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07,(2):F0002
素有“江南圣地,鱼米之乡”美誉的高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建设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渔业科技人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江苏省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江苏省生态农业先进县。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地处南京南大门,是承接苏南、辐射皖南的经济走廊和商贸中心。  相似文献   

2.
一、广西建设生态农业的成效与问题自1981年国家提出建设生态农业以来,广西生态农业建设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据统计,1994年全区生态农业试点村有300多个,试点总面积3.34万公顷,试点农户14.5万户。在试点区内,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人均收入达1500元,高于全区农村的平均收入。到1997年,全自治区生态农业试点发展到400多个,其中生态农业试点县5个,小流域生态农业试点区5个,生态农业奔小康示范村10个,生态农业明星示范户100个,试点总面积达10.02万公顷,参与试点农户20.5万户。在试点区内,农民人均收入达2300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黑龙江省拜泉、木兰2个国家级试点县生态农业建设和绥化、肇东、庆安、延寿、泰来5个省级试点县(市)生态农业建设以及生态农业“121’”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自八十年代开始,通过全面的试点,模索出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1994年,由试点村、乡、场发展到了试点县的建设,涉及面积0.123亿公顷,乡村人口2392万人,耕地3.273亿公顷,试点的县数占全国总数的2.11%,推动了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到1995年,除国家级50个试点县外,全国省级生态农业的试点县达100多个,有近20个地区和市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全国各种生态农业试点由开始的1200多个发展达2000多个。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遵循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  相似文献   

5.
姜堰市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始终坚持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市、省“九五”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建设先进市、省生态农业和农村能源建设先进集体,更有河横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国家级溱湖湿地公园两块金字招牌。近年来,姜堰市不断加大生态基础建设力度,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9月24日,记者从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合作共建研讨会上了解到,2013年农业部将在辽宁河南、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等5省区分别建立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据了解,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将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和全国循环  相似文献   

7.
2012年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目标目前已确定,并分解下达到了各市、州。按照计划,今年该省将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5万户,新建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7处,推广省柴节煤炉灶20万户,新增太阳能利用装置20万平方米,并加快淘汰老旧农用机具,发展生态农业,降低农业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 3月 2 8日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会议上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做了题为《总结经验 ,抓往机遇 ,开拓进取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报告。张宝文说 ,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前题条件。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在经过村镇试点、试点县建设到目前的大发展阶段 ,取得了显著成效。从 1 994年开始建设的全国 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来看 ,5年共投入资金 60多亿元 ,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 1 37亿元 ,投入产出比为 1∶…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与污染,当真是一对"冤家"?作为湖北省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试点县(市),安陆市引导肥源对接、循环利用,探索出一套"种养平衡"新模式。目前,该市已实现规模养殖场污染零排放、全部资源化利用。算生态账有机粪肥成庄稼之宝在安陆市孛畈镇同兴村原野上有神州畜牧业有限公司配套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种的是有机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全靠沼液。"公司董事长黄晓燕指着远方一片场区介绍,那是公司的生态养猪示范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高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建设试点单位,江苏省生态农业先进县、全国首批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点县。高淳从实际出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逐步走出一条以“水”富民的特色新路——  相似文献   

11.
合山市河里乡独山生态养鸭示范基地着力提高桂中地区农民养殖良种鸭和良种鱼的技术,通过示范,培育上规模养鸭示范户200户,带动本市及周边县市区11.63万户养鸭户通过科学养殖致富,凸显“磁场效应”。该基地2007和2008连续两年荣获来宾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2.
《浙江林业》2023,(1):48-49
<正>近日,在龙游县召开的浙江省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现场会上,为探索形成林业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和发展方式,浙江省发布了第一批林业推进共同富裕试点任务名单。林业推进共同富裕试点任务分为林业共同富裕试点县(“试点县”)和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林共体”)两类。前者以县域整体为范围,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产业提效增收、资源提量增值、生态提质增汇、文化提韵增彩、管理提智增能等五个方面,突出林业共富、林农增收主题主线,统筹推进林业共富县域示范建设,建设期2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区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开展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我们更进一步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为此,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认真做好生态农业大文章:一、加强基础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在区内选择20个乡镇,开展示范工作,要求在两年内做到:1、制订生态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启动部分先行项目;2、改善水利设施;3、使用生态农药、抗病虫种子;4、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5、种、养、加产业内部物质和能量达到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优化。选择有发展前途的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分批上报省、部,争取上级布点和支持。二、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精细农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农业部将在辽宁、河南、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片肃等5省区分别建立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上海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将在五大领域开展: 一、水稻。结合100万亩设施粮田建设,以崇明县实施农业部水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重点,继续在郊区10个区县实施水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遴选1500个水稻科技示范户(其中崇明1000户)。选派科技人员250名。  相似文献   

16.
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全岛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是现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河口沙岛。崇明县就是以崇明岛为主体加上附近几个小岛建立的。岛上农业生产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发展生态农业具备良好的条件。1993年12月,崇明县被列为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正式启动了生态农业县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太和县出台《太和县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建设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两体融合")发展试点县,围绕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示范园区生态中循环和县域单元生态大循环,打造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建立十大循环模式,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相似文献   

18.
陕西千阳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于2004年到2005年在本县川塬乡镇的21个村的2380户实施了户用沼气式厕所示范项目,经市县检查验收,项目实施符合《实施方案》要求,合格率和正常使用率均达到100%,被评为市级优良工程。现将该县农村户用沼气式厕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长顺县通过近几年的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大力推广粮——猪——沼生态农业模式,探索一条在石漠化和半石漠化地区开展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一、明确目标,找准症结,推动生态农业向前发展长顺县地处贵州中部,全县总面积15546平方公里,总人口22.2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52.3%和92.2%,耕地利用面积l.45万公顷(其中稻田0.53万公顷,旱地0.9万公顷),属国家级贫困县。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全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3.35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重庆市35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猪—沼—菜/果模式为例,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探讨农户的生态农业模式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借助二元Logistic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模式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一致性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偏好度较低,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平均额外投入水平为每年5608.2元/公顷。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模式偏好的因素包括:生态农业模式熟悉度、生态农业收益预期、周围农户示范作用、是否获得生态补贴、户主年龄以及家庭总收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额外投入水平的因素包括:生态农业功能感知、生态农业模式熟悉度、生态农业收益预期、是否获得生态补贴、户主年龄与受教育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农户生态农业模式的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一致性受到生态农业功能认知、生态农业模式熟悉度、邻里示范和户主年龄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