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银行体系由于历史、政治、自身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巨额的不良资产,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加入WTO后5年缓冲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着全面的对外开放和竞争。同时,各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制以及上市等进程也加快了速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三月底,全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55.7亿元,不良贷款率6.63%。从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来看,经过1999年的不良资产大规模集中剥离和财务重组,不良贷款的比率逐年下降,但是,不良贷款的余额仍然高达10610.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2%,与2000年世界前20家银行33.27%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
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 ,其资产经营状况不尽人意。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 ,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近 2 0 0 0亿元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比例接近2 5 %。尽管从 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剥离了国有商业银行近万亿元不良资产 ,但是时至今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还在上升。鉴于许多国际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最主要原因是自身大量不良资产导致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 ,因此 ,如何有效压缩不良资产 ,尽快化解风险 ,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在过度时期的首要准备工作。在我国商业银行日前的资产结构中 ,信贷资产构成了银行资产的主要部分。因此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不良信贷资产居高不下 ,据估计 ,个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高达 30 %以上。商业银行 ,特别是国有商业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国有银行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严重障碍。商业银行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金融体系埋下了危机的隐患。同时 ,商业银行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还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和经济实力 ,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外信誉及其市场竞争能力。“冰冻...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虽然到2001年底,国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首资实现了不良贷款净下降,但巨额的不良资产仍然是我国的金融体系经营中最大的风险来源,因此,寻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化解方法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能够稳定发展及中国金融市场的重大课题,需要尽早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林恬 《经济论坛》2006,(16):100-102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现状及主要处置方法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现状。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3133.60亿元,比年初减少4042.40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8.61%,比年初下降4.6个百分点。其中次级类贷款3336.40亿元,占全部贷款2.19%;可疑类贷款4990.40亿元,占全部贷款3.27%;损失类贷款4806.80亿元,占全部贷款3.1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清收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剩余存量不良资产清收难度也将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莉萍 《金融评论》2011,(4):37-53,124
本文从金融功能视角,将影子银行体系的范畴界定在发挥了类似于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等功能的三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此前提下,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视角,重点剖析了前两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机制。同时,提出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对商业银行具有有限替代效应,并在货币市场上产生外部溢出效应。即流动性之谜。最后,基于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缺陷,提出从抵押品管理角度入手。在金融市场中建立证券最后贷款人,以规避影子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正> 问题的提出中国加入WTO后,整个经济活动将逐步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而要保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银行和金融的稳定发展是关键。但是,中国目前金融业的状况并不乐观。据同期金融统计资料,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相当于银行资本的4倍。银行及其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呆账准备金不抵不良贷款,也不抵呆滞呆账贷款的情况相当严重,从而失去许多重新贷款创利的机会。由于贷款占中国银行业资产的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可能随时诱发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动摇社会对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困扰和束缚中国金融机构发展的桎梏,已到了相当危险的边缘。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应该引起金融当局、理论界、实业界以及社会各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妥善处理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己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亚洲金融机构存在庞大不良资产是诱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之一,由于其能够将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资产表外化,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故被视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一些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居高不下并不断衍生的不良资产和明确的金融业开放与改革时间表,对商业银行尽可能利用自身能力处置和消化不良资产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进度要求。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相当严重,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而且己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大隐患。我国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手段不能很好地满足快速、批量处置巨额不良资产的要求。利用证券化手段化解不良资产。对我国金融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分散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改善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尽管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极不完善,通过资本市场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还比较落后,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但探索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来处置部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还是比较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新的金融产品,不仅与商业银行争夺存款市场,而且还争夺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优质客户凭借自己的信用直接绕过银行这个传统的信用媒介,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较为便宜的资金,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融资地位上升,间接融资地位下降,即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这一融资非中介化行为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并从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弱势、法人治理结构及社会信用等方面,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重点阐述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的战略选择。本文既提出了为解决不良资产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等宏现战略,又提出了坚持实效化解不良资产、采取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等微观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国军 《经济论坛》2002,(17):14-15
从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都是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企业失信行为大量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机制,加强信用管理,是加入WTO后的中国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但是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当混乱,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如大量银行贷款逾期收不回来,成为呆账、死账,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加,企业之间  相似文献   

11.
张燕琳  赵琳 《时代经贸》2011,(4):178-179
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不仅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也阻碍了我国经济协调稳步的可持续发展。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拉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加大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章从当前银行不良资产经营管理工作电面临的困境和难点;强化银行不良资产经营处置工作必要性;提升银行不良资产经营处置工作的措施和方法等阐述了如何改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经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不仅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也阻碍了我国经济协调稳步的可持续发展.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加大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章从当前银行不良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难点;强化银行不良资产经营处置工作必要性;提升银行不良资产经营处置工作的措施和方法等阐速了如何改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经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素春  刘明秀 《经济师》2000,(10):166-166
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是指其投放贷款后不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 ,处于逾期、呆滞、呆帐状态 ,从而面临风险的那部分贷款。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具体程度 ,各界众说纷纭 ,有着不同的判断。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1994年初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 80 0 0亿元 ,占全部贷款的 2 0 .4% ;1995年底 ,全国银行的不良贷款为 90 0 0多亿元 ;1996年 ,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 ,银行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 1万多亿 ,占其贷款总额的 30 %左右。商业银行大量不良债权的存在 ,已严重威胁到商业银行的自身经营及体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总体来说,中国宏观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银行体系风险。银行体系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发生资金、信誉损失的可能性。表现为:(1)不良贷款居高不下。2005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0.49%,而国际上一些大银行不良贷款仅占1%~6%。近几年,国家虽然通过多种形式转移和部分解决了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巨大的不良资产问题。200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2倍多。(2)资产负债率高。据银监会2005年的数据,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  相似文献   

15.
银行处于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脆弱,并且还面临着银行存款保险的问题和外资银行的竞争问题。银行业的稳定性依据其资产指标进行判断,包括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2002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为26郾45万亿元,占全部金融资产的85%;国内金融市场融资额中大约80%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2003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9郾8%,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据银监会统计,到2003年6月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为2郾54万…  相似文献   

16.
失信的成本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而我国由于目前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作为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失信现象相当普遍,诸如合同欺诈、逃废债务、偷税漏税、走私骗汇、虚假信息、黑幕交易、价格陷阱、伪装上市等现象频繁出现,这些行为不但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混乱,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诚信缺失造成的损失高达5855亿元。  相似文献   

17.
胡春钰 《新经济》2003,(7):28-30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5月29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今年银监会对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下降的指标任务是3到4个百分点,余额下降700亿到800亿元.资料显示,2002年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的不良资产率比之2001年,分别下降了4.26、5.14、3.99、4.72个百分点,这说明银行在控制和减少不良资产方面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18.
周兴 《经济导刊》2007,(9):41-42
重庆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各种地方政府资源,以土地为杠杆,以国开行贷款为枢纽,处置工行重庆分行不良贷款及重组重庆商业银行资产屡屡成功,包括对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157亿元不良贷款,重庆市商业银行、西南证券、重庆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的债务进行了大规模财务重组等.从不良资产处置,到参与国有企业的投资和资产重组,再到搭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成功都获得成功,喻为"渝富模式".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中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同时使得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其中之一就是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导致的生产过剩企业破产而产生的不良贷款明显增加.据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2017年2月22日发布的《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2016)》显示,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四个季度平均约为1.69%.同比2015年的上涨了0.18%.(如图1)面对不良资产的增长,银行的盈利基础被削弱,银行急需一种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银行经营的不良资产处置办法.不良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以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业务的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成立,2000年,国家经贸委分四批提出债转股企业建议名单和4596亿元待转债权,并经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贸委、财政部共同协商最后确定债转股企业580户、金额4050亿元;同年12月下旬,在580户企业中已有569户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签订了协议。由此可见,国家把债转股作为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又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性举措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据有关专家估计,未来几年有可能实行债转股的资产在12000亿~20000亿元,从此巨额数字可知债转股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发展和国家宏观经济面的转好,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如果成功了,它标志着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国企举步艰难以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并发症”,如果失败了,又会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自“拨改贷”以来近二十年的改革成果付之一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