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徐敏丽 《乡镇经济》2008,24(9):77-82
从财政支农结构看,农业科技三项,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明显正方向的同期效应与长期稳定效应;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具有负方向的同期效应与长期效应。财政支农在结构上不够合理,表现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很低,而其他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从而影响财政支农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才SVAR模型分析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财政支农结构看,农业科技三项,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明显正方向的同期效应与长期稳定效应;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具有负方向的同期效应与长期效应.财政支农在结构上不够合理,表现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很低,而其他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从而影响财政支农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   

3.
田翠杰  高艳 《北方经济》2011,(14):12-13
本文运用VEC模型对1978-2009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农业产值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政府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短期来看,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农业产值对农民收入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也较小,而农民收入对农业产值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则较大。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8~2005年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短期稳定正向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财政支农支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和各项支出对农民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在得出相应的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出、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云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和农民收入构成的基础上,对1985--2005年支援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农财政资金逐步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可靠保障,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科技建设费用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而农业基本建设对农民收入影响甚微:并进一步提出西部省区应该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特征优化支农财政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1982--2007年广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西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广西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农民增收效应高低的次序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最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次之,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居第三,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最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疆农民收入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了农业财政政策与新疆农民增收的相关性,运用回归分析法验证了财政分配政策与农民增收的内在联系,并从新疆财政支出总量、支出结构与支出效益出发,分析了新疆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效应,明确了新疆支农支出的优先顺序,为进一步促进新疆农民增收,提出了构建助农增收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进行Ganger因果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建立农民收入与支农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具体研究各财政支农项目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不仅是农民收入变化的原因而且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每增加1%,农民收入增加137.7元;在各项财政支农项目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农村救济费,再次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贡献率最小的是农业科技3项费用.最后,文章对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实行财政支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支农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加大财政支农总量、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和改革财政支农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是农业大省,发展特色农业是安徽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特色农业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安徽省金融支农还不能满足特色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通过分析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秦生  李强强  朱志明 《特区经济》2009,242(3):221-222
农民的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重越来越大,经营性收入比重越来越小,而这势必会影响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农民收入的结构。本文就这一问题,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金叶  钱娟 《特区经济》2012,(2):186-188
本文通过衡量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等不同资本投入对农民收人的影响,说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需要通过金融深化消除妨碍农民收入增长的金融抑制。  相似文献   

14.
李季刚 《新疆财经》2009,(3):69-71,102
在研究农村金融问题时,如对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不加区别,将无法发现二者支农效率的区别。本文通过研究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产出影响的差异,揭示了地方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邸晓熠 《特区经济》2014,(5):225-226
目前,农产品成本不断增加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问题。而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措施是导致其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农产品价值链这一概念,分析了其特点以及对农产品运输环节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一理论,可以降低农产品运输过程的资源浪费,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是农产品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传统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也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农产品经营的新模式,即"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模式,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丘  蒋远胜 《特区经济》2011,(11):185-187
本文选取了四川省1999~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满足农民的信贷资金需求是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正在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冲击与影响,而涉及粮棉油生产、收购、加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未能独善其身,由于涉农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增收。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充分履行职能,支持涉农企业摆脱困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本文通过抽象调查与思考,较深刻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涉农企业及信贷支农的影响,提示了涉农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应把握的发展机遇,提示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应承担的支农、护农责任及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核心和中枢,甘肃省永靖县库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金融支持。永靖县库区经济建设资金短缺、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村基础条件差等问题的实质是金融支持不足。文章从库区金融问题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举证,根据库区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运用相关知识得出相应对策。通过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发展、库区稳定、农民增收的农村金融体系,来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长渠道单一,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问题,该文结合新疆农业特色,把新疆农业现代化具体界定为农村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和农民人力资本化。通过理论分析,假定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间存在正相关性,且对实际数据利用EViews6.0进行回归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后提出通过推进新疆农业机械化、完善农田水利设备、培养新型农民和落实农村信息化,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