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流动态联盟是一种新出现的管理模式,也是军事物流发展的方向之一,文章研究动态联盟的发展、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中的风险机理,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探讨风险区间评价方法,建立风险评估的层次模型。给出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付艳 《物流科技》2007,30(5):154-156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TPLP)战略联盟的建立是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TPLP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适合TPLP的战略联盟模式有:联盟生产制造企业、联盟零售企业、与其它TPLP联盟、以及TPL与生产商和零售商的联盟。TPLP的战略联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稳固和发展联盟的伙伴关系,就要注重TPLP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规避战略联盟风险、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多层次合作以及对联盟的业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物流企业联盟的风险状况,首先在分析物流企业联盟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物流企业联盟风险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熵权理论及模糊数学,建立起物流企业联盟风险的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合作伙伴选择的过程及方法 在动态物流联盟的构建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动态物流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对物流成员企业的选择与评估大多以定性为主,有评价指标设计或者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的物流成员企业选择评判,或者运用标杆学习方法对企业进行选择评价,但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对供应链上的某一类企业的评价中,AHP法对于一些定性问题的相对量化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在物流作业系统中的许多作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不够.由于我们研究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物流作业各环节伙伴选择之后的物流运作优化.  相似文献   

5.
动态物流联盟中基于不对称Nash模型的利益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动态物流联盟中应用不对称Nash模型的意义 动态物流联盟是指拥有不同关键资源的几家物流企业,为了快速响应某一市场机遇而结成的一种暂时性的联盟。它通过物流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与有效协作,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动态物流联盟形式的出现是物流组织在制度上的一次创新,是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乡镇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本质上是物流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形成的契约合作关系,伙伴参与联盟的直接动力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良好的伙伴关系是组建联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而维系伙伴关系的动力就是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利益产生的双重效应,既使合作各方产生合作的要求,又会因为利益分配的多少、偏向而影响动态物流联盟的健康和稳定运行。因此,如何设计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是确保动态物流联盟成功组建和通畅运行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虚拟物流联盟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虚拟物流联盟运行过程中风险评价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其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虚拟物流联盟运行中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算例对该评价方法的运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对新创高科技企业供应链联盟风险进行了分类,包括错误选择合作伙伴的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并从慎重选择合作联盟伙伴、选择合适的联盟形式、合理规避市场和技术风险、建立联盟伙伴间信任关系四个方面论述了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甘明  马田野  王丰  陈亦煌  张崇波 《物流技术》2011,(17):230-232,243
从军事虚拟物流联盟完成物资保障任务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军事虚拟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三阶段模型,重点分析了由军方独立组成以及军地共同组成时的伙伴优选情况,并通过算例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从军事虚拟物流联盟完成物资保障任务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军事虚拟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三阶段模型,重点分析了由军方独立组成以及军地共同组成时的伙伴优选情况,并通过算例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宗佑 《物流技术》2010,29(13):130-132
对新创高科技企业供应链联盟风险进行了分类,包括错误选择合作伙伴的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并从慎重选择合作联盟伙伴、选择合适的联盟形式、合理规避市场和技术风险、建立联盟伙伴间信任关系四个方面论述了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新创高科技企业供应链联盟伙伴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探讨新创高科技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目的和联盟伙伴选择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创高科技企业评价联盟伙伴的原则和主要标准,包括战略目标、资源互补、伙伴实力和信誉、市场相似程度和文化差异等五个主要评价要素.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战略联盟是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从解释物流战略联盟的内涵出发,阐述了物流战略联盟的形式及伙伴的选择,并分析了日本伊藤忠商社与台湾康师傅国际集团联盟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动态联盟是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由一些相互独立的有专长的敏捷型企业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盟,每个伙伴在各自的优势领域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共同完成整个产品的从开发、设计到制造和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通过合作来强化和提升动态联盟的竞争实力。显然,联盟盟员的选择是在组建动态联盟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问题,如何通过对各潜在伙伴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估,确定一  相似文献   

14.
一、合作伙伴选择的过程及方法在动态物流联盟的构建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动态物流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对物流成员企业的选择与评估大多以定性为主,有评价指标设计或者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的物流成员企业选择评判,或者运用标杆学习方法对企业进行选择评价,但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仲伟姗 《价值工程》2011,30(28):67-68
提供一种新的虚拟企业联盟伙伴选择的群决策模型。在分析虚拟企业联盟伙伴评价指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联盟伙伴评价指标集,考虑决策专家对指标的偏好特性,提出利用语言信息标度建立虚拟企业联盟伙伴选择群决策模型,利用LWM算子和HLWA算子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予以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企业科技创新的动态联盟背景的提出,分析了企业科技创新动态联盟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企业科技创新动态联盟科技课题的设计与发布、伙伴的选择与评估、工作流程管理、伙伴利益风险管理等问题,构建企业科技创新动态联盟,达到实现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摆脱科技受制于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层次分析法(AHP)与主成分分析法(PCA)有机结合,构建了保险公司银保合作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AHP-PCA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结果发现AHP-PCA评价模型能有效地对保险公司银保合作战略联盟伙伴进行评价与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关于战略联盟伙伴选择评价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考虑联盟伙伴重新配置的后果,强调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两种对立的观点:联盟伙伴的重新配置会导致中断,因此增加了后续项目终止的风险;合作伙伴的重新配置导致适应性的增强,从而降低了这种风险。本文以企业的进入或退出为起点,探究其不同的情况对联盟风险的影响。通过实证证明相关假设,并对战略联盟的实践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动态联盟伙伴关系问题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动态联盟能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减少交易费用,更好地应付市场的不确定性.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动态联盟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本文分析了动态联盟伙伴关系的复杂性,从定性的角度提出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应该采取的几种策略以及保持良好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必须有的一些约束措施,最后提出了评价伙伴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3,(8):12-14
合作创新具有资源共享、分担风险的优势,已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合作伙伴的选择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合作伙伴的评估模型,并对指标分配了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待选伙伴进行分析评估,为技术创新联盟伙伴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