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吃、穿、住、用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也逐渐成为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城市公共空间和设施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社会公共活动场所.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意义,指出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正在缺失,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对亲民人性化的设计需求,并对如何构筑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吕宁 《生产力研究》2011,(4):94-96,99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标准化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标准化及标准体系的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后,从需要的角度阐述了标准化及体系框架建设的意义。应用标准化系统工程结构模型和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分析提出了充实该标准体系框架的结构内容和标准类型,为下一步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于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分析框架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公共经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整个国民经济从计划经济甸市场经济转化,城市经济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社会对城市公共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城市面临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的艰巨任务。如何发展我国城市公共经济呢舛艮据城市公共经济的特点以及城市发展对城市公共经济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准公共物品的合理提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准公共物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已多样化,但仍存在总量供给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本文以满足公共需要、注重效率和公平作为依据,提出几种改进措施,以促进城市准公共物品的合理提供。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加剧,高层建筑也普遍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不断减少,并且公共空间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的娱乐、休息的环境,并且给居民提供舒适感.高层建筑的崛起、交通路线的增加,这些因素都改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为了大多数居民的感觉而设计,往往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大众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本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子系统的相互影响不仅体现在突发事件中,而且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中,并对公共基础设施及其资源的整体供给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内部子系统的相互影响,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系统供给水平评价模型,并综合德尔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灰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系统供给水平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分析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系统供给水平,发现北京和上海的公共基础设施系统供给水平明显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天津的电信系统和苏州的轨道系统、防灾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相应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系统供给水平,促进区域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特殊的时空重叠性,其游憩行为存在失控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游憩行为失控的历史教训,探讨了游憩行为失控的原因,并提出系统化治理对策,即建立城市游憩人群流动的大数据监测体系,科学核定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承载量,构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承载的预警系统,有效扩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范围,强化多部门应急治理联动机制和构建瞬时巨量游憩人流的疏导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8.
蒋辉 《当代经济》2016,(13):110-111
城市规划是政府职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与城市公共经济研究有着高度一致的研究和目标取向.本文对目前开发城市公共资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城市化战略以及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了城市公共经济研究中城市规划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营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通过经营城市,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城市财政收入,为城市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坚实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通过经营城市,为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先进的运作模式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提高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并增加其数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价值和增进公众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此,笔者通过公共物品理论对城市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进行分析。笔者从城市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城市公共物品的效应、供给主体的选择、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最优供给、城市公共物品的决策机制、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对期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It is well known that public goods are underprovided in a static setting with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Public provision—in a median voter framework with proportional taxation—generally exceeds private provision. This paper compares private and public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n a dynamic setting. In a dynamic setting, voluntary donations can result in efficient provision. Also, majority‐rule solutions exist even when taxes are not proportional to income. At low discount factors, public provision tends to exceed private provision. As patience increases, however, private provision may exceed public provision. This occurs because many outcomes with a low level of public good provision—and potentially large targeted transfer payments to particular individuals—become sustainable under public provision. Under private provision, however, large targeted transfers are unsustainable. To finance the public good, private provision tends to result in benefit taxation, and public provision tends to result in progressive taxation.  相似文献   

12.
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众之所以会对"公立医院是否具有公益性"产生疑问,是源于社会上对"公立医院收费使它们丧失了公益性"的批评,而这种批评又混淆了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应不应当收费和医疗费用最终应当由谁支付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因此,文章在综合各种公益性概念并对公益性给出一个确切定义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目前国际上医疗费用筹措与医疗服务提供的几种主要方式,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增加公共医疗支付的必要性。文章最后提出,目前我国一些城市试行的"按病种付费"的体制,可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后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iscusses Pareto efficient allocations of an environmental commodity, which is both a public good and a public bad,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Scandinavian problem of conserving wild predators that are killing semi-domesticated reindeer. The paper begins by briefly outlining this conflict. This is followed by a theoretical analysis employing a diagrammatic tool called the Kolm triangle, which is an analogue of an Edgeworth box in an economy with a public good. Bargaining, Pareto improving reallocations and the shape of the Pareto set are discussed, using a simple model, where one of the agents is involountarily contributing to a public good.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income-loss compensations and incentives for illegal hunting of predators.  相似文献   

14.
The changing scope and approaches in the public finance courses as reflected in a spectrum of undergraduate texts are reviewed. The major texts are examined for content, difficulty, and ideology.  相似文献   

15.
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东霖 《生产力研究》2011,(10):42-43,8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领域的基本体现。文章首先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接着就我国目前公共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We analyse the effects of public debt in a basic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productive public spending. We demonstrate that a discretionary policy in general violates the intertemporal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along a balanced growth path. A balanced government budget gives a unique saddle point stable growth path. With a rule‐based policy, two saddle point stable balanced growth paths can occur, depending on the intertemporal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of consumption and on the primary surplus policy. Higher debt goes along with smaller long‐run growth and we derive a condition such that a deficit‐financed increase in public spending raises the growth rate.  相似文献   

17.
公共权力作为权力的一种类型,公共权力不仅继承了权力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其特殊性:垄断性、普遍性与公共性。在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如果配置和运行失当,就会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的异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防止公共权力的私化、滥用,侵害公共利益。在分析公共权力异化的同时,进行了遏制公共权力异化的对策研究,以便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公共权力制约机制,实现公共权力良性、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共科技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一个三步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公共科技决策中,经常存在公众参与同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以及决策机构责任与职责之间的冲突。探讨了如何将专家、相关利益者以及公众参与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各方不同的知识资源。建议采用三步骤模型,第一步是确认各方的目标,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辨别相关的利益团体,明晰各方的目标。第二步是利用专家的知识评价各个方案。小组德尔菲法解决了传统方法时间过长、易于产生误解的缺陷。第三步是公众小组讨论,引出公众的价值观以及偏好。  相似文献   

19.
陈珂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1):102-105
公众参与在整个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起到一种释放压力和监督纠偏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如水电站、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减少因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给项目建设带来的各种干扰,对缓解项目决策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负面效应,都有积极的作用。旨在通过分析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公布的4万亿投资计划的构成,明确公众参与对于有效发挥投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现状,试图提出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