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保护企业并购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和谐并购为目的,分析并购过程中企业价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和转移。首先把众多的并购利益相关者分成了4个类群;其次分别阐述了各类群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最后认为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是企业有效并购的基本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组织演进与优化公司治理具有内在联系。本文认为:财务会计机构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记录反映内部利益相关者主导下的企业经营活动,独立审计提高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效率,两者共同解释利益的形成和分配过程,在维系相关者利益均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管理会计机构提高了管理效率,内部审计机构提高了内部监督和执行效率,两者在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FO与董事会级的会计监督组织则从战略规划和控制方面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基础上最大化。国有企业会计组织的改革应确立以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基础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思想和价值链理论由来已久并颇具影响力。本文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4条原则及价值链的6种演变方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概念。文中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管理中,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当前行为、合作潜力和潜在威胁,分析企业的4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管理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背景基础的构建,即信誉、价值创造决定价值捕获、共享;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企业只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莉 《中国总会计师》2012,(10):132-133
在高校运行的过程中,为了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实现组织内价值的最大化,应该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高校的利益相关程度以及参与到高校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内部配置剩余控制权。在"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分析框架之下,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不断地进行高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研究公司治理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较诸于传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除关注股东利益外,也应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管研究者们对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尚无统一认识,却不约而同地一致认为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论较股东至上理论更具有适用性。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种类繁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综合其他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实际,探讨了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相似文献   

6.
虽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利益相关者满意和多元资本共生的中介作用,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理论解释框架。文章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资本共生系统;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一种回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边界随着企业多元资本共生关系的演变而演变;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满意并以此引发的资本持续投入的行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满意能够促进利益相关者多元资本的共生,进而产生共生的过程能量和结果能量。  相似文献   

7.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承担起各种社会责任。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过程中,不仅要维护股东利益,也要主动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股东,工人,债权人以及消费者等,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利益相关者的集体贡献,如果忽视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利益要求,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从短期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导致短期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失,但是从长期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会改善长期经营环境,利益相关者会得到长期的持续利益,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本文具体总结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一、财务报告目的视角下利益相关者重分类从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算起,经济学家至今已提出了近30种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人(弗里曼和吉尔波特,1987),利益相关者已经在  相似文献   

9.
城市更新过程中多元利益相关者基于利益诉求的不同会发生冲突,阻碍城市更新进程。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解决冲突以保障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展。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社会冲突理论分析其冲突源、冲突事件与冲突结果,总结冲突的内在逻辑,发现利益相关者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利益性因素与规则性因素,从而针对主要冲突因素提出协调路径,即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策略以及立法建设思路,并对城市更新全国性立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技术标准竞争的过程是围绕标准的形成而展开的利益相关者多方博弈的过程。技术标准成为利益相关者争夺利益的手段,企业需要借势于用户、互补产品生产商、竞争对手、政府和标准制定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政府在技术标准的利益相关者中处于特殊地位,既是技术标准的参与者,又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作用的正确发挥对技术标准的形成、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肖琪 《价值工程》2012,31(34):70-71
在电力工程基本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贯穿始末,而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针对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采用设计招标,推行限额设计,运用价值工程优选方案,推广典型设计、使用典型造价、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王守全 《价值工程》2014,(15):81-82
本文围绕着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建筑工程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武燕 《价值工程》2014,(30):81-82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逆向工程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某车型汽车后视镜为例,详细阐述利用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和专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针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逆向测量和逆向工程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静  马长明  姚红媛 《价值工程》2011,30(18):89-90
展示艺术设计工程是具有目的性的将科学、技术、美学、经济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展示工程中的材料一般是指铺设、搭建展示空间、以及在空间内、外部起装饰效果的材料,它集材料、工艺、造型设计、色彩、美学于一身。因此,材料是支撑展示设计得以最佳状态实现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材料对展示艺术工程的重要性和材料的发展方向,结合展示设计工程中的材料选用原则,重点探讨材料在展示艺术设计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表现形态和设计取向。  相似文献   

15.
暴长珽 《价值工程》2012,31(14):59-6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快速建设成几何形态发展,市政工程已成为各地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市政项目的绿化工程缺乏系统的优化选择设计方案、施工独立招投标的管理模式,导致出现施工项目变动大、结算金额超预算、绿化表达效果与设计不一致等现象。本文拟从对设计方案独立招投标、把限额设计和造价咨询管理等角度的理念贯穿于设计之中,提出实施工程造价控制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有效措施,并把控制的重点集中于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强调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陈建国  刘云峰 《价值工程》2011,30(29):68-69
核电站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巨系统,设计活动专业多、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并且许多核电设计活动之间具有往复迭代过程,给设计进度计划的编制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文章中提出的编制流程为核电工程设计进度计划的编制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环库路以上边坡为设计对象,通过结合电站工程现场条件,根据溧阳电站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目标与效果期望、设计原则、设计目的和思路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合本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边坡绿化施工工艺,从而以求实现生态修复目的,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施先正 《价值工程》2010,29(21):39-39
系杆拱桥吊杆张拉力的优化设计问题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ANSYS模拟吊杆张拉的过程,以吊杆应该施加的初始张拉力为基础设计变量,利用应力模拟吊杆张拉力,根据一阶优化算法求出每根吊杆的张拉控制力,使得吊杆的预张拉力达到规定的设计值。结合施工过程,通过对工程实例中问题的计算,使该方法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施工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成慧 《价值工程》2010,29(3):229-229
施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它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施工前期的成本预测到施工准备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从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到最终的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20.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经斌 《价值工程》2011,30(6):119-119
我国的工程建设程序大致可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通过分析工程设计阶段与工程总体造价的关系,对工程设计阶段造价失控的原因,提出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