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1~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产业转移特征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1)从2001~2010年10年来看,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2)从2001~2010年10年内不同时间阶段来看,纺织业等三大产业在2001~2004年间都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2004年后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转为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4年后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3)纺织业等三大产业转移特征与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及劳动力转移是紧密相联系的。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产业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以及只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纺织服装业地图上,浙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纺织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98%。未来,杭州、宁波、湖州、温州等将重点发展服装及面料生产、研发、展销等,嘉兴、绍兴、金华等地区将发展现代纺织业,促进传统纺织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安徽和江西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目前,安徽和江西的纺织服装业以贴牌加工为主,正处在从贴牌向创牌转变,从单一向全面转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地将东部的设备搬到中西部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一语道出了棉纺行业产业转移的最大误区。产业转移≠设备搬迁他说,由于目前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水平已达到2000元,客观上已不再适应纺织业的发展。于是,鼓励有条件的棉纺企业到中西部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思路。而中西部的新疆、河南等地也有迫切发展棉纺业的需求。但是,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搬迁,企业要在转移过程中实现产业层次的提升,使产业转移的过程成为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移的更大意义在于在中国纺织业向“高端制造”转型过程中,企业能够获得一个宝贵的缓冲期,用以制订新的发展战略和积攒能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纺织业“西进运动”正在加速展开,中西部各省区也在竞相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任。今年上半年,上海三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迁移到重庆,山东如意集团也开始在重庆兴建100万锭紧密纺生产基地,浙江维科集团在江西兴建纺织工业园,华芳集团50万锭紧密纺落户新疆石河子,郑州纺织工业园区规划完毕,开始招商引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达到76%,高出东部地区43.4个百分点。成本低、原材料丰富和优惠的政策是中西部省区吸引东部企业的三大优势。比如,毗邻三大沿海城市圈的河南省,不仅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棉纺织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支柱行业,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占有最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加入WTO在即,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棉纺织行业必须大力调整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因此了解世界纺织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发展趋势是必然的。一、世界纺织业结构调整趋势综观世界纺织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近代200年中已经历了三次较明显的转移;第一次发生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世界纺织生产的中心从东方转移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第二次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美国、日本和西欧转移到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7.
棉纺、服装,产业集群以及承接转移都是谈安徽纺织不能不谈的几大优势资源。寻找安徽纺织未来发展的新蓝天,也许我们能从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严立鸣的话里一窥端倪。《纺织服装周刊》:请谈一下安徽纺织业在全国纺织行业中的地位。严立鸣:安徽省纺织服装业在全国各省份中排行第13位,总量优势并不明显。但近年来,安徽纺织发展很快。2006年,全省纺织业和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仅为656家,工业增加值67.1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10%和3.8%。到了200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为857  相似文献   

8.
姜晓烽 《中国纺织》2006,(7):98-101
产业转移热潮涌动 2006年3月6日,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论证,中国纺织龙头企业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大丰市政府签订了《大丰市上海纺织产业园区合作协议书》,规划显示,该项目总投资207亿元,总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据称,这是上海纺织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产业转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给中国纺织业带来的不仅是发展机遇,也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工艺技术,并最终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同步。  相似文献   

10.
纺织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广西在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方面,尤其是纺织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一大批企业落地生根,为广西经济、就业与民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性产业,纺织业随着东部成本的不断攀高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一种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一种是转移到中国中西部地区。广西在人口规模和地缘上相对于其他地方拥有绝对的后发优势,可以通过吸纳东部产业技术来发展当地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2.
纺织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等形势的严峻,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纺织产业西移已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是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我们可以大致地描绘出一条钢铁工业国际转移的路线: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逐渐地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并且随着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钢铁工业再次转移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绵的国际钢铁工业转移的浪潮。中国的钢铁工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实现了由钢铁贫困国变成钢铁工业大国。80年代以后,中国的钢铁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进入高峰期,到1996年首次出现年产量1亿t,进而连续成为世界钢铁…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更多还是要靠地方政府和工业园区自身的努力和争取。在目前转移现状及竞争形势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寻求到属于地区独特的道路,获得有效的转移及落地。近两年来,产业转移工作开始从平衡发展进入到面临竞争比较激烈的区间,无论是向国内转移还是向国外转移。过去讲转产业转移,从英国转到美国,从美国转到日本,从日本转到台湾,后来转移到大陆。曾经我国大陆东部沿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纺织业的产业转移开始较早,而始于去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让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加速了各国、各地区间的转移进程。自去年下半年起,我国中西部江西、河南、安徽、湖北、新疆等省份的部分城市以及直辖市重庆等地承接转移,渐呈如火如荼之势。为全面反映当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业转移动向,解析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实质,从本期开始,《纺织服装周刊》独家推出为升级,重新布局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各个层面的点评分析和各个地区的转移承接案例,为准备实施产业转移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奉新,江西省最早设立县治管理的十八县之一,公元943年为表示弃旧迎新之意改名奉新。在当下这个崇奉创新的时代,产业转移也成为中国纺织业重新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的创新举措。奉新也成为中部省区积极承接转移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一)从传统纺织业到现代纺织业 纺织业是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产业。传统上人们对纺织业的认识就是“纺纱织布”。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纺织业中的应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纺织业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必要加以重新认识。 1、纺织生产方式的变化:从  相似文献   

18.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因此,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仍是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浩文 《化工管理》2013,(9):29-29
为了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承接地之间盲目竞争、产业无序流动和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7月26日公告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转移目录》从提出到制定完成前后经历了大约三年的时间。《转移目录》着力推进现有产能的布局调整和优化,主要对15个传统行业提出了转移的方向和重点,并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及  相似文献   

20.
纺织日历     
《中国纺织》2015,(3):16
2月02日农历十二月十四星期一"纺织业十三五规划"上半年将完成初稿2月2日,在"2015中国与亚洲纺织国际论坛"上,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会长李进才表示,"纺织业十三五规划"正在研究编制中,今年上半年将会完成规划初稿。其中,规划的重点主要包括产业价值链升级、国际化发展、国内区域转移、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