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经历了“以规则为基础”向“以原则为基础”的回归,表明其缺乏理论指导和权威性,并过于受经济利益驱使,但美国的会计准则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我国会计准则虽有权威性,但同样缺乏理论性。应有选择地引进美国会计准则的合理成分,同时应积极关注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加强我国自身的会计研究。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公允价值成为备受争议的话题。许多金融机构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加剧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而引发一些国家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从公允价值的概念以及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遇到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讨公允价值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末期美国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历史成本的计价方法一下子被推到风头浪尖。在此后的近20年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得到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推崇,发展极为迅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2007年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了公允价值也并非完美无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推诿责任的同时,众多学者亦在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寻求解决对策,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政治行为已经成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美国和欧盟为例,从博弈论角度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政治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美国和欧盟的会计准则制定主体——FASB和IASB遵循一个极为相似的程序,但它们却被植入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对于一个相似的新会计准则,即使两个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有着极为相似的偏好,其结果也将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2007年8月美国次债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经济陷入流动性不足和经济衰退的窘境。在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也难免受到影响。次债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为次级贷款对象的信用分数较差。统观美国次债危机的始末,应该说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源于美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次级债按揭贷款业务过程中降低了评审标准,并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忽视了基本的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美国会计准则导向演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爆出安然等一系列重大财务丑闻后,整个会计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规则导向会计准则成为众矢之的。美国最终决定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采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美国在会计准则导向转变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转变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次贷危机中,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货币政策工具有所创新。对这些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进行政治经济学评论,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观察这些货币政策的长期意义和趋势,特别是在这个背景下,讨论美国国际金融货币协调的重点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为立论基点,借助博弈论的分析思路探讨以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的博弈行为,提出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是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井尻雄士教授应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邀请于2003年为日本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日本会计业界相关人士所做的一篇演讲论文。井尻雄士教授所著的这篇演讲论文(以下简称井文)回顾了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75年的发展历史,评价了美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并对美国会计准则在发展和施行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以及美国法制和监管环境对财务会计发展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入剖析。译者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感触良多,尽管其中的一些观点值得作进一步商榷和探讨,但是文中所提出的诸多问题无不是当代财务会计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需要会计学人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而言,其影响必定是深远的。由于全球金融市场通过跨境资本流动联系在一起,一旦美国次级债危机升级进而引发美国金融市场危机或者美国经济衰退,这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对美国次债危机的演变应保持高度警觉,应更加慎重地看待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及早采取一些应急预防措施,减缓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