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化,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产出弹性高于东西部地区。因此,有效增加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会打破中部地区发展瓶颈,改善发展环境,还可以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中部地区承东启西,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使要素资源在更大的地域平台上流动,创造更高的价值,更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胡俊超 《商业研究》2006,(23):117-120
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与其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其实,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不仅具有潜在优势,而且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协调作用,因此必须基于地区经济协调来发展中部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且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拉大这一现象出发,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吸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郝娜 《市场论坛》2008,(9):17-18
对外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文章通过比较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找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中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观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水平都是非常高的,但是细致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可知,国内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大概分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目前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较高的,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为使西部地区的经济能够跟上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应当通过中部地区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会通过甘肃与西部省份的经济合作,来展开主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松 《价格月刊》2003,(4):9-11
在我国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如何正确看江西面经济发展在全国尤其是在中部地区所处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展加工贸易是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文章以郴州为例,在分析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就业的迫切需要,但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认识偏差,体制障碍等问题,因此,本文就加速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富堂 《中国市场》2008,(27):26-28
在国家提出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中部地区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空间新格局正在形成,城市化发展加速,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中部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仍面临观念、结构、效益等问题,需要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中部地区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又好又快地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10.
河南巩义市的工业经济,在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地处中部地区的县级市,工业发展如此迅速,县域经济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41位,并连续九年保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如果把他们的做法与中部其他县市相比,就会发现他们在促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更新快、进取心强、对企业服务力度大、全民创业的氛围浓厚,同时还能够审时度势,及时促进其"蝶变"发展等。这些经验是一些较为落后地区所欠缺的,所以很值得一些发展落后地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商》2012,(14):78+76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发燕尾服,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崛起,就必须加快金融业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近年来,上海、大连、西安等20多个大中型城市都在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以期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郑州和武汉同处于中部地区,是中部金融中心的有力竞争者,郑州市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获胜,是关系到河南省整合中部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聿静 《市场研究》2009,(10):44-47
<正>中国中部地区是指地处内陆腹地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6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中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也存在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工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发现,全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引起中部经济发展滞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落后.通过对我国中部六个主要省份的城市化水平及人均GDP的协整检验,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通过构建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区的增长极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三省相继领政策之先。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总体水平或平均水平,特别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三化”(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及结构变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防止出现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既是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中部地区要从根本上遏制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的出现,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颁布实施,中部6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战略起点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比2010年和2005年中部6省工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发现江西工业经济在中部地区占据的份量正在增加,和其他省份之间的发展差距正在缩小。在归纳和总结中部地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基础上,指出了江西工业经济在企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快江西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罗亚东 《商》2012,(8):184-184
推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由于中部地区拥有的地理和基础设施等优势因素,决定了中部地区可以再这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承接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中部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建立外向型经济的基础和环境、开放程度、潜力三个指标体系,采用2008—2012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与中部四省及东部发达经济省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及综合测度,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中部地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影响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中部崛起”这一契机下,武汉应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作为带动区域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效途径之一,必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武汉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目标.本文采用Super-EBM模型测算了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率及其分解值,并且从整体层面、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三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状况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整体层面,中部地区整体的高质量发展经济综合...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当前各项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找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重点研究中部地区对外面贸易与区域增长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