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城市物质环境是城市特性的主要反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社会现代化进程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城市人工环境的发展要有清醒和足够的认识,注重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完美结合,才能使城市的建设显示出发展的潜力和精妙独到之处。城市物质环境包含着建筑、街道、广场、小品等人工环境及山脉、河流、园林、  相似文献   

2.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物质文明不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3.
刘昇  伊武军 《开放潮》2005,(9):98-99
生态城市也称可持续发展城市,其实质是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曾经有过多种定义,目前国内较为一致的说法是: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与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在其中,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惠共生,物质、能量、信息得到高效利用,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常熟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创建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黑河,无一不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我国三大城市群:北京、天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更是抓住历史潮流,充分利用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城市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素质较强等特点,不失时性机地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并制定出创建生态城市的可行性方案.所谓生态城市,一般指在城市及其周围的地域空间内,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高度和谐,人工建筑、基础设施和自然最观的完美统一.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市民在系统内生产生活,并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形成良性循环,各种废弃物被严格控制在环境允许的承载力之内,不对"生态平衡的人工环境"和市民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市民生活在一个舒适、消洁、宁静的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它表达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生态城市的立项和建设均有很高的标准,不是一种主观随意行为.  相似文献   

5.
一、生态城市及其内涵 1.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城市建设因人类的生存需求而生,又必须要借助于人类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也需要一个个城市生态家庭,需要家庭中的成员普遍拥有高度自觉的生态意识、珍视环境的伦理价值观、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主动积极的生态环保参与行为。如巴西的库里蒂巴,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其培育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让家庭成员中的家长在"免费环境大学"中接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也称可持续发展城市,其实质是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曾经有过多种定义,目前国内较为一致的说法是: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与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在其中,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惠共生,物质、能量、信息得到高效利用,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浅析美国城市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城市灾害的规模也不断增大,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直接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因此,建立规范化的城市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从而更快、更全面地正确应对各种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消极影响,创建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城市环境,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作为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较为完备的国家乏一,其相关方面的制度和经验对我国城市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北京、上海与纽约、东京.伦敦、巴黎四大国际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城市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手段,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已经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否则不可能产生现代化城市。以人为本就是现代化的城市将给人以最大限度的便捷,使人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市化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城市。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第一步,通过树立规划幸福生活的价值理性,追求建筑美好家园的精神归宿,加强规划政策主体的责任伦理等途径,有利于在决策理念上保证城市规划沿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前进,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巍 《中国集体经济》2008,(Z2):136-137
现代都市到处高楼耸立,交通拥挤,人口稠密。城市迅速扩张,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对人们的心理、生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在建筑环境中体现人文情怀,打破人与自然的隔绝;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再造一个大自然的缩影,将人、自然与建筑三位一体有机的融合,应成为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而生态城市的山水美学意境正为此提供一种思路,因此,从环境和生态出发,在城市建筑中遵循"师法造化,中得心源"的审美原则,将成为当今我们的研究方向和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兰吉涛  柴宗刚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75-183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在向更为低碳的方向发展。为探求更理性更科学的生态建筑评估和建设方法,以双碳理念为背景,将国内外相关评估方法中建筑生态化方面注重因素和双碳理念下建筑生态化设计侧重点相结合,构建一个适合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生态建筑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兰州新区中建大厦为对象,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模糊评判和生态等级确定。经实证分析后结果表明,该评估体系能够准确地对生态建筑各项因素进行量化,并计算出建筑各指标的隶属度和建筑生态等级,对今后我国生态建筑评估体系的完善和生态建筑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景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景观的规划内容包括城市的整体结构、布局、城市内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配置结合方式、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与特定的文化活动方式等等。生态景观规划与管理以生态效果为核心内容.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以实现景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景观生态规划而产生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态效应.而且还有经济效益、人文效应、健康效益等多种益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排放的包括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等废弃物。从资源的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它含有许多可综合利用的物质和能源。若能回收垃圾并将其资源化,不仅可减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当世博会把未来城市生活的各种图景用奇异的建筑和现代光电技术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我们无不为之激动与向往。可是,当时钟继续转动前行,当我们的未来正在无限接近梦想时,上海的一场大火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城市的残酷;  相似文献   

16.
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支持、物质和文化服务。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文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按照传统发展模式,人类的物质需求将逐步逼近自然环境的承载极限,自然环境有可能发生不可逆转退化。人有三个家:家庭、国家和地缘;如失去家庭,生活就将无依无靠;如失去国家,生活就将四处漂泊;如失去地球,生活就将不复存在;所以,我爱我家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有些时候,提高小家庭生活水平的需要,会与大家庭地球环境的需要发生冲突,特别是过去三百年间冲突在加剧。显然,世界现代化,既需要我们用知识促进发展,也需要我们用智慧协调关系。人类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事实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客观存在,并在不断演化,只是我们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它。到今天,人类已经拥有毁灭地球的强大能力,而地球却越来越不堪人类的重负。我们不能漠然对待,也不能心存侥幸,而应该科学地和人道地对待地球,理性在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赵茜 《特区经济》2009,(10):48-49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程度的表现,是中国城市建设的目标,也关系到未来城市的建设。城市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包括经济、社会、人民生活、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和环境等各个方面,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广东省21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给出排名和分类,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住宅建设的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住宅正受到房地产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最近在一项对中国六大城市的住房调查中,除户型、交通外,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已成为购房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各地已经都有一些住宅项目提出要把“生态概念”、“环保概念”、“绿色住宅概念”、“健康概念”等作为住宅开发的新概念。那么.作为生态建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笔者认为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晓男 《宁波经济》2004,(11):42-44,47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涵盖了城市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有别于我们过去所提出过的环保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概念和建设内容,无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规划和建设,有着更高更全方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大庆市的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景观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城市景观廊道建设.增加城市绿色植物的数量,可以改善城市景观的生态质量;增加城市景观廊道建设,可以直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庆市使道路廊道与绿地廊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