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2009,(3)
作为最早在国内投入使用的3G标准,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简称TD)引人关注。日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裁王建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了3G网络建设的最新进展:中国移动第三期TD-SCDMA网络  相似文献   

2.
陈静 《新经济》2013,(9):20-21
网络支付安全在内的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领域,事关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强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系统安全运行和业务风险控制能力,同时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在网络信息安全中,和消费者的真金白银息息相关的网络支付安全尤其引人关注。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3.
《经济月刊》2011,(10):88-88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红灿近日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指出当今网络团购市场出现的主要问题亟须解决。目前,消费者反映的网络团购的问题主要包括:贷不对板、退换货难;  相似文献   

4.
《经济纵横》2008,(5):13-13
针对在线网络是否可以改善客户服务这个问题,Fast Company采访了创业公司Satisfaction Unlimitcd的CEO托尔·穆勒(Thor Muller).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网络信息时代采访工作、编目工作在图书馆事业中发挥文献信息服务基础性保障作用的有效途径,并讨论了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此间举行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期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大气监测网络,2013年前重点城市力争率先开展PM2.5监测。  相似文献   

7.
声音     
《商周刊》2013,(17):8-9
如果你患上痢疾奄奄一息时,没有一个网站能缓解痛苦,我猜抬头看见这些气球不会有任何帮助。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接受采访时称,谷歌向贫困地区放飞带有无线电装置的气球、从而组建网络的做法,对当地人群起不到实质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鼎鼎大名的美国贝尔实验室建立于1925年,一直以来都是尖端技术的发源地.现在研究中心隶属于朗讯技术公司,与其有关的产品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个人电脑、电话网络等.此报道为<商业周刊>采访研究所物理科学研究所副总裁查理的访谈.  相似文献   

9.
作为最早在国内投入使用的3G标准,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简称TD)引人关注。日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裁王建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了3G网络建设的最新进展:中国移动第三期TD—SCDMA网络建设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招标准备工作。三期工程将覆盖200余个城市。此外,由于中国移动在终端生产方面加大投入,以及与终端厂商通力合作,今年TD终端质量将会有突破性改进。  相似文献   

10.
午后两点,清华科技园楼下的快餐厅送走了一天中最大的一波用餐高峰,杨宁下楼匆匆用完午餐后刚回到办公室,正是与记者约定的采访时间。这是立秋后的北京,暑意已消大半。此时,杨宁的身份是天使投资人,也是悟空网络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11.
日前 ,经国务院侨办批准 ,香港金龙网络集团正式开展全球华文网络教育。为此 ,记者采访了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胡国赞先生。胡国赞先生介绍说 ,金龙网络集团公司依托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北京华文教育中心 ,会同国内外20多所一流大学、知名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科技精英 ,在原基础上于2000年3月扩组建了金龙世界网络有限公司 ,公司把开展世界华文网络教育作为主要宗旨 ,通过制定经营战略与策略 ,拟定华文教育教学大纲、规划、实施步骤 ,将逐步达到预期的目标。胡国赞先生是金龙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创办人。胡先生在海内外以重义讲信…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工作作为新闻工作开展的第一步,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质量不但影响着新闻的质量,还会影响着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探索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策略,需要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记者具备高素质,还需要能够在采访过程中运用一定的采访技巧,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下面就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赵彦红 《经济师》2009,(9):272-272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时常甩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最早在国内投入使用的3 G标准,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 C DMA(简称TD)引人关注.日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裁王建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了3 G网络建设的最新进展:中国移动第三期TD-S CDMA网络建设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招标准备工作.三期工程将覆盖200余个城市.此外,由于中国移动在终端生产方面加大投入,以及与终端厂商通力合作,今年TD终端质量将会有突破性改进.  相似文献   

15.
陈敬梅 《大陆桥视野》2016,(12):316-316
近几年我国新闻事业随着科技发展,新格局已经发生变化,特别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记者采访、写作和发稿方式,现在可以联合视频、音乐、动画、图片多角度、立体式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公布于众,给新闻的时效性带来了方便。也适应了当前网络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从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网络记者也将面对更多的服务对象,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进行网络新闻记者工作,已经成为记者及所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位宣称融到了数亿美元风险投资的网站曾放出大话“网络是用钱堆起来的。”似乎没钱就没有成功。然而,这些一掷千金、勇敢的年轻人所谓的成功是什么呢?海外上市好象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但上市就是终结吗?日前,记者采访了华亚美资讯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叶惠宏(以下简称叶)先生,请他以资深商人的眼光谈了对这场“网络战争”的见解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范 《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60-161
在高校图书馆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在提高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对采访过程的有效管理及对采访后的质量控制,使高校图书馆图书最终实现采访工作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采访分为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隐性采访又称暗访、私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式。对媒体和受众而言,隐性采访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获取了显性采访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材料,其价值是十分宝贵的。因而在媒体发展越加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被引入作为新闻报道的手段也自然成为水道渠成的事。  相似文献   

19.
工作中,经常听到同事说起在采访中遇见的一些尴尬事例.如,采访对象不接受采访或被采访者不善言谈,这样就会影响采访任务的圆满完成.那么,在采访中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闻的深度报道正在中国迅速扩张,在一些突出现场性的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受到了记者的青昧,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记者采访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但是,记者的暗访手段如果运用不当而被滥用,就会造成采访失度乃至新闻侵权现象,引发新闻官司,不仅使记者可能成为被告,而且也会对我们的新闻宣传事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隐性采访为新闻报道服务,为舆论监督加力,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