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养老机构专护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长期的护理服务过程中常常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重压力,容易陷入人际交往困境,缺乏人际网络支持。为改善专护老人的生活质量,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为专护老人开展个案工作服务,深入分析其人际网络支持困境的成因,总结和改进介入策略。以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为介入视角,采取调节个体情绪、增强社会支持和改善社交环境等策略,提高养老机构专护老人与其环境的调和程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构更为完善的人际网络支持,从而改善养老机构专护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巢老人因缺乏传统家庭结构下来自子女和亲人的强力支持,承受力十分脆弱.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单单是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多方的社会问题.城市空巢老人在经济供养、心理慰藉、日常照料上面临着养老困境,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这些困境的解决.社会工作对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介入可以从国家、社会层面、社区层面以及个人和家庭层面进行介入.  相似文献   

3.
随着失能老人群体数量的增加,失能老人照护问题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失能老人的照护已经由家庭范围扩展到社区与社会照护范围,社会工作作为城市社区服务的一支新兴力量,在失能老人服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结合社工在失能老人服务中的实际应用,尝试总结梳理出一条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失能老人服务的路径,以期帮助社会工作者找寻服务的介入渠道,从而有效服务于城市失能老人群体.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通过个案分析,探索社会工作者对离异家庭青少年问题的积极介入对策:针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希望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注重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方法与技巧;以增权的方式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困境;密切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强化对策方法研究;调集家庭、...  相似文献   

5.
低龄退休老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是社会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低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和积极老龄化这一途径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通过对Y社区低龄退休老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调查,发现了影响低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其进行介入,让低龄老人更好的参与服务且鼓励更多低龄老人走进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此次研究以平凉市草峰镇农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的方法,对当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草峰镇农村地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纳西族老人为个案,采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考察老人的幸福感,通过访谈和自传分析探讨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属中上水平。前后收入鲜明对比影响老年期对收入的满意感、年轻时的体育生涯铸就老年期的身体自主感、喜忧参半的婚姻滋生老年期的孤独感、纳西族传统化賨活动增加了老年期的归属感、汉文化诗词的创作和传播蕴育老年期的充实感。文化是指引纳西族老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养老服务的发展,为满足半失能老人群体精神需求和保障他们有尊严、高质量度过晚年生活,文章通过实地调查W养老机构半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现有照护服务中的困境。基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以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小组工作介入,在满足半失能老人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加强社工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半失能老人再社会化,推动建立半失能老人精神慰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晓峰 《黑河学刊》2011,(10):190-191
社会工作作为助人专业,运用其独有的个案、小组等工作方法,在养老服务中具有突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机构养老,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王静  陈泳秀 《理论观察》2014,(12):52-53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以运用生态系统论,从老人个体、家庭和群体、文化组织和社区三个层面制定社区内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政府凭借着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始终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着"统治者"的角色,对社会的管理受制于"统治"或"管制"理念。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由于缺乏公共服务理念,政府社会管理的传统模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实践证明,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统治性行政向服务性行政转变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重塑公共服务理念与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区别的一面。若要将这种理念在政府的社会管理中重塑,则需要内力和外压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合作的概念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合作影响着社会组织的变革,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教育领域,引入"合作"概念,构建一个现实的、多元化和人性化的合作管理模式,对学校组织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充分运用学校组织中的人与物等要素,使它们"合作"起来为学校组织服务。  相似文献   

13.
对南京、扬州、张家港等地老年人的生存和精神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深度剖析江苏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相关政策。江苏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存在老年社会保障财政压力渐显、老年社会保障差异化加剧、现行老年保障体系呈现“碎片化”状态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完善江苏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居家养老是新形势下城市养老的新创举,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当今社会"空巢"现象的增加,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社会问题将逐步凸显。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大中城市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同时,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老龄基数增大,高龄老人比例高,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给农民家庭带来负担,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可能引起社会治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文章在分析农村已有的养老模式和国家对土地改革,支持土地流转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以“土地养老”为经济基础,以“家庭养老”提供居住环境,以“社区养老”提供看护照料三者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陈小燕 《中国经贸》2008,(18):85-87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掀起了一场教育的革命。在新的环境下教学从“资源型学习”向“社会性学习”转变。网络教育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设适于交互的、自主学习环境,改革传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吉佐和子是日本昭和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其卓越的才华获得了人们的欣赏,与曾野绫子、山崎丰子并称为当代日本文坛的"三大才女"。小说《恍惚的人》是有吉创作的社会问题小说之一,围绕老人看护问题展开叙述。小说于1972年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有吉佐和子用写实主义手法逼真地展现了老年问题的严峻和残酷,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小说的社会效应强烈,在处理严肃的社会问题的同时,文中的幽默表现手法让小说从灰暗的气氛中得以救赎。  相似文献   

18.
李琼英  张金明 《乡镇经济》2009,25(10):62-65
安徽省“未富先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实,使其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特殊问题。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基于安徽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文章在对安徽省目前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三种养老方式取长补短、相互协调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面对愈演愈烈的人口老龄化国情,老年群体对养老文化服务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强烈,发展老龄文化产业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选择。在建立健全与国情相适应的“老有所依”体系的基础上,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使“老有所乐”逐渐成为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文化服务的新课题,实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与养老文化服务需求的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心理文化背景,以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归因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年报业绩存在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无意识的认识偏差,而并非有意的合理化动机。这意味着应该从改善认知偏差方面来纠正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行为,这为监管层提高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建议。此外,文章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的动因具有显著的东西方心理文化差异,这为跨文化"因果归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增添了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