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13,(11):40-4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就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综合发展和数据分析报告。本刊分三期对该报告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胡思思  江洪  叶茂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25-232
产业成熟度评价是对产品、市场和技术等产业要素相关的情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特定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发展前景的情报分析方法。围绕政策、技术、市场及专家观点4个维度,构建“3+X”产业成熟度评价体系,并以LCD、OLED、激光显示等9个新型显示产业为例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3+X”产业成熟度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揭示LCD、OLED、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情况,从而为竞争主体未来产业布局的侧重点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新区》2013,(6):158-159
为加快贵阳国家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就促进光电产业发展,制定如下优惠政策。 第一章对象和范围 第一条 支持埘象 从事符合国家鼓励类LED产业、光伏产业、光显示产业、激光应用产业且工商、税务关系均注册登记在贵阳国家高新区的企业或机构。  相似文献   

4.
论OLED的应用、市场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显示和照明产业和产业链在欧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正在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成都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在国家、省、市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走创新与发展之路,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成果孵化、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全国高新区的“第一方阵”里。作为一个地处西部城市的国家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没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也没有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有的只是执著的精神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在本期的《国家高新区》栏目中,我们专门对成都高新区进行了追踪报道,为大家展示这个创造了西部奇迹的高新区的创新风采。  相似文献   

6.
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我国高新区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国家高新区应该是布局集中、产业集中、土地节约、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功能区.科技部应支持高新区实现差异化发展,使各高新区能够根据自己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来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7.
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二十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起,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设立56个国家高新区和众多的省级高新区。二十多年来,高新区持续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创新”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载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存的平台.文章从生态管理学的角度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对我国高新区生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对高新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结合高新区外部生态环境以及高新区内部资源优势,提出实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成都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高新区十强。2009年,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实现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目前,在科技部综合考评中,成都高新区位居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第一位,是科技部确定的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09,(12):7-7
全国最大“太阳城”落户无锡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召开2009年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大会;东莞松山湖2009美国推介会暨中美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论坛举行;国内首创动态节能照明电源产品在常州高新区问世;国内最大汽车软件龙头入驻成都高新区  相似文献   

11.
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新使命,其本质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要求高新区必须探索内生发展机制和路径。这一过程需要在把握产业成长、产业价值和产业组织三大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施创意、创业、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以及创业、孵化、集聚的高新区内生发展模式,其核心就是推动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就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综合发展和数据分析报告。本刊分三期对该报告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都高新区将按照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与新域建设"比翼齐飞"的思路,全力以赴、多点支撑、全面发展,努力在四川"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和成都"首位城市"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4月18日,笔者从成都高新区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增幅在全省、全市均保持领先水平。其中,产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外贸出口总额均排名成都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居成都市首位,在推动省、市新一轮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会议发布了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今年1~3月,成都高新区完成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7亿元,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98.5亿元,增幅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5亿元,增幅15.8%;财政总  相似文献   

14.
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后,针对国家高新区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国家高新区的地位、定位、作用、发展和要求,肯定了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在稳定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解决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温总理的讲话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视。在科技界,特别是国家高新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5.
从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组建了5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群,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之前,我们刊发了部分国家高新区的文章,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为配合全国“两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又选编了一组高新区文章,供大家学习、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承担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是时代性主题,国家高新区更应走在时代的前列.扛起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旗.为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开辟道路;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国家高新区更应义不容辞,承担自主创新的责任,培育和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业。珠海高新区作为54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力争威为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在对部分高新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战略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技术与人才优势、政策和地域优势,确立了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等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及六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家高新区经过16年的发展,探索了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但是,在目前国家税收、土地、能源等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不断赋予高新区新的生命力是一个值得所有高新区人研究与探索的问题。由石家庄国家高新区承办的“2007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石家庄)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将于5月27日在石家庄召开。这次会议将集中国内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高新区新的生命力问题,为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舆论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区并颁布相关政策14周年,也是国家实施十五计划的收获年.在过去的一年中,53个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坚持创新与发展的改革思路,着眼于国家发展的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与产业特点,积极探索新的符合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化环境,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使高新区成为各个地方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新的有益的经验.我们从以下各个方面就可以看到高新区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建设高新区是目前全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趋势,我国的高新区建设,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长期制约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典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归纳和总结,结合国内高新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复杂国内外形势,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新区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