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涉地纠纷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破坏农村社会稳定.为此,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精心组织,抽调农经、信访、土地、林业等相关部门精干人员,对全镇近年来因涉地矛盾纠纷引发的各类上访问题进行了详细调研.  相似文献   

2.
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引发了农民对土地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农村因争地而诱发的矛盾和纠纷也相应增加.我们认为,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必须把握以下五个要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税费负担的不断减轻,粮食直补等支农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过去弃田的重新要田要地,田少的强烈要求增田增地,由此而引发的土地承包矛盾纠纷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出现的矛盾纠纷,江苏省东台市从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高度出发,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今年来已累计处理土地承包纠纷120起,结案率达97%,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抓政策法规落实,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目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民负担减轻,种田效益增加,农民争地惜地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引发了一些农地矛盾和纠纷。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和纠纷,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大局。从江苏省宝应县的工作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对当前农地矛盾必须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妥善解决农村土地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宋汤 《农家之友》2009,(18):40-41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在激发农民生产热情,调动农民依靠土地劳动致富积极性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因土地权属、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妥善化解这些矛盾纠纷,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容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涉农土地信访呈上升势头,几乎是上年同期信访量的两倍.土地承包与流转纠纷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尊重农民意愿,强行土地流转,甚至耕毁青苗,侵犯农民合法权益和利益,伤害农民感情,激化干群矛盾.可以说,土地承包与流转已成为全省当前农村焦点、难点问题之一.当前,必须以中央18号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指导,化解土地流转中的种种矛盾,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导入正轨,这是农村经营部门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7.
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免征了农业税、又对种粮农户实行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出台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此引发的农村土地矛盾纠纷也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外出打工、躲债、逃避计划生育的农户没有分得土地,现在回来要地。由于二轮土地承包时,个别村没有预留地块;多数村即使留了,也在化解村级债务时同机动地一起发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土地资源不断扩大的需求,以及农民种地告别"皇粮国税",加上其它各种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土地增值,无锡农村各方主体的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了一些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方面的矛盾纠纷,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在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土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自2010年以来,通过构建乡村调解、区仲裁、法院判决"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模式,村级调解土地承包纠纷490起,乡镇调解221起,区调解仲裁125起,对维护农村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矛盾纠纷产生原因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农民对土地增值的预期越来越高,因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引发的上访和矛盾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至今全区共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836起。通过对  相似文献   

10.
一、要把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当前出现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具体原因不同,区域表现各异,但根本原因是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落实、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争要承包土地的现象,由此引发了不少土地承包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好,将给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土地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11.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解决涉地上访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几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必须看到,在落实土地承包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我省无论在土地承包、流转,还是在土地征用安置、补偿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由此而引发的上访案件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据信访部门统计,涉及土地问题的来省进京集体上访,已经占到了同期集体上访总量的…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营管理》2013,(12):9-11
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的推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不断加大.土地的价值日渐凸显,农民日益重视自己的土地权益,随之而来的矛盾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在此形势下,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利于明确土地权属、保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稳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目前各地的土地确权工作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中。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农业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起步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经出现通过仲裁解决承包经营纠纷的模式。《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物权化,全省开展了以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为主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及时化解了大量承包经营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的根本,维护土地安全,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运行,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服务"三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愿.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入手,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逐步取消农业税和部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得到减轻,粮食价格阶段性回升,种田效益明显增加,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不少地方出现了农民向集体重新要求承包土地,进而引发了土地承包与流转中的一些矛盾和纠纷。经调查,矛盾和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前些年因农民负担重、种田效益差、耕作不方便等原因,部分土地被交由村级经营发包,现在老百姓向集体要求归还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突出,土地问题上访案件数量激增,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中因承包土地流转不规范而产生的矛盾日益增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制约着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江苏省海门市海门镇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一听二核三调四裁五诉”的方法,妥善处理了农村中户与户、人与人之间因利益问题而引发的土地矛盾,探索了一条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有效路子。  相似文献   

18.
搞好土地纠纷仲裁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免征农业税后,中央每年给予了农村很多优惠政策,对农民耕种土地实行了多项补贴,使农业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对承包地的重视程度,大家都争着要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村出现了"要地热",由此使土地承包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及时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成了当前各级政府和农经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重庆市南川区通过及时调解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防止了纠纷和矛盾的升级,促进了全区农村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珍惜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了争要承包土地的现象,由此而引发的农村承包土地纠纷和信访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滨海县采取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措施,着力做好涉地信访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但是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高涨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土地承包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土地承包纠纷现状进行了调研,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征用土地补偿不到位,引发纠纷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在襄阳区兴建高速公路有三条。三条高速公路途径该区7个镇133个村609个组,共涉及耕地面积603389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