力、缩小地区差距、落实国家区域战略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但回顾京津冀近四十年的合作历程,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区域一体化还处于从市场一体化向产业一体化迈进的阶段,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行政区经济和缺乏区际协调机制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原因,应从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进功能区联动、构建区际协调机制四个方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养老地产项目分布、土地获取、运营模式、客户定位、去化速度、配套设施等进行调研统计,采用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源搜集京津冀地区老年人口相关数据信息,结合京津冀地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主要生活来源及老年对养老地的需求等情况,探索京津冀地区的养老地产的发展建议。发现,京津冀地区对养老地产需求较大,且老年人收入与城市消费支出不平衡。据此,应加快京津冀养老地产一体化进程,整合京津冀地区资源,积极推动京津冀养老地产品牌化、专业化的转型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地域一体、地缘相接、历史渊源深厚、文化一脉人缘相亲,是我国具有丰富文化资源、深厚文化底蕴、文化特色鲜明、最具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地区之一,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但京津冀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机制不完善,缺乏区域性和协调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限制了其文化协同发展,强化整合优势文化资源为重点,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文化产业协作,构建跨区域文化战略合作机制,推动京津冀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宽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兰兰 《商》2014,(12):138-138
京津冀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都市圈。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北京作为首都,部分产业急需承接,而河北作为环首都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从地理位置、产业互补和生态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从利益冲突、行政壁垒和中心城市意识不强三个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中的障碍因素,进而针对上述障碍因素提出了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分工定位、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增强中心城市金融合作意识、建立京津冀银行,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和建设京津冀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河北地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速度逐渐变快。经过多年发展,京津冀三地区各产业分布状态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文运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计算出1990年-2013年京津冀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梯度系数,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状况。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内部各产业之间存在较大的产业梯度差。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产业梯度差也随之改变;同时河北作为主要承接地,其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河北天津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承接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该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基础设施、人才政策上存在着较强的不匹配,因此为了保证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协同发展,就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对区域的物流信息、交通运输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充分的优化和配置,促进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近年来区域人才合作中出现的人才合作与政府调控的矛盾、区域各方发展目标不协调、战略规划方向不清等问题,结合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政策,综合考虑当代区域人才合作的理论及我单位现阶段实际情况,总结了几点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的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合作中河北省工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背景下.本文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将河北工业2003-2005年的工业总值变化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考察河北工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各工业部门在京津冀范围内的区位优势,以期为河北工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京津冀产业合作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就目前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现实来看,应从思想文化观念、协调合作机制、物流发展政策以及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与培养等方面入手,解决本区域物流软件建设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